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历史回忆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zt 铁兵将军:旷伏兆

(2009-11-20 22:36:35) 下一个
zt 铁兵将军:旷伏兆

万水千山:中国铁道建筑报


  □ 史 之

  旷伏兆,男,江西省永新县人,中共党员,1978年5月至1983年5月任铁道兵第二政治委员。

  1928年11月,参加了文雅工会,先后被选为乡工会委员、工会副主任。1930年8月,参加赤色少年先锋队,任大队长、县支队长。他带领赤色少年先锋队先后参加了吉安县城战、富田反击战、永阳镇进攻战以及溰田伏击战等。1933年3月,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带领团支部8名团员参加了红军。旷伏兆参加红军后,任红八军团七十团三连班长。参加了4次反“围剿”。因他作战勇敢,由指导员朱理全介绍转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6月,调湘赣苏区红军党校第4分校学习。1933年11月,调红六军团第十八师卫生部任政治指导员。1935年1月,任第五十一团新兵营营长,兼总支书记。1935年11月,任十六师四十六团副政治委员。1936年5 月,北渡金沙江、翻越玉龙雪山。10月,入“红大”学习。11月21日,“红大”向陕北根据地进发,途中遇国民党军飞机轰炸,总参谋长刘伯承和夫人王荣华被山上滚下的石头砸伤。旷伏兆发现后,立即掏出救急包给他们包扎伤口,并组织战士把刘伯承夫妇从山沟里救了出来。1937年1月,“红大”迁至延安,改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旷伏兆被编到第二期五队。“七七事变”后,一天,旷伏兆亲自聆听了毛泽东主席的报告,毛主席说:抗日战争爆发了,前方需要大量干部,我代表党中央欢送大家上前方去。会后不久,旷伏兆等10名团职干部被派往太原。太原失守后,11月中旬,旷伏兆被派往方山县任县委书记。1938年 6月,任保安第四区第二支队副支队长。在执行破路任务时,旷伏兆被日军击穿左肘,他忍着剧痛不吭一声,带伤步行60多里抵达师部才得以治疗。

  1939年1月,旷伏兆被任命为冀中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委员。他与司令员赵承金指挥第一分区部队配合第一二○师作战,在子牙河、滏阳河以东,机动灵活打击沧县、泊镇等地的日伪军,作战6次,毙伤日伪军450名。9月初,国民党顽军河北民军副指挥乔明礼带700多人进犯冀中,被第一军分区部队全歼。

  1943年2月,旷伏兆被任命为冀中军区第十军分区政治委员兼中共第十地委书记。冀中第十分区,地处平、津、保三角地带,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日军采取 “铁壁合围、篱笆拉网”进行“扫荡”,实行点、碉、路、沟、垟五位一体的“囚笼政策”,使整个十分区基本上被日军所占领。6月初,旷伏兆主持召开了由各县、县大队和地区队主要领导干部参加的地委扩大会议。会议作出了积极开展地道战等各种形式的武装斗争。在旷伏兆的领导下,第十分区的二联县米南庄(现属雄县)建成了地下地面房上相通、院落相连、街道相连、村内村外相连,多处设暗火力点、射击孔、拉雷孔、瞭望孔,成为步步为营、“天(房上)、地(地面)、阴 (地下)三通”、能藏能打能走的战斗堡垒村。旷伏兆又在米南村主持召开了现场观摩会。各县结合自己的情况,迅速建成了各种形式的地道。地道在战斗中显示了强大的威力。1945年5月23日至29日,日伪军先后组织6000余人向米家务一带进行扫荡。旷伏兆与军分区司令员刘秉彦在来南庄,指挥军民利用地道,激战7天7夜,粉碎了日伪军的扫荡。反映冀中抗日斗争的《地道战》等电影,都是以第十分区为大背景制作的。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8月旷伏兆与刘秉彦遵照上级关于扩大巩固解放区,发动群众,准备应付新局面,作持久打算的指示,指挥军分区部队先后收复了霸县、永清、固安、容城、安次等县城及大兴县的礼贤镇。至此,第十分区境内除新城县城外全部解放。1946年5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大清河北。旷伏兆、刘秉彦率部奋起自卫,他们先后发起了“容城攻坚战”、“固安守城战”、“胜芳保卫战”,参加了晋察冀野战军发起的“大清河北战役”、“保北战役”、 “绥远战役”等,出色地完成了各项战斗任务,受到军委的电令嘉奖。1948年5月,旷伏兆任华北军区第二兵团第六纵队副政治委员。8月,任第一纵队政治委员。北平和平解放后,部队统一整编,旷伏兆任第二十兵团六十七军政治委员。

  1951年1月,六十七军接受赴朝参战任务。6月22日入朝,9月10日顺利接替二十七军金城前线的任务。10月中旬,“联合国军”集中美第七师、第二十四师又一个团、李伪军3个师、哥伦比亚营和14个榴弹营,在近二百辆坦克、20余架轰炸机的支援下,向第六十七军24公里的正面阵地发起轮番进攻。在旷伏兆政委、李湘军长的指挥下,广大指战员在“英雄阵地英雄守、英雄阵地出英雄”口号鼓舞下,经过3天激战,击退了敌人全面进攻,歼美李军1.7万人,创朝鲜战场日歼“联合国军”最高纪录,受到志愿军司令部、兵团的表扬。新华社播发了题为《我军三天歼敌一万七千人》的消息,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了这一重大胜利。1954年6月,旷伏兆任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56年10月旷伏兆任十九兵团政委。1958年4月,旷伏兆率第十九兵团奉命回国。

  旷伏兆回国不久,调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深造。1960年4月,旷伏兆任地质部副部长兼党组副书记。1975年10月1日,中央军委任命旷伏兆为空军副政治委员。1978年5月6日,中央军委任命旷伏兆为铁道兵第二政治委员。12月,为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旷伏兆在铁道兵党委常委扩大会上强调:“必须迅速地果断地把我们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施工生产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上来,要破除照搬作战部队的套套和吃大锅饭的供给制思想,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费自给率”。会后,旷伏兆走遍了大兴安岭、天山南北、青海高原、吕梁山区、沂蒙山区等铁路施工工地,同干部、战士、技术人员谈心,了解情况,宣传工程部队思想,解决部队施工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经过全体官兵的共同努力,铁道兵的劳动生产率逐年提高,从1981 年起,铁道兵部队的经费,年年达到自给,并略有节余。

  1982年12月6日,国务院、中央军委下达了《关于铁道兵并入铁道部的决定》。旷伏兆在铁道兵召开的师以上纪委书记会议上要求各级党委、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坚决贯彻中央的决定,要恪尽职守,决不能因为撤编降低工作标准,松懈组织纪律,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生产和生活秩序。在撤编中妥善解决了部队定点落户、老干部安置、福利待遇、施工、战备等问题。既保证了部队施工生产任务的完成,又顺利地将部队并入铁道部。1983年5月,旷伏兆调解放军离退休工作领导小组任副组长。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是第三、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八、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在党的第十二、十三次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96年6月4日在北京逝世,终年 83岁。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