子英

人文历史回忆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ZT :中国与苏联的军事合作:冷战中的社会主义盟友(3)

(2009-06-30 13:10:22) 下一个
ZT:中国与苏联的军事合作:冷战中的社会主义盟友(3)

凤凰网发表:09-6-26

2、中国希望把莫斯科和自己捆在一起。

台湾问题导致中国在战略上进入了苏联的核保护伞。

国民党人逃到台湾以及中国革命取得了1949年的胜利后,北京立即宣布了其统一中国的决心。从那时起,中国提出了以下口号:“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决不允许台湾独立和从中国分裂出去的情况下,承认了台湾的政治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半个世纪以来,北京提到“台湾”问题的形式已有所变化,但基本原则仍未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不同阶段,中国领导人对台湾问题的提法也不同。在50年代,这成了置中国于苏联核保护伞下的重要手段。

50年代后半期,当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击台湾附近的岛屿时,台湾周围的局势又紧张起来。美国派出了第七舰队,苏联也没有旁观,而是支持了北京。

实际上,美国的行动是对北京企图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反应。莫斯科没有直接支持北京的行动,但也没有公开进行指责。而是以一种十分明确的方式让华盛顿知道,它不允许美国卷入这场冲突,也不让华盛顿施加任何压力。莫斯科以此方式显示了它在远东的地位及影响局势的能力。对于北京来说,它利用莫斯科的反应,在核保护伞底下站稳了脚跟。

1958年9月19日,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向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传达了信息,他呼吁美国放弃它那种经常在全世界这里或那里不断制造严重冲突,目前正导致远东局势紧张的“侵略政策”。他强调,“核讹诈既吓不倒我们,也吓不倒中国”。还说,“不仅美国有,别人也拥有原子弹和氢弹,并具有相应的运载工具,如果中国遭到核攻击,侵略者将立即受到同样的打击”。

赫鲁晓夫先生认为有必要强调“攻击中国就是攻击苏联”,他以一种很像最后通牒的方式,发表了莫斯科解决冲突的观点:“必须停止干涉中国内政,美国海军必须从台湾海峡撤出,美国兵必须离开台湾撤回国去。否则,远东不会有持久的和平。如果美国不停止行动,人民中国只有拿起武器,它从哪里来,就把它赶回到哪里去。我们完全站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一边。我们现在和将来都支持他们的政策。”

在1958年9月22日这一天,苏联外长葛罗米柯在联合国大会上的讲话证实了苏联对这一问题的态度。葛罗米柯先生呼吁支持印度代表团关于恢复中国政府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提议,说“美国政府不应对它在远东引起的混乱如此轻描淡写,从而掩盖它扩大侵略中国沿海岛屿的事实。侵略者应该离开中国领土,从哪里来就回到哪里去,越早越好”。葛罗米柯先生的讲话还有这样一段:“被美国非法霸占的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论过去和现在都属于中国,它们终将得到解放。”

围绕“台湾问题”产生的紧张局势引起全世界的关注,这促使莫斯科更加明确地阐述它的立场,这次不是关于台湾问题的,而是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问题的立场。由此,这一态度在表面上不引人注目的情况下转入到其他方面。1958年9月27日,苏共中央委员会在给中共中央委员会的一封信中说,如果中国遭到美国和日本的进攻,苏联将准备向中国提供援助。“我们不能允许敌人有这样的错觉,即如果中国遭到美国或日本的进攻-这是最有可能的,或是遭到其他任何国家的进攻,苏联却只是一个消极的旁观者……如果苏联让原子弹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土上,中国为此牺牲了无数儿女,而苏联有一种具有威胁性的武器能够制止并击败我们共同的敌人,但却不向你们提供这种援助,那么,这对于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和共产主义运动来说,将是一场灾难……对于我们而言,可以说进攻中国就是进攻苏联”。中国对此经党内渠道提出的声明作出了积极的反应,在1958年10月7日苏联官方公开表态之后,10月中旬北京即对莫斯科作出了官方的答复。当时赫鲁晓夫宣布说,“如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受到外部攻击,更准确地说是遭到美国进攻,苏联将予以援助”。毛主席1958年10月15日给苏共中央的答复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色彩,他说,对于你们为马列主义原则和国际主义而做的无私奉献,我们深受感动。我代表中共中央向你们表示诚挚的谢意。这样,毛泽东使中国安然纳入苏联核保护伞下的国家行列之中。这一情况对世界政治力量的平衡起了重要作用,造成了新的力量组合。此外,它还使中国可以进一步发展自己的核计划,而不必去理会西方。这是很重要的,当60-70年代中苏关系冷淡时,中国仍然可以在苏联的核保护伞下舒适地乘凉,因为苏联从未公开推翻过自己的承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