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把保龄球当足球踢(完)

(2009-09-04 05:20:31) 下一个




把保龄球当足球踢(完)

我写了个题目叫《争论有好处和爱不爱国其实是咋回事儿?》的帖子,里面举了一个叫“把保龄球当足球踢”的例子。

我以为有基本上正常思维的人们在说一个概念的时候就跟一个人在打球的时候知道自己手里或者脚下或者杆下的球是什么球或者说这个球的基本性质。比如说如果一个人看见保龄球而不知道保龄球的性质,结果这个人把保龄球当足球狠狠地用尽全力地踢了这个保龄球一脚。大家都可以想象这样的景象是很乐呵的。

当然啦,争论应该是不会造成把保龄球当足球踢那样的生理结果的。但是,由于各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不同,争论有可能会造成把保龄球当足球踢那样的心理结果的。

下面就是“把保龄球当足球踢”的故事而且是(完)。为什么是(完)呢?大家如果有尽头和时间可以浪费看到最后就应该可以明白辽。

朱小丰写了个题目叫《也谈梁思成与林徽因之死》的文章,里面提到了“知识”二字或概念。

不明则问说“我觉得作者(朱小丰)指的是全人类的知识。”

不明则问又补充说:“全人类的知识”,指的是全人类普遍接受的知识(当然不能要求到每一个人都接受的地步)。不被普遍接受,当然不能被称为“全人类的知识”。土共的知识有些部分并不被普遍接受。

既然不明则问说的“普遍接受”是跟“全人类的知识”有关的,那么这个“普遍接受”就是“全人类的普遍接受”减去“全人类的”四个汉字无疑了。

咱举有人把保龄球当足球踢的例子时是这样说的:“前几天,有人用了“人类的知识”概念,后来有人还把“人类的知识”发挥成了“被人类普遍接受的知识”。这把保龄球当足球踢还不算完,还说中国的土共的知识没有被人类普遍接受,因此中国的土共的知识不是“人类的知识”云云。”

不明则问对我的描述有意见,他说:“我的原话是:“土共的知识有些部分并不被普遍接受”。

而你却说成是:“还说中国的土共的知识没有被人类普遍接受,因此中国的土共的知识不是“人类的知识”云云。”

是看帖不认真还是歪曲他人的意思?”

我说:“你的原话更是失阿伯一辽

你说的出来是那些部分?

什么叫“普遍接受”?“普遍接受”是什么意思?

如何证明什么知识的什么部分并不被普遍接受?

你能把话说清楚了就不错啦。我还是把你的话往合理的方向理解的呢。

你自己说说你那话是什么意思吧。”

不明则问回答说:“先请你解释什么是“失阿伯”?

比如:

共产主义思想的某些主要论述---比如“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等。

“以阶级斗争为纲”

“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

等等。

这些,不单止在中国以外的世界没有被普遍接受,而且就是在中国国内,有些从来没有实践过,而且越行越远(第一条),有些实践过了,发现效果很差,现在已经被抛弃。”

不明“失阿伯一”则问。我答:

“失阿伯一”是我的知识,可能还没有被“普遍接受”。如果你想接受或了解,你当然有这个自由。

我最后给你解释什么是“失阿伯一”吧?好不好?

你还是没有说什么叫“普遍接受”?“普遍接受”是什么意思?”

被政府接受?还是被老百姓接受?行动上接受?还是嘴上接受?

你爱说你完全不知道的东西。比如: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等是共产主义思想的理想,是在共产主义者理想的社会形式也就是共产主义社会里实行的,就好比基督教或基督徒的天堂。明白吗?

“以阶级斗争为纲”没有被普遍接受吗?什么叫“普遍接受”?“普遍接受”是什么意思?

你是按照人们的行动决定人们是否接收了某事物呢?还是按照人们说的话呢?如果按照行动的话,人家美国和所有民主国家(也包括不民主国家)都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美国人叫“class warfare”。给你看两个标题吧:

“Class warfare returns to D.C. - Jeanne Cummings - POLITICO.com ... Feb 26, 2009 ” 和 

“John McCain's Top 10 Class-Warfare Arguments Against Tax Cuts ...”

中国现在依然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只不过中共不那么说了而已。美国则是“资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只不过也不挂在嘴上。美国的两个党民主党和共和党其实是一个党的两个派别,因为它们的理念和价值观是相同的也就是说都是“资本党”,它们两个无论是哪个赢得“民主”选举其结果都是资本党上台,所以美国永远是被资本党统治。美国的两个党民主党和共和党跟中国的共产党和国民党不同,因为中国的共产党和国民党的的理念和价值观是对立的。

知识不仅仅是可以直接或者叫从正面使用的类似于工具的一类,知识还包括经验教训是间接或者叫从反使用的一类。不要以为只有教科书里写的理论和公式等等和人们在做的是知识。

“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是思想知识或者叫政治知识或者叫政治方法或者叫政治工具,它们和其它的工具一样是工具也可以叫知识,它们目前没有被使用不等于已经被抛弃。

我已经说过了,“使用知识就是接受知识,无论你的使用是那样做还是不那样做。”而且有些使用是介于“那样做”和“不那样做”之间的,比如说受到启发或警告等等。

科学家经常发现的知识是什么不work不可行,这就是属于经验教训一类的知识。你以为所有的科学试验都得出正确的理论和公式吗?事实是几乎所有的科学试验都得什么不work不可行的结果。经验教训一类的知识的用处在于帮助人们避免重蹈覆辙。

你以为只有粮食可以吃是然后吃粮食是接受粮食可以吃的知识。告诉你吧,毒药不可以吃是然后不吃毒药也是接受毒药不可以吃的知识。你只承认在某种意义上的正面的“接受”是“接受”,否认在某种意义上的反面的“接受”是“接受”。反面的“接受”也是“接受”。

知道了毒药不可以吃这个知识以后难道就抛弃毒药不可以吃这个知识吗?难道就抛弃毒药吗?你可能只知道毒药可以毒死人不能吃必须抛弃吧?你可能不知道毒药也是有正面用处滴吧?

从哲学上讲,所有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也就是说所有事物都有正反两方面。而且我也早就在我的帖子里一开始就说了:“你没看见什么东西的好处只是你没看见那个东西的好处不等于那个东西没有好处。当然啦,凡事也都有坏处,包括争论也包括人们喜爱的还“普世”的“民主”也有坏处。”因此,共产主义思想比如“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等、“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等等等等也是都有好处的而是不会被人类抛弃的。被你抛弃或者你认为被人类抛弃了不等于被人类抛弃了。

我现在给你解释什么是“失阿伯一”吧?好不好?我希望你看我的这个回帖应该有那么一点点什么是“失阿伯一”的概念了。列宁曾经说过类似与“失阿伯一”提出的问题是没法回答的的话,因为一个“失阿伯一”提出的问题确实是个challenge。我只是在这里试图回答你的问题而已。

你如果一定要知道“失阿伯一”的话,我可以告诉你“失阿伯一”就是“失去了阿的伯的一个人”或者说是“没有了阿的伯的一个人”。

补充几句严肃滴:

还有发现新知识,而发现新知识的过程就是使用不被接受的方法和“知识”。新知识和新知识有不同。用被已经接受的“知识”产生出来的所谓“新知识”是一种。用不被接受的“知识”产生出来的“新知识”是另一种。既然能够被称为“革命性”的就必须是不合某个时候的法的,不然革什么命?所以有的“新知识”是革命性的,有的不是。但是在得到革命性的新知识的过程中是必然要有很多次的失败的而且这些失败还伴随着巨大的牺牲,有人就会说早知道那样不行 。所以,人类必须鼓励和尝试发现“革命性”的“新知识”,因为只有这样的知识才不是按部就班的是真正的意义下“新”的。有人以为发现“革命性”的“新知识”也必须合法,如果是那样的话如果中国的以身试法的人们得不到一些人们的尊重那么哥白尼大家都应该听说过吧。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