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天说地

本有悟空的金睛,却作唐僧的痴迷
个人资料
正文

世界是女人的吗?(对易中天有话说)

(2012-03-11 16:50:15) 下一个
文艺评论:世界是女人的吗?(信天由命)
 


以下是易中天的原文:世界是女人的

2012,似乎注定是一个纠结的年头。世界末日的说法虽未必可靠,全球问题成堆却是不争的事实。战争、污染、核泄漏、能源危机,等等等等,不可胜数。


谁干的?十有八九,是男人。

男人是野心的动物,也是排他的动物。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就说到“雄性的嫉妒”,对“共居生活的群”,有着怎样的破坏性。但在动物界,雄性只在“交尾期”嫉妒,而且择偶权在雌性。这就有“权力制衡”。动物“共居生活的群”,也就终于演变成“人类社会”。

人类社会的早期,也是和谐的,因为女人当家。其特点,是“管理”而不“统治”。女性首领面对的,是真正的“子民”,即她的兄弟、子女和孙子女。唯一的“霸道”,是对性伙伴的“择优录取”。但这是为了种族的延续,而且也不会对失败者赶尽杀绝。何况选择是双向和自由的,没有强奸,也没有卖淫。

这就不能叫“女权社会”,因为女人并不要权力,那时也不存在权力,只有安排和安顿。我的主张,是叫“母爱社会”。母爱是一种天良,很容易就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母亲,则是最具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的。把子女当敌人,从孩子嘴里夺食,不是女人的天性。

但,发展生产力,却得靠男人。女人体力不够,还要生儿育女,只好让男人出去打拼,自己在家中留守。然而,男人却利用这个社会分工,发明了“权力”这个怪物,并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于是,管理就变成了统治,拥有就变成了占有,安排就变成了指使,安顿就变成了奴役。母爱社会,也就变成了“男权社会”。

母爱社会与男权社会,有什么区别?母爱的指向是关怀,靠的是“心”,即“爱心”。男权之标的是占有,靠的是“权”,即“权力”。占有是没有止境的,权力则必定导致斗争。只不过,起先靠武力,是“豪夺”;后来靠智谋,是“巧取”。但无论哪种,背后都是贪婪。看看金融风暴,看看美国的华尔街,就知道。

就连现代民主制度,议会政治,也如此。民主共和,当然是目前“最不坏的制度”。但发明这种制度,不是因为“道德高尚”。相反,是因为大家发现,你死我活,刀光剑影,成本高而效益低。既然谁都吃不掉谁,不如和平共处,自由竞争,轮番为治。反正这回不行,还有下回,何必硬要拼死拼活?

但,只要有可能,野心勃勃的男人都想“通吃天下”。最好自己的老婆是烈女,别人的老婆是淫妇。你说也有人不想?嘿嘿,那是不敢!帝王戏为什么久演不衰?意淫之中过把瘾呗!其实,群居动物中的雄性,不少都有这种本能。从独占到分享,则是从野蛮到文明。不过,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总之,只要是“男权社会”,那就一定虚伪透顶,贪得无厌,还刹不住车。唯一的办法,是返璞归真,回到“母爱社会”,男人干活,女人当家。不要以为女人脆弱,其实女人最有担当。佘太君挂帅,穆桂英出征。国之兴亡,都担在女人肩上,还有什么话说?

何况现在发展经济,创造财富,已经主要不靠体力,得靠智力。搞管理,则既要智商,更要情商。让女人凭直觉做决断,男人靠逻辑来操作,岂非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又何况当老大虽然风光,却也闹心,何苦把住不放?更何况女人其实都是心疼男人的。你把权力交出去,她又不会亏待你,何乐不为?

呵呵,还是女人当家好!

因此,我建议男人们,在今天这个日子里,都借用一位伟人的话对女人说: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以下是我的评论: 

把一群中的男人全部干掉,或在一群女人的社会里没有男人,一定是这群中最具男性攻击能力的女人成为这群女人的头领。现在在女校中上演的就是这种情况,在女监中也是。
 
地球上所有的群居动物都是雄性统领,有一种红鲷鱼如果没有雄性,就是群体里最大的变成雄鱼。我对母系社会的普遍性产生了怀疑。母系社会一定是相对封闭和资源有限的有限产物,不是普遍性的,世界考古和历史学也不支持母系氏族的大规模存在。
 
母系氏族是在封闭的环境中资源有限,如果一个儿子一块地,很快就不够用了,就有掠夺和战争了。以母系为主,不分家才能保持资源有限的环境中和睦相处。
 
佘太君和穆桂英是臆造出来的人物,如果一个国家靠女人出征,这个国家就该亡国了,宋朝就是亡国了,穆桂英是亡国的男人造出来的意淫产物。
 
大家都觉得太平了, 经济是主导,但华尔街也是弱肉强食,其掠夺和侵略造成的后果不比直接的战争小。就是女人在华尔街也是雄性气势的才能活下来。
 
这种自我阉割的文化在汉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看看国内满眼的清宫弱智穿越戏,就是这种汉人的太监文化把金戈铁马的八旗忽悠成了提笼架鸟的废物,清朝末代的三个皇帝连个孩子都生不出来。
 
反观西方的穿越戏,多数有灾难,战争,坏蛋,当然还有爱情和性,这是鼓励男人和男孩肩负起他们责任的文化,就是日本的动画也有魔鬼和怪兽。日本人的COCK小,但也是男人。如果再有中日战争,张艺谋也只好再派13钗出征去抗“日”了。
 
 
作者有点思考,但现在这种半吊子的笨蛋太多了,还自以为是。误人子弟,作者是女人也就罢了,如果是男人就该去势。
 
 
 以下母系社会的内容来自百度百科
 
“认为母系社会产生与父系社会之前这种观点,最早来之于1861年,J.J巴霍芬《母权论》一文。后来被百年前的摩尔根所认可,并在考察了加拿大魁北克一个土著民族易洛魁人母系社会后,进一步地进行了论证。由于条件的欠缺,资料的缺乏,以至于让恩格斯误以为是唯一正确的答案,得到恩格斯的肯定与阐发,于是成为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组成部分。而恩格斯据说仅仅是中学初中文化程度。由于国教不容置疑的关系,这一错误的历史观点,成为每个中国人中学学习的唯一常识性观点,流传至今。
  纵观整个动物界,从猴子、大猩猩、狮群、狒狒、企鹅,等等,从未见过母系社会;在动物界靠力量说话的时期,雌性动物体力并不占任何优势,即使母狮子负责打猎生产,母狮子依然未能获得狮王的地位。在人类狩猎时代,是不可能产生母系社会的,最多存在男性过早去世,或因为贸易、战争需要而远行不在家,或者家族男子过于衰弱幼小,女性因为年高德昭,才华出众,个性突出等原因,而暂时掌管部落或氏族一段时间。但这不应该是母系社会的特征。即使如母系社会化分者为了自圆其说,特别强调是发生在农耕文明时期,依然在全球找不到特别的证据。人类社会发展阶段,虽然有母系社会现象,然而不具有普遍性,据研究:全球母系社会现象不超过15%(哈赖德,1969)。即使在靠智力或者技术取胜的时代,男性依然占据优势地位。比如中国远古时期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开拓者,绝大多数都是男性,只有少量的女性姓名流传下来,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据。
  据研究,母系社会的出现与加强,实与男子经常长期外出,长时间从事贸易或者军事战争有关(哈里斯,1977),不是所有地区与氏族都有产生母系社会的条件。
  即使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出版14年后,恩格斯即已经在更多新材料、新观点面前承认“摩尔根某些假说已经被动摇,甚至被推翻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第4卷,16页)。 ”
 
 
后记:朋友在我发完博客后告诉我这是易中天的大作,对他我就可以很坦白地讲:这是太监文化。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