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买车记

(2012-06-20 20:42:43) 下一个

4月16日傍晚,下了火车,走到咱那老车旁边,按下遥控器上的开门按钮,没有反应。用钥匙打开车门,把遥控器插入工具箱里,打火,还是没有反应。这车的遥控器除了管门,还管车的安全系统,遥控器不管用,有钥匙也开不走车。好在家里还有一套,一个电话调来备用遥控器……

4月17日,打开遥控器一量,电池是没多少电了。换一个遥控器要不少银子,特别是老车。换电池?那电池是焊上去的,要买带腿的电池。

4月18日,去 Jaycar 买了个带腿的 CR2032 电池,但腿的位置不那么到位,不过有办法,接根线就行了。不过晚上回家一试,不管用,难道没电了那码也丢了?只能是那样想了。

4月21日,想想这老车也够老的了,轮胎已经跑了约七万公里(Bob Jane 的轮胎),刹车片已经有十万多公里没换了,其警告声几年前就响过了,现在不响,但再响起来就是磨刹车盘了。还有减震柱……该换车了。

4月22日,经过初步审批,开始造候选车的单子。上单子的车有:Mazda 3,Mazda CX-5,Toyota Camry Hybrid,Subaru Impreza,Ford Focus,VW Golf。

4月23日,到各家车厂的网站去调查,到 caradvice.com.au 去看别人的评论。

4月24日开始,用排除法,首先去掉了 Camry,因为开够了这种车,Hybrid 也改不了其本性。第二个去掉的是 CX-5,前驱的不伦不类,四驱的太贵。其次是 Golf,低端的没劲,高端的不值,再加上是所有候选车中最小的。再下一个是 Impresza,冲评论员的一句“普通人开的普通车”。最后一个下马的是 Mazda 3,嘴脸不太好看。

4月最后的几天,定下了买 Focus Sport Hatch。福特车网上的报价是33228,按照通常的还价的规矩,准备用29000到30000拿下来。

5月1日,午饭后去 City Ford 去看车,因为老车不在,没法真枪实弹地谈价钱,但30000基本上是没问题的。不过,聊天中得到了一个信息,库存不多了,澳洲福特已经不从德国进货了,转从泰国进货了,而且泰国来的车要七月份以后才有货。回到办公室,给咱家附近的 New Oak Ford 打电话,那边很爽快地说29000好谈。于是提前下班,开着老车去谈价钱,最后28000成交,老车算1000贴进去。



5月2日,那卖车的人(Simon)轮休……

5月3日,等电话……

5月4日,到下午还没消息,只好打电话去问了。结果是坏消息,全澳州只找到一辆咱想要的红色的 Focus Sport Hatch,而且还不确定是否已经卖掉了。

5月5日,无奈中,打电话让他们找黄绿色的车。



5月7日下午,Simon来电话,好消息,说是找到了黄绿色的车,星期四(10日)就可以提货。

5月8日上午,Simon又来电话,坏消息,那黄绿色的车是2011年的,没有GPS,他们不能把这车卖给咱。同时,也确定那全澳州唯一的红车已经卖掉了。接着找黄绿色的车……

5月10日,Simon来电话,找到了辆红色的 sedan,问咱要不要,不要。又说,Sport hatch 已经找不到了,这不是颜色的问题了。咱不想等两个月,再者,也不想用买德国车的价买泰国车。取消合同?仔细读了读买车合同后面的小字,其中有一条:如果不能在预定的提货日期之后的两周内提货,买方可以取消合同。再一看合同上写的提货日期:5月31日。有戏!

5月12日上午,不打电话了,去 New Oak Ford,让他们看合同后面小字中的那一条,他们没话了,但垂死挣扎还是要有的,最低一级的老板(Neal)说给他最后一个机会,如果到下周一下午还找不到车的话,就自动取消合同,用不着咱再跑一趟。

5月14日下午,过了期限,没人打电话给咱。

5月15日下班后,不得不跑一趟了,这帮家伙,不跟他们脸对脸办不成事!Neal 在咱手上那份合同上写下了“Cancelled”,管帐的 Mark 要了咱的银行帐号,说是过两天押金就会回到咱的帐户。

5月18日,咱的帐上还是没有动静,打电话给 Mark,他说去查查。

5月19日,Focus 黄了,第二轮选车开始了,上单子的车有:VW Passat Wagon,Lexus CT200h (Hybrid),Citroen C4,Mazda 6 Wagon。因为老车是 wagon,所以新车不会是 sedan。

5月20日,还是用开除法,第一个开除的是 CT200h,评论员基本上同意这是 Yaris 的豪华版,不值。第二个是 C4,这牌子太稀罕了,澳州全国一个月只卖出一百多辆(包括 C3,DS3,C4,DS4,C5,C6),还不如中国的长城卖得多。剩下的俩,一比价,Passat 出局。一查,Mazda 正搞特价,咱要的那款 35290,再一查,Brighton Mazda 星期天也开门,开着老车就去了。半道上在一红绿灯下,对面一老太冲着咱来了个右转,吓得咱赶紧急刹车,那老轮胎老刹车片经受了考验,稳稳地把车停住了!不过要是撞了,保险公司赔的应该比 trade-in 得的钱要多。但是这迎头撞车,咱不敢试。Brighton Mazda 里人够多,想试车买车的人得排队等,等了一会,John 来了,没有 wagon 可试,只好开了辆 hatch 出去转了一圈,其实没什么可试的,上回在新西兰试过十天了。再下来,有经验了,先查什么时候可以提货再讲价签合同。查货的结果是,咱要的红色的正在装船,6月12-14日到货。签合同,34000 拿下,这回老车几乎是白送了,不过比咱自己报废要省很多事。卖?换轮胎刹车片减震柱就一千多了,做 RWC 肯定还要花更多去修,卖多少?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不干。



5月25日,New Oak Ford 那边的押金还没有退回来,打电话给 Mark,说是一小时后给咱回话。等到天黑也没信。

5月26日,只好再去 New Oak Ford。Mark 说是找不到合同原本了,去问另一个老板。那老板看到咱手上合同上 Neal 的签字,问这个 Neal 是谁?敢情这 Neal 在咱这份合同上签过取消合同的字之后两天就走人了。不过人走了,签的字还是有效的,Mark 复印了一份咱这份合同,说下星期会给咱寄支票。

5月31日,这是原定的 Focus 的提货期限,总算收到了押金退款的支票。以后还跟福特打交道吗?

6月8日,签 Mazda 6 合同那天,John 曾许愿每周给咱一个信息(电邮或短信),通报一下。这个愿打水漂了。给 John 发了一个电邮,问问提货日期有没有变。两小时后,John 回了个电话:没有变化。看来这帮卖车的人,总是签合同前主动,签合同后被动。

6月15日,John 打电话来了,车到了,但要等到下周一下午才能拿车。这个 John 很理解华人(港人?)对数字的忌讳,给了两个车牌号让咱选,咱选了个顺口好记的。

6月18日下午4点,去取车,John 正忙着和人签合同,收钱的正忙着打电话,只好等着……这家车行还不错,送了个礼盒:一瓶白葡萄酒,一包奶酪,一包饼干,一包(三个)巧克力球。跟老车再见了:来的时候里程表上是两万三千多公里,走的时候几乎到了十七万公里,这是跟着咱时间最长,里程最多的一辆车。

后记:8月13日早上去上班,打开车库门,咦,咱的老车回来了,就停在咱家斜对门的路边。原来是有了新主人了,新主人是个清洁工,来给斜对门的一个老太打扫卫生的。老车看上去没有大的变化,但轮胎看上去是换过了,减震柱可能也换过了,因为车后部好象高了点。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