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历史回忆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Zt:文摘国际:发展中国家政治进程的 内外挑战

(2009-07-02 10:22:54) 下一个
ZT:文摘国际:发展中国家政治进程的 内外挑战

09-7-2


最近伊朗国内因大选争议而引发的动荡刚刚有所缓和,

远在中美洲的洪都拉斯又发生军事政变。

这两个看似毫不相干的事件显示了发展中国家政治进程中常常出现的两类危机,

要么因对选举存在争议而陷入持续的社会动荡,

要么通过非制度的强力方式改变现有政权。而在特定的国际环境下,

这种政治危机往往又因外部力量的干预变得更加复杂和激烈。


二战结束以来,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现代化一直是一个引人关注的热点问题。

作为这一领域的权威学者,亨廷顿认为,对发展中国家而言,

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时期就是一个克服社会动荡和防止政治衰朽的历史阶段。

在这个阶段,必须使政治参与和政治制度化相互协调,既要满足对政治参与的欲望,

又要约束不合理的个人欲望,使政治参与所激发出来的能量通过相关制度得到有序释

放。否则,将会对整个社会秩序构成冲击,导致一种“过度民主化”现象。


在成熟的发达国家,民众的政治参与往往有章可循,包括对大选的争议,

都需要通过公认的程序加以解决。即使对最终结果不满,

相关政治组织和领导人也会表示尊重,一般不会诉诸于街头政治,

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社会动荡和政治成本。比如极具争议的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

获得更多选民支持的戈尔最后表示尊重最高法院的裁决,

承认获得更多选举人团票的小布什的当选。


  这种政治上的规则习惯,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尚未形成气候。

相反,人们看到的更多是对立双方无休止的街头拉锯战,

甚至不惜将整个社会拖入瘫痪状态。而当国内民众已经厌倦了党派政治的混战后,

对秩序的渴望往往又为非制度性的强力干预政权提供了民意基础。

满足民众对权力和财富的分配愿望,是现在社会政治合法性的重要基础。

要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有可持续的经济资源、

完善的政治制度和成熟的政治参与习惯。由于先天不足和后天发展不成熟,

发展中国家实现这些条件所面临的挑战比发达国家大得多。因此,不管谁执政,

“合法性危机”的压力都将长期存在。这种“合法性危机”,

不仅为国内竞争对手提供了相互攻击的口实,也为外部力量的干预提供了客观条件。

在特定的国际环境中,二者往往又相互为用,

其结果必然加剧这些国家内部政治进程的复杂性和激烈程度。

对外部干预力量而言,民主的工具价值往往大于其实质精神。

虽然伊朗自1979年以来一直被美国视为中东地区的一个主要敌人,

但在政治制度上,伊朗是中东伊斯兰世界中最接近美国价值标准的一个国家。

这对一贯宣传以“扩展民主”为己任的美国而言,不能不说是一个讽刺。

而且,这种事例还不少见。对此,美国著名的政论家乔姆斯基指出,

扩展民主对美国当然重要,但只有在符合美国现实利益的时候才是如此。

因此,尽管奥巴马政府公开主张通过对话取代对抗,

但并不可能完全终止对伊朗的“政权更迭计划 ”。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