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六耳

想到什么写什么。有时是经历,有时是感想, 有时是议论,有时是杜撰的故事,有时是自己编的笑话。
个人资料
lanliuer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阐述我的性观念

(2010-12-08 04:52:05) 下一个
我觉得自己对性生活的态度是十分严肃的,只不过我的“严肃”和大部分人的概念不同。我觉得对于一件事情,认真地思考了,才算是严肃。人云亦云,或是不管不问地默守陈规,都是不严肃的表现,就哪怕你是一辈子也没F过一次的终身处女。

之所以我说我严肃,是因为我有我的原则和思考。我把我在一篇小说里写的一段再发一遍,也许有人能理解我的原则。(因为是小说,里面有虚构成分,所以大家只能当作参考来看)

古墓是一个和我不吃饭只喝咖啡的男人,其实和我交往的男人中,大部分是属于不吃饭只喝咖啡的,我在我天使的那部巨著当中,写进去的人物都属于那一部分男人,现在古墓被我单独挑选出来,作为代表,是因为他除了和我光喝咖啡之外,还和我讨论许多性与爱的问题,其实如果他不是个画廊老板的话,我们的关系极有可能从喝咖啡上升到吃午饭,只是因为我为自己制定了一系列和男人交往的原则,使我们之间的关系只能停留在喝咖啡阶段上。我的原则导致有四种类型的男人永远只能是只喝咖啡的男人。第一种类型的男人是政客,因为和他们沾染上关系,我在智勇毒阴上面全占下风,弄不好还会让自己身败名裂,血本无归,这个道理是我从那个高瞻远瞩又哼哼叽叽的中年男子那里得到的切身体验,像我这种傻女人碰上这样的高手,只能干一些被人卖了还帮数钱的倒霉买卖,所以干脆惹不起躲得起。第二种类型的男人是艺术界的权威要人。艺术对我来说,除带来有生之年的名利之外,更重要的是心灵的慰藉,每当想到自己的作品在两百年以后还有人保留和瞻仰,我就仿彿看见了一群我永远都不可能拥有了的子孙后代,捧着鲜花,举着蜡烛到我的墓前祭奠。“今天是一个伟大艺术家诞辰或逝世一百周年的日子。” 人们在沉重的音乐声中一一列举我一生中的光辉事迹,用录像的剪辑重现我生命中的耀眼时刻,如果这时候,旁边出现了一个比我还耀眼的男人,人们就会感叹一声:原来如此,不过又是一个借了一棵大树乘了一下凉的女人。在我们这世界的历史上,有几个没乘过凉就名声显赫的女艺术家? 我查寻了一下 —— 一个都没有! 我想当个史无前例的女艺术家,当不成就当不成,反正我做了一生的美梦也够本了。第三种类型的男人是画廊老板,他们是艺术家的剥削者,和剥削者扯上关系,会让人产生卖艺又卖身的恶感,影响创作情绪。第四种类型的男人是收藏家,收藏家之所以要收藏某艺术家的作品,大都源于对某艺术家的崇拜和向往,艺术家对他们来说是因为有神秘感才充满诱惑力,女艺术家在他们面前一旦成了一个没穿衣服的女人,这个女艺术家就和其他所有没穿衣服的女人没有任何区别了。
我和古墓因为生物角度上的共同特点,形成了半合作半朋友的特殊关系,所谓"生物角度上的共同特点“,指的是我们都不能拥有后代,我是一个没有生育能力的女人,他是一个同性恋者。古墓认为,像我这样的女人和他那些同性恋男艺术家都特别适合搞艺术创作,因为我们雌雄一体,不用借助传媒就能开花结果。
古墓的德语姓氏是Guhm,我把他汉语译名的含义告诉他时,得到的是一通夸奖 —— 够阴森,够历史,够永恒。古墓总是嫌我的画还不够阴森,还不够惨烈。
“你好像有点变态。” 我直言不讳地对古墓说。
“什么是变态? 所谓变态,肯定是和常态比较而言的,那么,什么是常态呢? 常态就是人们表面上认可的,对事物表象的认知,表象本来就是个不可靠的东西,再加上人们只是对其在表面上的认可,是一个不可靠因素建立在另一个不可靠因素之上,所以根本就没有什么可靠之处可言,和这样的常态相比较,变态反而是一个相对可靠的状态了。”
古墓有很多这样的理论,令我耳目一新又心悦诚服。
例如:什么是爱情?
世上本来是没有爱情这回事的,男人和女人在一起的终极目的就是繁衍后代,从生物和进化的角度上说,男人总是希望能和尽可能多的性伴侣繁衍出尽可能多数目和种类的后代,女人因受自身生理条件的限制,拥有后代的数量是有限的,而且还要考虑后代及自己的安全和生存问题所以希望从一而终,这其实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巨大的矛盾,在矛盾的平衡过程中,出现了爱情这一现象,男人有了性以后,还得有爱,有了“爱” 这一概念以后,女人的要求就有了得以满足的可能和理论根据。在历史的某个时期,一对一的“爱”曾经是一个有利于社会安定和发展的因素,所以被大力鼓励和推崇,形成了今天我们认为“爱情的持久和忠贞高于一切”的精神理想。
“这么说,你不相信爱情的存在?” 我问。
“爱情是一个太抽象的概念,但”爱“本身倒是很具体的,我认为有一句话是对”爱“最贴切的表述:当真正的”爱“存在的时候,你会因为有对方的存在而更加喜欢和珍惜自己,所有为了对方自杀或自虐的人,都是因为没有理解爱的真正含义。
”一个人能同时拥有多个爱人吗?”我问。
“一对一的爱,因为历史原因,变成了不仅道德崇尚而且还有法律支持的社会性原则,所以一个人一旦决定结婚和生儿育女,就因该遵守法律和道德的约束。但一个不结婚不生儿育女的人,纯粹从人性本能的角度来说,是不存在一对一的问题的。”
“你有比爱情更贴切的词汇来表达人类的这种需求和追求吗?” 我问。
“有, 是英文的soulmate,德语里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词汇。“
我庆幸汉语里有这个词汇,应该是叫“灵魂伴侣”。
“灵魂伴侣之所以更贴切,是因为灵魂伴侣没有徘他性,一个幸运的人,一生中能遇到一个灵魂伴侣,一个更加幸运的人,能遇到多个灵魂伴侣,灵魂伴侣因为没有排他性又不受肉体的限制,所以更加符合当代人的心里状态。人们一旦明确了灵魂伴侣的关系,比明确了爱情伴侣的关系更值得庆幸,但值得注意的是,找到了灵魂伴侣的人一旦不幸地要把灵魂伴侣和爱情伴侣混为一谈,那么他们就将再次面临着混乱和困惑。”
对于这个理论,我有一个补充,拥有很多性伴侣的人分四种情况,一种是因为太幸运,遇到了许多灵魂伴侣,难取难舍,他们的精神得到的是比满足还要满足,古墓大概就属于这种类型。另一种情况是太不幸运,还没找到灵魂伴侣所以拿肉体伴侣将就顶替,他们的精神极度空虚,就好比想吃肉吃不到就吃豆腐装扮成的“素肉”,吃完了还不满足,只好再吃一堆,直到撑得难受还是没找到想要找到的那种感觉。我自己以及我所遇到的大部分男人就是属于这种类型的。第三种类型是能把灵与肉成功分离的人,前提条件是能找到和他观念一致的灵魂和肉体伴侣。第四种类型的人是根本没有灵魂,只有肉体的人,他们的肉体得到的满足越大就越开心,因为他们根本没有灵与肉的问题在困扰自己的生活。
古墓在我生活中的出现,意味着我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飞跃。



[ 打印 ]
阅读 ()评论 (7)
评论
寻找杰马央宗 回复 悄悄话 太自我了,怎么严肃也是一叶障目.文章没什么深度.最好能从b洞钻出来,换个视角看世界.
九月豆 回复 悄悄话 这篇看得蛮过瘾!----- 澄清篇?~~~~~

向楼下的猫咪和米德问好!
米德1 回复 悄悄话 从高低级档次上分这四种人即——1,3,2,4。
生活中第二与第四种人最多。第二种人往往是伪君子,最可恨(吃了满嘴的“豆腐”还
以为自己搞到了soulmate)。
这第四种人是不足挂齿的猪,比比皆是。
谢耳朵好文,让俺的思想开开窍儿。
WienFan 回复 悄悄话 非常犀利!
soulmate可以翻译成Seelenverwandte(r)
kathyzhang73 回复 悄悄话 看了你一些文章,很欣赏你的才气和直言直语。我不同意灵魂伴侣和爱情伴侣一旦混谈就导致困惑,很多人可以同是爱情伴侣和灵魂伴侣, 或能够把爱情伴侣上升到灵魂伴侣。 不过说到最后我可能要问的是啥是爱情伴侣的定义, 性伙伴,还是再丰富些? 我认为灵魂伴侣是爱情伴侣可升华的一个层次,不过不是每一个爱情伴侣能够上升到灵魂伴侣,但灵魂伴侣也不仅仅局限于爱情伴侣。

对爱的定义,我极其赞同"当真正的”爱“存在的时候,你会因为有对方的存在而更加喜欢和珍惜自己", 不过我认为这是真爱两面中之一,真正的爱还必须包括另一面,那是对对方真正的理解欣赏和无私支持, 这两面是互动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