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无狂想地

曼舞飞絮的羁旅,小小的足迹漂泊在文字里,随心而来,随缘而去,随意而游,随喜而嬉,天地一痞。
个人资料
ling1984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李叔同音乐作品选

(2013-07-09 10:04:35) 下一个




1、《送别》 词: 李叔同 曲: 约翰.P.奥德威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馀欢,今宵别梦寒。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情千縷,酒一杯,聲聲離笛催。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
草碧色,水綠波,南浦傷如何。人生難得是歡聚,唯有別離多。

情千縷,酒一杯,聲聲離笛催。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


2、《三宝歌》 词: 释太虚 曲: 弘一
 
人天长夜,宇宙黯暗,谁启以光明?三界火宅,众苦煎逼,谁济以安宁?大悲大智大雄力,南无佛佗耶!佛佗耶!昭朗万有,任席众生,功德莫能明。今乃知,唯此是,真正归依处。尽形寿,献身命,信受勤奉行!二谛总持,三学增上,恢恢法界身;净得既圆,染患斯寂,荡荡涅磐城!
众缘性空唯识现,南无达摩耶!达摩耶!理无不彰,蔽无不解,焕乎其大明。今乃知:唯此是,真正归依处。尽形寿,献身命,信受勤奉行!依净律仪,成妙和合,灵山遗芳型:修行证果,弘法利世,焰绩佛灯明,三乘圣贤何济济!南无僧伽耶!僧伽耶!统理大众,一切无碍,住持正法城。今乃知:唯此是,真正归依处。尽形寿,献身命,信受勤奉行!


3、《忆儿时》 词: 李叔同  曲: 威廉.S.海斯
 
春去秋来,岁月如流,游子伤飘泊。回忆儿时,家居嬉戏,光景宛如昨。茅屋三椽,老梅一树,树底迷藏捉。高枝啼呜,小川游鱼,曾把闲情托。儿时欢乐,斯乐不可作。儿时欢乐,斯乐不可作。


4、《春游》  词曲:李叔同
 
春风吹面薄於纱,春人妆束淡於画。游春人在画中行,万花飞舞春人下。梨花淡白菜花黄。柳花委地芥花香。莺啼陌上人归去,花外疏钟送夕阳。


5、《采莲》 词: 李叔同
 
采莲复采莲,莲花莲叶何蹁跹,露华如珠月如水,十五十六清光圆。采莲复采莲,莲花莲叶何蹁跹。


6、《梦》   词: 李叔同  曲:斯蒂芬.C.福斯特
 
哀游子茕茕其无依兮,在天之涯。惟长夜漫漫而独寐兮,时恍惚以魂驰。
萝偃卧摇篮以啼笑兮,似婴儿时。母食我甘酪兴粉饵兮,父衣我以彩衣。
月落乌啼,梦影依稀,往事知不知?汩半生哀乐之长逝兮。感亲之恩其永垂。
 
哀游子怆怆而自怜兮,吊形影悲。惟长夜漫漫而独寐兮,时恍惚以魂驰。
梦挥泪出门辞父母兮,叹生别离。父语我眠食宜珍重兮,母语我以早归。
日落乌啼,梦影依稀,往事知不知?汩半生哀乐之长逝兮,感亲之恩其永垂。


7、《清凉》   词: 弘一   曲: 俞绂堂
 
清凉月,月到天心光明殊皎洁。今唱清凉歌,心地光明一笑呵!
清凉风,凉风解愠暑气已无踪。今唱清凉歌,热恼消除万物和!
清凉水,清水一渠涤荡诸污秽。今唱清凉歌,身心无垢乐如何!
清凉!清凉!无上究竟真常!


8、《山色》   词: 弘一   曲: 潘佰英
 
近观山色苍然青,其色如蓝。远观山色郁然翠,如蓝成靛,山色非变。
山色如故,目力有长短,自近渐远,易青为翠,自远渐近,易翠为青,时常更换。
是由缘会,幻相现前,非唯翠幻,而青亦幻,是幻,是幻,万法皆然。


9、《花香》   词: 弘一   曲: 徐希一
 
庭中百合花开,昼有香、香淡如,入夜来,香乃烈。鼻观是一,何以昼夜浓淡有殊别?
白尽众喧动,纷纷俗务荣。目视色,耳听声,鼻观之力分于耳目丧其灵。心清闻妙香。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古训好参详。


10、《世梦》   词: 弘一  曲: 唐学咏
 
欲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人生自少而壮,自壮而老,自老而死,俄入胞胎,俄出胞胎,又入又出无穷已,生不知来,死不知去,蒙蒙然,冥冥然,千生万劫不自知,非真梦欤?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今贪名利,梯出航海岂必枕上尔!庄生梦蝴蝶,孔子梦周公,梦时固是梦,醒时何非梦?广大劫来,一时一刻皆梦中。破尽无明,大觉能仁,如是乃为梦醒汉!如是乃名无上尊!


11、《观心》   词: 弘一  曲: 刘质平
 
世间学问义理浅。头绪多,似易而反难。出世学问义理深。线索一,离难而似易。
线索为何,现前一念心性应寻觅。试观心性,在内欤?在外欤?在中间欤?过去欤?现在欤?或未来欤?长短方圆欤?赤白青黄欤?
觅心了不可得:便悟自性真常,是应直下信入,未可错下承当。试观心性,内外、中间、过去、现在、未来、长短、方圆、赤白、青黄。


12、《秋柳》   编曲填词: 李叔同
 
堤边柳到秋天,叶乱飘,叶落尽,只剩得细枝条,想当日绿茵茵,春光好,今日里冷清清,秋色老,风凄凄,雨凄凄,君不见眼前景已全非,一思量,一回首,不胜悲。


13、《归燕》   词曲:  李叔同
 
几日东风过寒食,秋来花事已烂珊,疏林寂寂变燕飞,低徊软语语呢喃。呢喃呢喃。雕梁春去梦如烟,绿芜庭院罢歌弦,乌衣门巷捐秋扇。
树杪斜阳淡欲眠,天涯芳草离亭晚。不如归去归故山。故山隐约苍漫漫。呢喃呢喃,不知归去归故山。




李叔同的音乐教育思想也贯穿于他的乐歌创作中体现了他"促社会之­健全"和"感精神之粹美"的音乐观,影响深远。早在1904年"­沪学会"时,李叔同就­­­邀请沈心工在"沪学会"文化补习班开­设乐歌课,自己也一起听讲,接受音乐的启蒙教育。当时,国家正处­于内忧外患之际,需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李叔同在"沪学会"­教­唱­的­《祖国歌》,词曲配合贴切,主题鲜明,富有浓郁的民­族音乐特色,歌颂了中华文明古国,抒发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出家以后,虽专心研究和弘扬佛学,但在"念佛不­忘救­国"­思­想的指导下,仍应邀创作爱国歌曲。他这一时期的作品,结集为《清­凉歌集》,1936年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 李叔同创作的乐歌艺术水平很高,尤其在多声部合唱歌曲方面具有首­创性。他的《春游》是我国最早的一首三声部声乐作品,也是中国作­曲家运用西洋作曲技法进行多声部音乐创作的­­­最早探索。这首­歌的和声和曲体非常工整,旋律优美,自然清秀,堪称校园歌曲的典­范。 李叔同歌曲中流传最广、影响最为久远的一首乐歌是《送别》。《送­别》的歌词实际上是他"悲欣交集"人生的真实写照,感人至深,与稍加改动的美国作曲家奥德威的曲谱搭配得天­­­衣无缝 。

李叔同是我国近现代的启蒙音乐家和乐歌作家。我国近现代音乐起源­于大多用外国曲谱填词的"学堂乐歌",李叔同就是"学堂乐歌"的­重要作者。李叔同填词和选曲配词的音乐作品­­­有近百首,确切­数目已无从考证。丰子恺和裘梦痕合编的《中文名歌五十曲》中收录­的大多是李叔同1912年至1918年所作的乐歌。歌集一经出版­,就被各地学校选作教材­,­连­续再版十次,成为中国近现代传­播时间最长、发行量最大的教学歌曲集之一。

丰子恺在这本歌曲集的­《序言》中指出:"李先生有深大的心灵,又兼备文才与乐才,因而­当时­能兼­作词­曲者,只有李先生一人。"文中虽然难免对恩师­的溢美,但也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李叔同在乐歌创作中的地位。 李叔同的音乐教育思想也贯穿于他的乐歌创作中。李叔同编写的乐歌­,体现了他"促社会之健全"和"感精神之粹美"的音乐观,影响深­远。早在1904年"沪学会"时,李叔同就­­­邀请沈心工在"­沪学会"文化补习班开设乐歌课,自己也一起听讲,接受音乐的启蒙­教育。当时,国家正处于内忧外患之际,需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李叔同在"沪学会"教­唱­的­《祖国歌》,词曲配合贴切,主­题鲜明,富有浓郁的民族音乐特色,歌颂了中华。

1906年,李叔同独自在日本创办了《音乐小杂志》,在日本印成­后,寄回国内发行。这本杂志虽然只发行了一期,却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第一本音乐杂志。这本杂志包括图画­­­、插图、乐史、­乐典等栏目,除乐典、三首词作、部分插图的作者是日本人外,其他­内容(包括封面设计和水彩画)均出自李叔同一人之手,署名"息霜­"。他在杂志的"序言"­中­写­道:"盖琢磨道德,促社会之健­全;陶冶性情,感精神之粹美,效用之力,宁有极欤!"他论述了自­然界各种音响给人的不同共鸣和感受,并认为将自然界的音响加工成­"音­乐"­,就­能发挥巨大的社会功能。这篇序文也体现了李叔­同的音乐启蒙教育思想和音乐观。

这本杂志还刊登了李叔同填词编写的三首乐歌:《隋堤柳》、《我的­国》和《春郊赛跑》。《我的国》是他根据自己在上海时写的歌词,­选用一首日本乐曲编成,豪迈壮阔的歌词充满­­­爱国激情,表达­了他希望祖国富强的强烈愿望。李叔同弹奏并吟唱这首歌时,为饱受­列强侮辱的祖国和被称为"东亚病夫"的人民而揪心阵痛。《春郊赛­跑》采用德国歌曲《木马­》­的­曲谱,歌词写道:"跑跑跑!看­是谁先到。杨柳青青,桃花带笑。万物皆春,男儿年少。跑跑跑!锦­标夺得了。”

李叔同还根据日本石原小三郎的《西洋音乐史》中的资料,编写了介绍音乐大师贝多芬的文章《乐圣比独芬传》,并用炭笔精心绘制了“乐圣比独芬像”。李叔同不但是第一位向国人介绍贝多芬的中国人,也是尊称贝多芬为“乐圣”的第一人。。1913年,李叔同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教书时编辑《白阳》杂志,他在杂志上刊登了介绍西洋乐器的文章和他自己作词作曲的合唱曲《春游》。这本刊物还包括文学和美术方面的文章,从音乐方面来看,它可以看作是《音乐小杂志》的姊妹篇。

音乐特色:1、注重曲调的流畅优美、文辞的生动秀丽,以及在艺术形象和声调音韵上歌词与曲调的完美结合。因而,他的歌曲多数是带有艺术歌曲性质的抒情歌曲,它们与过去其他人所编写的学校歌曲偏重于政治思想和道德修养的教育有明显的不同。2、强调学校歌曲必须具有艺术审美价值,他所编写的学校歌曲流传面比较宽,演唱方式多样,不少歌曲还配有钢琴伴奏谱,作品的形式结构也比较复杂、完整,显示了他在音乐、诗词编写方面所具有的丰富修养和较高艺术水平。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2)
评论
ling1984 回复 悄悄话 回复好做又懒吃的评论:
弘一大师选曲填词的功力非凡,慧眼识西乐, 中西合壁,在他的时代确实不容易, 我也是由衷敬佩他。
好做又懒吃 回复 悄悄话 晕,李最有名的的那首送别,居然是老外作曲,能够和中文古典诗词配合这么好,真佩服!
ling1984 回复 悄悄话 回复yixing的评论:
这正是我的本意,整理弘一大师的音乐,留作纪念,以此向他致敬。
ling1984 回复 悄悄话 回复淘沙晓浪的评论:
整理并介绍弘一大师,正是源于一段记忆的回溯。由歌而起,旧雨新知俱在弦歌里。 谢谢你与弘一大师之歌共鸣。
yixing 回复 悄悄话 致敬!
淘沙晓浪 回复 悄悄话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勾起一段难忘的回忆。
ling1984 回复 悄悄话 回复清风-细雨的评论:
刚去了你的博客, 非常喜欢你介绍福斯特音乐那篇博文, Beautiful dreamer & Oh, Susanna 也是我很喜欢的两首曲子,日后我会常去你的博客溜溜并学习。 我发现南加的露天音乐会比我居住的北加州这小区的露天音乐会更讲究, 场地宽敞整齐,布景灯光音效看起来很专业, 清风细雨特幸福了。 谢谢你进来欣赏弘一大师的音乐, 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和骄傲。 年轻的一代若能认识和欣赏他的文字和音乐, 那该是多美好的文化与艺术传承啊!
ling1984 回复 悄悄话 回复简宁宁的评论:
显见宁宁也是爱唱歌的主儿, 隔屏紧紧握握手。 弘一大师的词曲属于艺术歌曲, 和当今的流行歌曲有很大距离, 喜欢的人会终生喜欢, 不喜欢的人会嗤之以鼻认为是老古董,该供在音乐博物馆内,不是这个时代应该提倡的。 我也是初中开始喜欢唱艺术歌曲,弘一大师的秋柳和送别一直是我时不时就哼唱的,后来校园民歌出现,被吸引了, 唱校园民歌多些。 日后请多交流。
ling1984 回复 悄悄话 回复zharry的评论:
谢谢你与我一起品赏二十世纪最值得纪念的华人艺术家,精通绘画,音乐,戏剧,书法,篆刻和诗词的南山律宗佛门弟子弘一大师的音乐作品。
清风-细雨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分享!前几天我在写一篇介绍福斯特的音乐时,也想到李叔同,同样是经久不衰,代代相传的好作品,值得后人纪念。今天看到这篇博文很是感慨。特别是那段电影片段,唱的是李叔同改编的福斯特作品,音乐无国界,庆幸这样有才华有抱负的先贤留给后人传世之作。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816537/201307/4576.html
简宁宁 回复 悄悄话 谢谢你的分享!上初一的时候我就是唱着这些歌儿度过的,那是我一生中最单纯快乐的时光。
zharry 回复 悄悄话 谢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