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八婆

一罐臭豆腐,最合中老年人胃口。http://bookseed.com/html/chinese_book_info/619880
个人资料
正文

青春志歌 六、直言快语吓跑情郎

(2020-09-29 17:50:13) 下一个

      美好的时光,总是转瞬即逝,幸福的感觉,总是那么短暂。何宛虹无病一身轻,从西京回到辉城父母身边,享受了几天全家团圆,暑假就结束了。
      由于是带工资上学,宛虹的人事关系还在厂里,几张药费条也要厂里报销,她就先坐班车去趟厂里,再从厂里回学校。
      阔别一年,泥河镇和丝绸厂丝毫未变,老远就能听见车间里传出来火车进站般的“垮塌垮塌”声。赵红梅王雪花等等好朋友,见“大学生”回来了,高兴的挤在淑香宿舍里,叽叽喳喳问长问短,宛虹也开心地说说笑笑,知道她们都快结婚了,即送上衷心祝福。
      好友散去,淑香神秘兮兮地说:“你知道吗?韩师傅她儿子的事情吹了!这几天她的眼睛肿的像红桃一样!”
      宛虹很惊讶:“啊?咋回事儿?”
      淑香撇撇嘴:“她儿子毕业分配到吾都卫校当老师,报到了才去天河市丈人家,丈人丈母娘一听就翻脸了,说你如果先别去吾都报到,而是先来我家告诉分配情况,我们就可以通过关系把你弄到天河来。现在你已经报到成了吾都地区的人, 再要调到天河地区,那就比登天还难了。 我家只有这么一个女子,不可能跟你去吾都,你也来不了天河,你们分隔两地山高路远,以后怎么生活?女子也哭哭啼啼, 说不愿意去吾都那个鬼地方,就黄了。”
      宛虹知道,大学生毕业分配,基本原则是哪里来的回哪里,文元桥是从吾都地区承县走的,回到吾都没问题。而吾都远在西秦岭深处,是个山大沟深的穷地方,坐汽车要走一天才能走到。有个工友就是吾都人,外号叫做“洋芋怕”,意思是吃 “洋芋耙耙”吃怕了,因为那地方出产最多的,就是洋芋。吾都人会想尽办法跑到天河去,天河人也会看低吾都人。那局长家娇生惯养的千金小姐,只想钓个金龟婿坐享荣华,哪里会跑到穷山窝窝里吃苦受累呢!
      哈哈,白居易诗云:“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谁叫你趋炎附势,肚脐眼上长毛——有眼无珠呢!宛虹心中掠过一丝快意,有点苦涩。
      淑香追问宛虹:“那你咋样儿?找到满意的了吗?”
      宛虹摇摇头:“没有啊,哪那么容易呢?我学习都忙得顾不过来呀。”
      第二天淑香送宛虹离厂,出门正遇韩师傅走过来,果然神情凄惶眼圈红肿,像是刚哭过的样子。宛虹觉得她有点可怜, 就问候道:“韩师傅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要多保重哦。”
      韩师傅斜眼瞅一眼宛虹,“呃,我好着哩,好着哩”,就低头蹒跚而过。
      新学年新课程,又有许多新知识。什么希腊神话,伊索寓言,荷马史诗,俄狄浦斯王,圣经,神曲,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傲慢与偏见,巴黎圣母院......鸿篇巨著汗牛充栋,老师讲的神情激昂口干舌燥,同学笔记写的手指酸痛,图书馆却抢借不到几本书;那个埃斯库罗斯,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托尔斯泰,司汤达,莫泊桑,马克.吐温......声震文坛名垂青史,光是拗口饶舌的外国名字,谁是谁都分不清,足以让你死记硬背到发疯!从欧罗巴,到亚美利加,再回到亚细亚,简直环游世界啊!
      狄更斯在《双城记》开头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 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一百多年前的名人名言, 适用于任何时代。何宛虹和周围的所有人,不就处于这个时代的一个小角落里吗。
      宛虹经常去图书馆看书找资料,遇见馆长章老师会礼貌地问候一声。一次章老师把宛虹叫到他的办公室,询问了她的兴趣爱好和家庭情况后,试探着问道:“如果你毕业后留在图书馆工作,你愿意 吗?”
      哇噻,在图书馆工作可以看很多借不到的书,求之不得呢!宛虹高兴地说:“我愿意!正好我喜欢书,想读万卷书!”
      章老师严肃地说:“实际上图书管理很很琐碎很辛苦,属于行政人员,不能上讲台讲课了,你不会觉得屈才吗?”
      宛虹认真了:“我笨嘴拙舌的,人多就不会说话了,经常是‘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很适合在图书馆工作,不会屈什么才呀!”
      章老师也认真地说:“那我就把你定下来了,但是还要报上去让领导审批,所以你一定不能说出去,等分配方案确定了,毕业时才会正式通知。”
      宛虹心里乐开了花,图书馆是知识的 宝库,珍藏着人类智慧的结晶,环境安静优雅,且往来无白丁,自己将来白天穿行在书的海洋里,晚上灯下汲吮古今中外文化养分,该是一幅多么美好的画卷啊!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佛面而来的清风,带着淡淡的野菊花香,不再是燥热的味道,令人神清气 爽。宛虹朝朝暮暮读书学习,课余又遇一桩好事情:美学课周老师,说他有一个老学生,也是老天河人,现在西京师大美术系任教,三十多了还是独身一人,就想找个天河女子,问宛虹意下如何?宛虹羞答答回答:可以考虑。周老师就说,那你拿一张你的照片来,我让他看看。宛虹就拿了一张自己在西京钟楼前的风景照,交给周老师。
      星期六下午周老师叫宛虹去他家,宛虹心知,他来了。忐忑不安走进门,见一位络腮胡中年男子,迎着自己站起来,开口地道的天河土话,伸手就要来握,宛虹下意识退后一步,反而把手藏在背后,一下子面红耳赤起来。络腮胡嘿嘿一笑,缩手坐了回去。旁边周老师忙打圆场介绍双方情况,说宛虹还有半年多就毕业了,问络腮胡能安排她进西京师大吗?络腮胡说可以呀,校图书馆正缺人手呢,我尽力争取吧,万一不行,我就调到天河师专来, 市上西关里我家的一院房,一直空锁着哩 ......
      宛虹是问一句答一句,心头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看络腮胡从耳鬓到下巴都黑嚓嚓的,加上黑头发黑眉毛黑眼珠,只露出白眼仁大鼻子肉嘴唇,虽然颇有艺术家风度,却也让宛虹有点儿望而生畏,何况年龄大自己一轮,大叔一样的能合得来吗?
      正当宛虹犹疑不定时,收到一封毛笔信,文元桥写来的!还是一样大的一张宣纸,一样漂亮的蝇头行书,一样的言简意赅!依旧是先亲切问候两句,再说虽然我们以前互相爱慕,但相距遥远无法接触, 现在我已回到家乡,可以互相来往了,最后祝宛虹一切顺利。
      呵呵,宛虹一阵惊喜一番激动,寻思这大概是韩师傅从淑香口中,得知宛虹依然名花无主,遂鼓动儿子写来的,心中就五味杂陈:嗳,当初你见异思迁移情别恋,把我抛到九霄云外,现在局长驸马没当成,被人家无情抛弃了,这才想起我来了,我就那么低人一等吗?富贵小姐不愿去的穷山窝,我就愿意去吗?我是你家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丫环吗?本来一份纯洁无暇的感情,宛虹愿意为他付出一切, 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却被那一段插曲破坏了,变味了......
      何宛虹辗转反侧,彻夜难眠,文元桥白面书生的英俊面庞,一次次浮上脑海, 与络腮胡子不修边幅的沧桑面容,形成了鲜明对比。文元桥,是自己唯一心动过的男子,年龄比自己大两岁,他从北京寄来的那些书信,自己都没舍得丢弃,一直存放在箱底,也放在心里;络腮胡,大学教师老成持重,艺术气质家底丰厚,对自己将会有所帮助,可自己却没有动心的感觉。
      思来想去,宛虹觉得还是遵从初心跟随爱情。文元桥已被局长家深刻教训,怕是不敢再花心了吧!自己毕业若留在母校图书馆,就想办法把他调来天河卫校,若留不成,自己去吾都卫校也没啥不可以, 两个年轻人白手起家,苦点累点没关系, 只要情投意合互相爱慕,也能过好小日子。
      想清楚决定了,宛虹立即行动,这封回信该咋写呢?经过两年的痛苦折磨,总不能若无其事地一口答应吧?那好,先把他的“错误”狠批一通,出口气心理平衡 了,下一封信再慢慢应答他。
      七荤八素的写好了,宛虹把信塞进邮箱的时候,忽然心跳手抖了一下,啊,文元桥会被气死,不能这样回信!可是那封信,已经顺溜地滑进邮箱了!
      何宛虹向来心直口快,有啥说啥不会拐弯抹角地掩饰,往往是话说出口了,才觉得不妥很后悔,可是已经把人得罪了, 只得慢慢用行动来挽回,有些人心胸开阔不很在乎,有些人狭隘短浅抠在心里。 哎,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悔也晚矣,顺其自然啦。
      一周之后,文元桥来信了,没有宣纸上的龙飞凤舞,而是普通信纸上的钢笔蓝迹, 满篇自我推脱之外,宛虹只记住两句词:不寒而栗,各奔前程。就像当头浇下一盆冷水,宛虹也不寒而栗了!这男人变得真快呀,几天前还“互相爱慕”,现在就“各奔前程”,唱大戏呢?还是开国际玩笑!
      宛虹又大哭一场,搜出箱底珍藏的文元桥旧书信,连同两封新信,黛玉焚稿般烧成 灰,把灰装进信封里,写了几句更绝的词,寄给了文元桥。哈哈,这可真是:
       “半生心血结成字, 如今是记忆未死,墨迹犹新。 这诗稿不想玉堂金马登高第, 只望他高山流水遇知音。 如今是知音已绝, 诗稿怎存? 把断肠文章付火焚!”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