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口难调----记09年夏美国中西部之游(二)

(2009-09-20 11:45:05) 下一个

7月6日,鬼斧神工黄石谷

从科迪到黄石有一小时的路程,也是一条著名的风景线。远处是吃羊林无边无际,近处是吃羊河相伴而行。路旁的风化石色彩鲜明,以红色为主。

这些风化石有微型长城的感觉。

到黄石东门口,买了黄石和大提顿两个公园的联票,进去开了大半个小时,到黄石湖。湖边已能看到地热的热气。

一群人停在路边,手提长枪短炮,对着山上张望。原来山坡上有一只棕熊在觅食。

从东门到黄石河的林子在88年的时候遭受过一场历时六个月的大火灾,时隔20年,依然站立着。

再往前开就到了钓鱼桥(Fishing Bridge)的问讯处,要了一张黄石谷的导游图,在黄石旅馆吃中午饭,向北开往黄石谷。路上经过泥火山(Mud Volcano),其味甚臭。这是我们经过的第一个地热泉区,还不太习惯那种浓烈的硫磺味,到后面几天就习以为常了。

泥火山的龙吟泉(Dragon’s Mouth),烟雾一阵阵地喷出,吼声压抑,如巨龙被困。我没有读介绍,不知道是不是有热泉或泥浆间隙喷出。

黄石谷是黄石公园的主要景点之一,位于八字形的右侧。黄石湖水经黄石河注入谷内,形成瀑布。峡谷的左右两边有许多观景点和步行道。我们先去右边,到上瀑布(Upper Falls)。再往前步行有一条汤姆叔叔小径(Uncle Tom’s Trail),可以下降到下瀑布的跟前。小径紧贴悬崖,由328级铁板组成,铁板悬空,可以看到脚下的深渊,是真真的天梯。我们到的时候这条小路被关掉,可能是在维修,所以我先回到了车上,准备开车去右路端头的画台(Artist Point)。等太太和孩子们回来的时候,小儿子告诉我刚才哥哥从没有路的地方往山下走,妈妈喊他他不回答,妈妈就拼命喊,旁边的游人都看她。他们肯定以为这个女人的孩子摔死了。大儿子说下面看得出有人走过的痕迹,太太说你要摔死了怎么办,小儿子你这么个喊法别人以为你是个疯子呢。。。一家人七嘴八舌,各讲各的故事,各说各的理。好在画台只有几分钟的路,立马就到了,争吵也就不必继续了。

站在画台上,三面都是天然创作的中国山水画:两壁陡立,黄石嶙峋;冰川凿出的一条条脊梁上,绿树成荫;远方黝黑的山间,一条瀑布飞流而下,烟雾激荡;河水迤俪而来,欢畅而去。。。

其时艳日当空,白云悠悠。据网友介绍,如果起个大早来这里,晨雾缭绕,游人稀少,黄石谷肯定别有一般景象。然而孩子们每天早晨都是蒙头大睡,喊好几遍才起床,我自己也是夜猫子型的,自忱没有早起的勇气,所以虽然心怀向往,也只能作罢。几天后离开黄石,在杰克逊(Jackson)买了本画册,找到这一个特定的画面,聊以慰怀。

从画台出来,回到黄石河西岸继续往北走,就没有再作多少停留。孩子们看风景的态度是“窥一斑而知全豹,看一景不必及其余”,要他们逢景必看是十分强人所难的。我们在高塔瀑布(Tower Fall)短暂停留,对石化树(Petrified Tree)不屑一顾,看到一只黑熊,若干野牛,一队骑马的游客。在公园北端的黑尾鹿高原,快到猛犸热泉(Mammoth Hot Spring)的时候,一头郊狼正在马路上闲逛,很是旁若无人的模样。从后面几天的经验看,北边半个8字型比较容易遇到狼、熊等凶猛动物,南边则比较容易看到鹿、羊等驯顺的动物。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