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历史回忆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zt 回望西苑机场阅兵

(2009-09-26 19:39:48) 下一个
zt 回望西苑机场阅兵

作者:安博 09-9-23 視頻鏈接:【樵夫】http://jinweilv.i.ifensi.com/video/show/127481/

新中国成立60周年迫近,天安门将举行盛大阅兵,作为国庆观礼的重头戏,受阅官兵和表演方队正在厉兵秣马,世人正在翘首以盼。

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举行过13次国庆首都阅兵。1949年开国大典阅兵,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盛大阅兵,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中国人民以崭新精神面貌站起来的庄严宣示。之前,在党中央和解放军总部进入北平的当天,在西苑机场也举行了一次检阅。作为开国大典阅兵的前奏和序曲,如今回望起来,那些撼天动地的场面至今仍在人们的记忆中回荡,禁不住对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和人民军队油然而生敬意。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3月,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再次告诫全党,在胜利结束了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胜利后,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毛泽东进一步指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主席率领党中央机关和解放军总部由西柏坡出发向北平开进。出发前,毛泽东就对周围的人说:同志们,我们就要进北平了。我们进北平,可不是李自成进北平,他们进了北平就变了。我们共产党人进北平,是要继续革命,建设社会主义,直到实现共产主义。以史为镜,可知兴替。熟谙历史的毛泽东对古往今来、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教训,特别是对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占领北京,取得政权后,居功自傲,贪图安逸,结果导致失败的历史教训,格外重视。

25日清晨,毛泽东一行到达北平清华园火车站。然后再换乘汽车到颐和园,这里是毛泽东进京后的第一站。毛泽东到达颐和园后在此吃了午饭,日程安排是在当天下午到西苑机场阅兵。

西苑机场位于北平西郊,地形开阔,靠近山区。遵照中央指示,这次阅兵以检阅部队为主,邀请北平各界群众参加。

西苑机场上,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14兵团第41军(原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在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中建立了功勋的“塔山英雄团”(第367团)、“塔山守备英雄团”(第369团)、“白台山英雄团”(第361团)3 个团的全团指战员及该军连以上干部,当听到毛主席要检阅自己部队的消息,军营里立刻沸腾起来,指战员们欢呼雀跃,有的保养车辆,有的擦拭武器,有的整理服装,有的操练队形,有的整理军容风纪。大家个个你一言我一语,尽情想象着见到毛主席的激动情景。

初春的北平郊外,乍暖还寒。从市内通往西苑机场的路上,小汽车、大卡车川流不息。广大群众和在北平的党政军民各界代表及160多位民主人士,也纷纷赶到西苑机场参加欢迎仪式。西苑机场上,一门门大炮直指蓝天,一辆辆坦克威猛雄峙,一支支钢枪锃锃闪亮,一个个战士英姿勃勃,期待毛主席到来的动人一刻。

下午,当穿着灰布军装的毛主席的伟岸身影出现西苑机场时,军乐队高奏起欢乐的乐曲,早已等候在机场的工人、农民、学生、妇女等各界代表,立即爆发出震天动地的欢呼声。

随后,机场上空升起了信号弹,阅兵正式开始。一溜儿敞蓬汽车从南向北开来,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叶剑英等领导人乘车来到受阅部队队列前。
“立──正!”阅兵总指挥刘亚楼向部队发出了受阅的口令。
站在队列前的各分队指挥员举手向领袖们敬礼。身着灰布军大衣的领袖们站立在缓缓行驶的吉普车上,威严庄重地举起右手,向指战员们还礼。
毛泽东在刘亚楼的同车陪同下,乘美式吉普车检阅入城部队。毛泽东乘坐的这辆车是他从西柏坡来北平的座车,虽然还能用,但比较破旧。在西苑机场临检阅前,有人提出最好换辆好车,以显示一下人民军队特别是最高统帅的威风。毛泽东却说:“乘坐我们自己军队缴获的战利品,检阅英雄的部队不是更好吗!”他的这一意见立刻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同意和称赞。

毛泽东乘着那辆缴获的美式吉普车,在一行行、一列列威武的人民解放军队列中缓缓穿行而过。毛泽东身穿长大衣,头戴解放帽,站立在吉普车上,他一手扶着车栏杆,一手挥动着,向受阅部队还礼。毛泽东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最高统帅,第一次在北京检阅自己的军队。站在吉普车上的毛泽东、朱德,不住地向为全国解放做出巨大贡献的官兵们含笑还礼,脸上露出无限的欢欣。
受阅的第41军官兵深受鼓舞,队列中响起了震天的口号声:“毛主席万岁!”“朱总司令万岁!”“中国人民解放军万岁!”战士们擦着激动的泪水在振臂高呼。
在阅兵现场,毛泽东主席还来到欢迎的人群中,人们争相与他握手问好。大家使劲地喊呀,尽情地叫呀,擦着激动的泪水,不断地振臂欢呼。有的人喉咙都喊哑了,还在激动高呼。李济深、黄炎培、马叙伦、沈钧儒、郭沫若等民主人士也快步走过来,和毛主席说着,笑着。在人群中,傅作义将军紧握毛主席的两双大手,亲切交谈;感慨道,受阅部队威武雄壮,气宇昂然,解放军不愧是一支无坚不摧的胜利之师。

检阅结束后,毛主席驱车来到了香山双清别墅,开始了指挥渡江战役,解放全中国和筹划开国大典的工作。

光阴荏苒,60年过去了。回望毛主席在西苑机场的阅兵,胸中顿生几许感慨。首先,在取得三大战役胜利后,全国解放指日可待,人民军队士气高涨,军民一致,毛主席率领党中央进驻北平城,建立新政权,大家都信心满怀,对新中国充满无限憧憬,这是开天辟地的盛事伟业。其次,作为全国人民军队的代表,这支刚从硝烟弥漫的战场走来,用毛泽东军事思想武装起来的军队,无往而不胜,无坚不摧,这是一支值得所有人骄傲和自豪的军队,是威震敌胆的正义之师和胜利之师;在毛主席的英明统率下,这又是一面值得人民信赖和钦佩的铁壁铜墙。再次,毛主席总结中国革命胜利有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其中,武装斗争理解起来不难,做到不易。有武装,就高枕无忧了?关键是要运用武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毛泽东时代,人民军队虽然装备不算精良,不够现代化,但是一经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武装,战斗力是强大无比的,这足以让他的对手心有余悸,感到害怕。在珍宝岛保卫战,尽管我方的军力处于劣势,但是英勇的边防军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打得敌人丢盔卸甲,狼狈逃窜,取得了保土守疆的胜利,大涨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和威风。在朝鲜战场上,毛主席的好战士黄继光、杨根思和邱少云等等,舍身战斗,英勇顽强,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迫使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和那些不可一世的将校,不得不走向谈判桌,也使得著名将军麦克阿瑟颜面扫地。这时,败下阵来的那些对手在思考,我们装备精良,弹药充足,面对穷困落后的中国军队,怎么老吃败仗呢?后来,在谈论毛主席和他的人民军队时,有识之士悟出了这句名言:不怕中国军队现代化,就怕中国军队毛泽东化。





視頻:網友【樵夫】:恰好在一位网友的军事吧上看见当年检阅的视频“1949年毛主席西苑阅兵”,我也是第一次看见,非常真实啊!该视频播放长达十分钟。http://jinweilv.i.ifensi.com/video/show/127481/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都市红尘 回复 悄悄话 41军是很不错的,现在还是8个甲级部队之一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