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六耳

想到什么写什么。有时是经历,有时是感想, 有时是议论,有时是杜撰的故事,有时是自己编的笑话。
个人资料
lanliuer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吹牛上税的时代

(2011-09-08 04:31:33) 下一个
有人说,当代艺术的主旋律就是胡吹乱玄,而搞当代艺术有时竟要付出惨重代价,我把前面这个观点和后面这个实事结合在一起,得出吹牛要上税这个结论。










下面是一篇转自《欧华导报》www.chinesen.de)的文章:
 




艺术视觉与真诚   —先锋快乐女权艺术家蓝镜
                              
                                                                                                   庸现
        
“没有女权的社会肯定也没有人权,弱势群体平等意识的觉醒就是人权意识的觉醒。” 这是女性主义艺术家蓝镜在反驳某人权主义艺术家时所说的一句名言。  近年来活跃在德国艺术界的华裔女艺术家蓝镜以其独特尖锐的文化批评和社会批判成为海外先锋女性主义艺术家的代表,也是当代快乐女权的急先锋。
                                                
从自然属性的女性艺术家到社会属性的女性主义艺术家
 
九十年代初, 当蓝镜还在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专业学习的时候,中国当代艺术经历了八五星星画展和八九现代艺术运动,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与许多这个时期中国优秀艺术家一样 ,蓝镜积极主动地迎接了当代国际艺术的首次洗礼。一九九五年,她放弃在北京某著名报社的工作自费留学德国。

国际艺术界在经历了七十年代如火如荼的观念艺术、女权艺术、大地艺术、表演艺术等等艺术运动以及八十年代的新表现主义、新观念主义后,油画作为艺术表现形式被评论家、收藏家及艺术家们同时宣告死亡。八十年代开始,影像艺术、装置艺术几乎控制了所有大型国际双年展及当代艺术博物馆。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 蓝镜不愿照着艺术史的镜子给自己化妆,把逆潮流而行当作创作激情的源泉。 她坚持从传统油画中寻找表达自己的独特语言,同时寻求在时间空间和自我上的超越。1997年第一次婚姻失败到2005年的第二次婚姻期间,她曾经相信“ 生活在别处”的艺术理念而浪迹天涯,行走在柏林、纽约,巴黎、莫斯科等一系列国际大都市之间, 创作出一系列反映大都市生活的城市系列作品,并以出售这些作品做为经济来源维持波希米亚式的生活方式。近十年的流浪生活为她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大量富有个性的素材积累,这些积累后来也成为她在装置作品,观念艺术和行为艺术中被不断重新使用的重要元素。
 
2005年重返德国以后,  蓝镜任职于莫伊朗德美术馆,对博伊斯艺术理念的研究使她得以超越追问“我是谁”的“小我”艺术探索阶段, 开始寻找更广更深的艺术与生命意义的本质。这期间,她创作了组画《寻》,并以这组组画为元素创作出装置作品《单人间》, 她在组画中所表现的受众面对博伊斯作品时的不确定感和博伊斯作品本身所揭示的现代人对生命的疏离感形成既平行又衔接的语言转换关系。在装置作品中蓝镜使用的语言转换方式变平行为交叉,通过制造强迫的自由,以对权威的崇拜方式去挑战权威主体的冲突和矛盾来完成形式和内容上的角色对换。架上作品《寻》和装置作品《单人间》的创作,是她由个体走向公共空间的开始,同时在艺术语言的运用上开始尝试在不同媒介变换中寻求共性的表达方式。
 
作为一个拥有极具个性化经历的女性艺术家,后来成为三个孩子的母亲,有一个比自己小十岁的丈夫。在从事个体化的艺术创作同时关心和参与公共事业的蓝镜,被媒体评价为一个当代女性主义运动成果的典范——温暖的母亲,一个有魅力的伴侣,一个事业成功的新女性。 女权组织和艺术团体对蓝镜人体生活的典型化在客观上促成了她从自然的女性艺术家转变为女性主义艺术家,她本人的主观创作意识也因此在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上有了更加明显和强烈的“主义”色彩。


虚拟世界的公众对话―新媒体艺术
 
观念艺术作品《九周半》,是蓝镜由客观上的女性艺术家转变为主观上的女性主义艺术家之后的第一个作品。
作为一个有创造力的女艺术家,蓝镜一直保持了对新技术、新理念的高度热情。90年代新媒体的出现时,她很快就敏锐地意识到数码和网络是自己艺术表达的新平台,并通过互联网尝试寻找新的艺术表达语言。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激浪艺术打破各种传统观念中不同艺术门类与创作媒体和材料的界限,比如打破艺术与音乐、艺术与表演以及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之间的界限,极大地扩展了艺术创作的手法与范围。同时写小说和杂文的艺术家蓝镜受到激浪艺术的影响,尝试把文学扩展到艺术创作中,打破艺术与文学之间的界限,使文学和艺术融为一体,形成一种多元的边界艺术。互联网上,种族、性别、年龄都可以是虚拟而非真实,它给更加客观、中立研究女性身份感知和结构提供了新的可能。作为女性主义艺术家,蓝镜借助网络提供的前所未有的新平台表达自己女性主义观点:以真实姓名出现,用大胆而别出心裁的方式挑起匿名网民各种观点和立场之间的激烈对话,最后将部分对话的内容融入传统的架上绘画之中。
 
作品《九周半》的名称来自美国八十年代初期的一部电影 ,这部大量使用超现实艺术手法表现性爱场面的影片,在九十年代初期曾经被中国美术学院作为艺术教材在学校播放,除了在校园内产生巨大轰动之外,还吸引了许多校园外的公众。联想到十几年前的这一事件,蓝镜在北美某中文网站策划了一场持续了两个多月的激烈争论,对女性的独立和自信、婚姻被选择以及对性和自身身体的无意识状提出了质疑,并提出与传统女性对“色”的相左的看法,严肃地与公众玩了一次当代艺术的游戏。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女性主义艺术家开始挑战社会对女性固有的偏见。基督教统治下的西方社会和中国儒家社会几千年以来一直教导女性守妇道、相夫教子、保持贞操努力成为“好女孩”。 这种清教徒的训诫不仅长期压抑了女性自我和创造力,而且不容许女性直接感受自己的身体,女人身体只是父系社会和家庭需要的载体。女性主义首先起来反抗最为压抑的领域― 女性的性欲,公开张扬女性身体,并把女性的性器官作为女性自由与独立的符号。作品《九周半》在深层次上反映的思想正是对上述思潮的延续和发展。
 
女性视角的审醒和女性话语权的把握

在行为艺术作品《中国苹果》中,蓝镜让兼为艺术家的丈夫戴上画有自己肖像的面具裸体出现在公众面前, 挂满半个橘子的苹果树诱导受众对圣经故事的联想,戴面具的“亚当”把半个橘子从树上摘下来,送给自愿接受的女性观众。艺术家以此暗示自己对圣经故事在阐释上的质疑,并且在貌似不经意中流露出对中西方女性在自我解放的道路上应相互借鉴成功经验的期望。

上世纪七十年代后,女性主义艺术家主动进行女性心理自我探索,力图改变被男性艺术家刻画的局面,美国出现了“游击队女孩”的女性主义艺术运动。地下部队“游击队女孩” 在纽约街上贴满艺术史上著名的女性主义海报。海报将安格尔土耳裸体宫女戴上了大猩猩面具, 回望观众。 并在上面写道﹕“难道女人一定要裸体才能进得了大都会博物馆吗?海报同时指出“在大都会收藏作品中,女性艺术家不到5%, 而整个藏品中以裸体作为主题的80% 却是女性。蓝镜让男性裸体戴上女性面具出现在女性主义题材的艺术展览上,也是对女性身体在艺术史中缺乏社会和政治意义的事实进行的反讽和嘲笑。
                              
                                         
女性主义艺术中的社会雕塑
 
陌生和异化是自波德莱尔以来的现代主义艺术基调。无论是现代文学的代表人物卡夫卡还是绘画大师梵高都是不食人间烟火、孤独的天才们。他们不和世俗同流合污,也不在乎是否被人理解,自我孤立。他们的艺术是孤独的“内心独白”,是现代美学极致。

 
早期女性主义艺术家都是无意的个人创作。她们的作品大多都具有柔弱、细腻的所谓的女性气质。七十年代,女性主义开始审视女性的身份认同,认识到所谓的性别其实是“社会性别”,即女人之所以是女人,是社会分配给她们了女人的角色,是她们的父母,是现行体制使她们成为女人。
 
七十年代晚期、八十年代女性艺术一改现代主义艺术游戏规则,常常把现代主义中的内心的独白转换成《公共对话》。艺术与社会对话、艺术与观众对话,包括现代的艺术家与过去的艺术家对话,以寻求一种合作与互动。女性主义艺术与公共对话的理念加上了公共和社会的内容使“艺术可以同时具有美学和和社会学的效果”( (利伯德)The Power of Feminist Art),超越了现代主义先锋派的唯美天才神话,改写了当代艺术史。
 
 
中国女艺术家蓝镜的行为影像作品《Artist- a Ti si ta》彻底地颠覆了中国传统女性艺术不关心公共事务的美学原则。她在策划方案中用嘲讽的口气 阐述了自己对艺术与社会现实关系的理解:“纯粹的文人学者和艺术家不关心时事,更不参和政治,纯粹的文人感兴趣的是茴香豆的“茴”字有几种写法,纯粹的学者专研的是子到底曰出了多少千古真理”
 
艺术是社会的一部分,当代艺术关注的是当代的人和社会,所以它常常代表最新的趋势与潮流。博伊斯的“社会雕塑” 宗旨是恢复人失去的本性,把人类从狭隘僵硬的思想中解放出来,积极投身于创建充满人性、充满的“ 热电“ 社会事业之中,把整个社会作为宏大艺术的“社会雕塑品” 来创造,积极参与“社会塑造”和干预社会。在反思社会方面,深受博伊斯思想影响的蓝镜,一直高度地保持了对公共事务和时事的敏锐与关注﹕作品《Artist- Ti si ta》以戏仿的方式与体制对话,挑战中国当代艺术想象空间,把积极实践改造现实的“社会雕塑“ 思想艺术理念充分运用到女性主义艺术之中。                              
                        
 
快乐女权
 
七十年代早期女性主义首先提出“我是谁”的角色身份认同质疑。 之后,以芝加哥为代表的女权又认为女性身份的质疑不能只从个体经验出发,而应该表现人类生存环境结构中女性作为群体的“我们是谁的问题”的问题。芝加哥认为女性作为社会群体应该探索“社会性别”的共同苦闷, 而分析这一苦闷的社会和政治机制是女性主义的重要课题。在这样的一个大前提下,女性应该把个人的历史经验放到整个人类文化背景中开看,并提出了“个人即政治”的女性主义的口号。(Laura Meyer:Form Finish Fetish to Feminism:Judy Chicago's Dinner Party in California Art History SEXUAL POLITICS JUD CHICAGO ˊS DINNER PART IN FENINIST ART HISTORY )
 
女性艺术家蓝镜的私人生活按照芝加哥女权理念不只是她的个人生活,而是她女权思想实践的具体体现,她个人生活的本身就是当代女性艺术的经典作品。受到西方文艺思想之耳浴目染,蓝镜与国内同龄女艺术家形成了较为不同的审美经验。当下的欧洲社会,女权运动在经历了六十年代的激烈交战后, 于九十年代趋于平和,生活在相对成熟的人文生活环境里,蓝镜似乎缺乏国内女性艺术家的那种要打破现状的焦虑,在某种意义上她是直接获取了西方女权运动的果实。

西方女性主义在经历生死纷争的苦难时代之后,渐渐回归快乐女权。蓝镜的女性主义艺术正是这种不以损害身体和个人私生活为代价,而是通过“和平”方式为自己及同性争取权益的快乐新型女权。作为新时代的代表人, 蓝镜正在努力把自己打造成架接时间和地域的过渡桥梁。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世界旅行者 回复 悄悄话 十二分关注中,愿有更多好作品面世!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