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华尔街的赤裸欺骗(一)

(2009-10-26 10:26:20) 下一个

麦特 · 泰比( Matt Taibbi ) - 滚石杂志记者。因其年初的 “ 高盛 – 美利坚大泡沫机 ” 文章而引起许多读者注意 (我的博文有中文翻译),最近,麦特的最新文章 “ Wall Street’s Naked Swindle ” 再一次给大众揭示了华尔街使用的 “ 无货空头 ”(Naked Short Sell) 手段,一种欺骗手段,造成了贝尔斯通和李门在短时间内破产。当然, “ 无货空头 ” 只是华尔街的一种欺诈手法,贝尔和李门的破产还有更深刻的原因。但是,这个 “ 无货空头 ” 实可谓华尔街最恶劣,最阴暗手段中一种通过操纵上市公司股价,来控制股市和上市公司的 “ 赤裸欺骗。 ”



----------------------------------------------------------
2008 年 3 月 11 日,有个人 - 但没有人知道是谁,下了华尔街历史上最疯狂的一个赌注。这个神秘的人花了 1 百 70 万购买了一系列的期权,赌那个摇摇欲坠的投资银行贝尔 · 斯通的股票要在 9 天内失去一半的价值。 “ 就像是买 1 百 70 万张六合彩票似的。 ” 一个金融分析家说道。

更疯狂的却是那个赌注赢的钱。

贝尔 · 斯通那天下午收市时的股价是 $62.97 。在那个时刻,那个下了赌注的人,就有了在 3 月 20 日或之前,于 $25-$30 之间的价格销巨量售贝尔 · 斯通股票的权利。为了能让赌注兑现,贝尔的股票就必须快速且沉重地下落,超过历史纪录上的任何代理商。

第二天, 3 月 12 日,贝尔的股票开始了自由落体式的下落。到那个星期结束时,贝尔几乎没有了任何现金,而寄希望于政府救济的承诺。周末时,它被联储和财政部踢倒,用枪杆子顶在脑门上,被迫把自己卖给了大通(用纳税人的 290 亿美元成全了这桩婚事),股价只有 $2/ 股。而那个在 3 月 11 号买了期权的人,在 17 号早晨起床时,就赚了 159 倍的钱,大约是 2 亿 7 千万。这个交易员如果不是世界上最幸运的家伙,那就是至今最聪明的 “ 狗娘养 ” 的。

这个太过于明显了的,被内幕者操纵的厚颜无耻的交易,连参院金融委主席克里斯 · 达德在几个星期后的听证会上,都对后来成为证券委主席的考克斯说: “ 这种行为必须要给证券委吹个警哨了,这个可不是普通的流言可以造成的。 ”

考克斯严肃地点头并许诺,是的,他一定要去调查。但实际上却是另外一回事。尽管证券委给华尔街公司发了 50 多张传票,却连那个神秘的交易员都没找到,尽管那个神秘的人不知如何在事先知道了华尔街五大投行之一就要彻底垮台的消息。 “ 证券委会派人去海外调查赚了 2 千块的内幕交易 ” ,证券委前高级顾问贝克尔说到, “ 但他们对此案没做任何事。 ”

证券委的没有诚意的监管却没有被市场所忽视。六个月后,在贝尔 · 斯通被残吃掉后,几乎同样的例子发生在李门身上 – 另外一个华尔街投行在明显的操纵行为下蒸发了。从那以后,金融危机开始,然后,全球经济进入火山喷发状。

就像所有的泡沫经济一样,贝尔和李门都被超高 “ 杠杆 ” 所累,而脆弱不堪。那些局外人使用的,把它们打倒的方法都是合法的:信用降级,通过媒体四散传言,还有合法的沽空者把股价炒低。但是,贝尔和李门最后的悬崖一跳,却是无法否认被人推了一把 – 就是这个纯粹属于伪造术的 “ 无货沽空 ” 。

这个扮演了特殊角色的骗局太具有讽刺性了。总之,那个把两个投行吹到天上的繁荣,其实是个虚假的经济 – 一个华尔街搭起来的糊糊山,用来取代真正的经济。到了布什中期,大投行像贝尔和李门已经不再为真正的经济融资和创造就业了。华尔街现在,用一个投资高管的话说,就是像 “ 露茜对查理 · 布朗 ” 一样。用无数的 “ 金融创新 ” 把不明真相的投资者的引诱进局 – 装扮漂亮的泡沫里:网络,房产,石油期货。华尔街把经济转变成巨大的赌场,目的就是把中产阶级的最后一滴血榨干。

贝尔和李门的结局其实是在经济被抽干了血后,那些豺狼们无法剥夺中产阶级后的 “ 狗咬狗 ” 式的自相残杀,并且采用同样的手段。从蛛丝马迹中,我们第一次看出他们是如何使用那些手法,以致于政府监管都无能为力。

这是一次协商好的 “ 放血 ” ,一次由政府参与并协助进行的经济与政治权利的 “ 魔鬼般 ” 合并。进入 2008 年,华尔街有 5 家投资银行:贝尔,李门,美林,高盛,还有摩根。今天,只有高盛和摩根生存下来,并且是独立的公司。栖息于重组的华尔街阶层的顶端。在剩余的文明世界救助了华尔街的腐败后,政府却把狼引进了政府,还有甚得民意的总统 – 奥巴马,竞选成功并承诺要清理这个乱摊子,但却把贝尔和李门的征服者们选入内阁,以及教皇式的祝福赐给了新一轮的抢劫。

对其他人来说,这个厚颜无耻的偷盗 - 加上政府显而易见的无动于衷,- 明显表明美国的资本市场就是一场进行中的犯罪。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这儿的人,新闻报道却更加恶劣。我们处于一个自大萧条以来从未经历过的时刻:我们的经济彻底完蛋了,富人没有东西可偷了。

如果你睁开眼使劲看看,你就会发现,我们过去十年的 “ 金融衍生品引导 ” 的经济,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伪造的经济。在最基本上,像那个引发了全球崩溃的 “ 信用掉期互换 ” ,以及 “ 债务抵押义务 ” - 就是要在我们垂死的经济不能继续给金融业输血后,被用来达到从空中变出钱来的目的。这些 “ 产品 ” 的基本概念都是相同的:用复杂的公式代替实际资产,一旦交易,就会用承诺和债券( IOU )来作抵押,而不是实物。信用掉期互换能让银行借贷更多款,而不需现金储备来保护可能的调期。一种 “ 债务抵押义务 ” 就是让华尔街发行 “ 房贷抵押债券 ” ,其担保不是真的人付的还贷款,而是其他不负责任的借款人的疯狂承诺。他们甚至给其名曰 “ 合成债务抵押义务 ”  -一种交相重叠的金融衍生品合同 - 竟没有人会拿它当笑话。整个经济是伪造的。

在过去的10年间中大部分时间里,没有人比贝尔推涨这个虚假的经济,特别是那个虚假的房产市场,做得更卖力了。2004年时,作为5大投行之一的贝尔,要求证券委放松借贷的标准,即要求它借贷出每12块钱,要保留1块钱作储备。这样的结果就是,贝尔的 “ 债对资 ” 比例就升到了33-1。贝尔用那个高杠杆发行了堆积如山的房贷抵押证券,实质上是靠借贷维持了了 “ 繁荣的房贷生意 ” ,从而使它的股价在2007年初冲涨到 $172 /股。

但是那个夏天,贝尔开始喷火了。两个大量投资到房贷抵押生意的对冲基金在6,7月时爆炸了。迫使 S&P 500 把它的前景评级从 “ 稳定 ” 下调到 “ 负面 ” 。这个公司活过了冬天,部分原因是它抛弃了那个蠢猪执行长,吉米 · 肯,一个眼皮不停地抖动,抽雪茄烟的, 70 多岁的人,在危机时期被人看到在一个桥牌赛上 – 但是在 2008 年 3 月份时,贝尔是在被一帮子债主轮番用贷款维持它的生存,一旦有一天市场操纵者不想玩了,那就是贝尔的死期到了。

所以,在 3 月 11 号,差不多是那个神秘的 “ 诺斯特拉达穆斯 ”( 法国星相学家 ) 在贝尔崩溃前的一刹那,买了 1 百 70 万的赌注 – 奇怪的是竟没有引起华尔街的注意。 在那天,在纽约联储,举行了一个由博南克和盖特纳组织的会议。午餐会包括了华尔街的所有关键人物,除了贝尔 · 斯通以外。

华尔街的赤裸欺骗(二)

华尔街的赤裸欺骗(三)

华尔街的赤裸欺骗(四)

华尔街的赤裸欺骗(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起时 回复 悄悄话 回复pheonetix的评论:
optionguy 回复 悄悄话 99% percent of blame should go those company themselves.....

pheonetix 回复 悄悄话 文中的那个“李门公司”是不是所谓的雷曼兄弟啊?
啊咚兔 回复 悄悄话 好文!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