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中国孩子和美国孩子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2009-11-01 13:54:50) 下一个
本文为陈晚原创,发表于中国移动《育儿天地—手机报》12月份“海外育儿”周末版。

中国孩子和美国有什么不同吗?当然有了。首先,他们长得就不一样。中国孩子是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美国孩子则是蓝眼睛黄头发白皮肤。说实话,当我们比较任何两个不同的人或事时,既身处其中又远观细玩, 这和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大有相似之处。表面的不同很容易分辨,而骨子里的差异则不太容易区别。

假如你要问中国孩子和美国孩子的最大区别是什么,我相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就像比较猪肉和牛肉到底哪个好吃一样,不同口味的的人一定会有不同的观点。世上没有绝对的事物,也没有绝对的比较。本文因故属于抛砖引玉类的探讨。

根据笔者在美国生活十余载的生活经历,在我眼中,我能看到的中美孩子有两大不同:中国孩子比美国孩子用功,美国孩子比中国孩子会白活。

毛泽东说过,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就这个问题,我特意走访了几位美国重点学校的中国学生。出乎意料却又在意料之中,孩子们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中国孩子比美国孩子用功。”

的确,在孩子的眼里,中国孩子总是比同龄的美国孩子要忙。一大堆的课外功课和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几乎占满了中国孩子们的课后时间。我女儿六岁时,我们第一次买房,也是第一次和美国人民做邻居。每天孩子放学后,在我们小区,户外是跑跑跳跳的美国同龄儿童,屋内则是学中文练钢琴补算术的女儿。每当美国小朋友上门找我女儿玩儿时,小丫头总会无可奈何地说,对不起,我要写作业,然后我还要练钢琴呢。我站在孩子身边,看到了美国孩子的一脸失望和我家孩子的一肚子不满。说实话,我心里也不是滋味。

也许你会问,美国的中国孩子为什么非要这么用功呢?我本人在美国的三个州生活过,见识过许许多多的华人家庭。我家女儿的无奈,在很多华人家庭里,都可以看到类似的影子。你信不,即使是美国学校里最优秀的中国孩子,回到家里,还是离不开课外功课。也许你又会问了,中国孩子本来就不错了,为什么还要课后给他们加码呢?

我在美国中部城市圣路易斯生活时,结识一位来自广州的博士妈妈,她的育儿观点应该很有代表性。她说,美国小学课外时间这么多,我看到孩子在家里没事晃来晃去的,我心里闹得荒。如果不给他们加些课外作业,我觉得对不起他们啊。

这就是望子成龙的中国妈妈,这就是中国妈妈的育儿观。这也是解释为什么中国孩子要比美国孩子用功的一大原因。

记得多年前我在国内读初中时,背过英文课本里的几句话,good, better, best. Never let it rest. 这就是说,好了还要更好。当年我在国内接受的教育理念,正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我对孩子们今天在美国的教育。我和那位广州妈妈一样,也见不得孩子们在放学后无所事事的样子。孩子们哪,对不住了,不管你在学校怎么样,你还是要继续加油,好了还要好上加好,懂吗?不用功,你能最好吗?

作为三个孩子的母亲,在我美国三个州的十几年移民生活中,我在观察自己和其它华人孩子的成长过程时,我发现,中国孩子和美国孩子还有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区别,那就是公众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问题。

先以我们成人为例。旅居美国的中国人在谈论他们的美国同事时,时常会这样说,我们单位的那个美国人没什么真本事,就是会白活。靠那张嘴,他把老板哄得团团转。会白活的人吃香,这世界太不公平了。上面这样的牢骚在美国的大学,医院,公司里都可以听得见。这里所谓的白活,就是我想说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早在我家孩子上幼儿园时,我就看到了美国和中国小朋友在这方面的不同。每天接送孩子时,我总能听到美国孩子和老师在滔滔不绝地讲东讲西。比如,家里的小狗,路上的汽车,公园的湖水,美国孩子总能没事找事地说得条条是道儿。可班上的中国孩子们呢?中国孩子大多是当听众啊,或者是躲在妈妈的身后,安静地四处张望着。是我们中国孩子天生不会表达?肯定不是。比如,林妙可这小姑娘,她不仅会表达,还表达到奥运会上去了。是美国孩子的过份自信压制了中国孩子的表达欲望?这很值得探讨和深思。

幼儿园里的中国孩子,大多来自双职工家庭。在大多数情况下,中国妈妈把孩子往托儿所一扔,马上就会匆匆赶去上班。相比之下,那些和老师特别爱说的美国孩子,除了他们的语言天赋因素,他们的全职妈妈肯定也给了他们更多无形的鼓励。比如,我儿子班上有一个叫托米的男孩。每天,他妈妈总会在学校和老师有意多聊一会儿。日子久了,托米在托儿所变得越来越爱说,最后变得和他妈妈一样地健谈。

众所周知,美国妇女做全职妈妈的比中国妇女要多得多。妈妈全职在家里,直接的受益者就是孩子。很多美国全职妈妈,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尽早地接触群体,她们通常会把孩子送到半天制的托儿所里。比起全职工作的中国妈妈来说,这些美国全职妈妈的时间会富裕得多。她们不仅会在接送孩子时,和老师悠哉悠哉地闲扯,还会去托儿所做义工帮忙。按照简单的推理,有妈妈在托儿所里帮忙,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大增。有自信心的孩子,肯定就爱说。越说越自信,越自信越爱说。这种正反馈,会让那些美国孩子越来越会白活,就像我上面提到的美国男孩托米一样。

和全职妈妈起类似功效的,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在美国的中小学里,都有由学生家长自愿组建的家长会(PTA)。这些家长会,主要负责学校内部各种活动的协调和管理。笔者做过一个有趣的观察,我发现,活跃在家长会里的成人们,大多是美国人。虽然有少量的中国人介入其中,但中国人所起的作用可谓是冰山一角。可想而知,美国孩子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他们不仅学会了他们父母的管理能力,也学会了怎么与人沟通,怎么口头展示自己的本事。

笔者在俄亥俄大学读博士时,也亲身体会到了中国同学的用功和美国同学的会白活。当时,在我们的生化课上,书面考试得A的几乎全是中国学生,而课堂口头报告名列前茅的,几乎都是美国人。这种巨大的反差,其实也就是中国孩子和美国孩子的主要区别。除去第二语言的因素,我们中国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不如美国同学,和我们所受的教育大有关系。

记得我在国内受中小学教育时,除了啃书本念课文,我几乎没有过课堂表达的其它机会。而在美国小学,从三年级时起,孩子们就有读书报告的机会。可以想象,当孩子怯生生地第一次站在讲台前,害羞是难免的。但这样的语言能力训炼,对孩子未来的成长,则是十分宝贵的。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只要用功啃书本,得A的机会就会大增。但那种夸夸其谈的口头演讲并非一日之功,绝对是个临阵磨枪磨不出来的硬功夫。

最近,我在和美国马里兰州唯一的华裔小学校长孙凤仪博士访谈时,这位深谙美国中小学教育的孙校长,也提醒华人孩子一定要在美国学校加强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她重点提出,在我们中国文化中,大人们常常会教育孩子要三思而行,不要中断或者打扰别人说话。她说,如果我们让孩子刻守这样的古训,在美国日后的成长中,华人孩子与老师和同学们交流时一定会有挫折感。当然,如何使用技巧,如何让自己融入对方的交谈,则是门很大的学问。

以我家自己的孩子为例,我再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我家的三个孩子,功课都不错,但他们的公众语言表达能力都有待加强。有时想想,公开站在众人面前讲话,即使是我们成人,都会觉得紧张,甚至会害羞,更不用说是孩子了。为了祢补孩子在这方面的不足,对家里的小学生,我会尽量抽出时间去学校做义工。每次我去学校帮忙,我六岁的儿子总会自豪地告诉同学,瞧,那是我妈妈。然后,儿子还会和同学们哇拉哇拉顺便讲讲其它杂事。对我家的中学生,我则鼓励她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班,有意锻炼孩子在公众面前的表达能力。这种训练班通常每周二活动一次,周末会有一整天的演讲训练。虽然大人和孩子都投入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我却觉得很值。理由就像前面提过的孙校长所讲的那样。

美国著名的演讲大师戴尔。卡内基在他的那本风靡全球的“语言的突破”书中前序提到,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取决于他本人的智力和技巧,而另外85%则取决于沟通的能力,讲话的技巧以及说服他人的能力。由此可见,“会白活”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

假如我们能把中国孩子的用功和美国孩子的“会白活”结合在一起,那培养出来的孩子该是什么样呢?不用说,这样的孩子一定会很棒!乐观地想象一下,左手用功,右手会白活,这样的孩子,只要一出手,说不定就是打破天下无敌手啊。

12-18-08  11:34AM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6)
评论
JNR 回复 悄悄话 回复vwbeetle的评论:
It’s not that I like to flaunt my English, it's only because typing Chinese takes me forever (never learned how to type Chinese). To be honest with you, my way of blogging in English doesn't expect people like you to read my comments, it is just my way to contribute my two cents, to respond to the writer... If you find out my English is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that’s because you are not a native speaker….
vwbeetl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JNR的评论:
FYR
"...钱学森让人称赞的是,他在美国生活了20年,但回国后,在正式场合演讲,从来不讲英文,全使用中文。"

我在美国企业界工作40年,住过东南西北中...在中国人场合,也是只用中文.
还有,我们一般中国人写的英文,比当地洋人写的较"难"看懂! 抱歉我直言了.
JulyLake 回复 悄悄话 "美国孩子则是蓝眼睛黄头发白皮肤"
这句话不对。本文所提到的“中国孩子”,很多是美国人-在美国出生,在美国长大。估计有的父母也是美国人-美国公民。建议使用别的称呼,比如 华人,白人,非裔人,拉丁裔人,等等。美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任何一个拥有美国护照的人都是美国人。蓝眼睛黄头发白皮肤才是美国人正是白人种族主义分子极力鼓吹的观点。我们不应该认同更不要去强化这一个错误的观点。
shaoaifeng 回复 悄悄话 来美国16 年了。老大 也快13 岁了。对于中美教育的差别,太有感触了。 中式注重的是分数,出成绩。美国人更注重孩子的兴趣和能力。 其实即使孩子进了名校,还是不等于她有个好的前途。其实,出了名校,老板对他们的期望也更大,如果不是她们的兴趣和能力所在,结果只会是事业平平。到头来,吃不了兜着走。顶个名校的光环,处处碰瘪。郁闷。我主张孩子多玩,多接触人和事物。参加各种活动, 小朋友 party. 回来以后,我们就有材料分析人物, 事情。教会孩子做人,处事比加倍用功多个几分要enjoy 和有用的多。当然,我们父母自己不是十全十美,道理还是可以搬给他们听的。结果。。。。老大今年第一次开选学生会,光荣当选。很替她骄傲,尤其是第一代移民的孩子。 第一次感觉到真正的在美国站住了一地。 此文仅供有同感的父母参考。
emilybaobei 回复 悄悄话 有启迪作用的好文!
JNR 回复 悄悄话 回复majia_007的评论:
it is not that the English are not as baihuo as Americans, actually the Brits speak better English.... the only difference is Americans are more confident, feel superior/ USA is still the most powerful country in the world. When you live in your own country, and speak your own language, you will see there is no reason that you are not competent…. It is the same theory that people from Beijing are the most baihuo people in China….

JNR 回复 悄悄话 My two cents is that not Americans students don't work hard, while Chinese students do at school. The difference is that American students do not work hard the same way the Chinese students do. Chinese students work very hard on the text books, whiles American students seem play a lot, but when they even play, theylearn stuff too e.g communication, how to get along with others, how to express yourself well or better…. While you play with other kids, you can always learn something as well…. This part of learning process is always ignored by Chinese parents…

I can understand our first generation of Chinese immigrants are usually not Baihuo, but all the ABCs really should really be just like any other Americans, learn to be expressive, open, and Baihuo. I am the only Chinese in our team/ 17 people, I’ve learned to be Baihuo as much as possible, otherwise you will not be heard....
zacao 回复 悄悄话 如何使用技巧,如何让自己融入对方的交谈,则是门很大的学问。是这样的.
vwbeetle 回复 悄悄话 1) "美国妇女做全职妈妈的比中国妇女要多得多。"
看是在那一州了.
你在的三州(OH,MO,MD)也许是如此.都比较保守.
不能代表美国的!


majia_007 回复 悄悄话 我感觉老美最能吹. 这不是语言的问题. 英国来的也讲英语. 都吹不过老美. 同等背景的黑人比白人还能吹. 我认为能吹跟种族有关, 跟环境也有关.
群01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好文。一点看法——不要中断或者打扰别人说话,这点还是很重要的。



可选项123 回复 悄悄话 俺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甚至都想辞了工作在家教子。俩人都工作不一定值呀。
flager 回复 悄悄话 希特勒,奥八吗会白活,但你能学的到么? 美国人又有几个八马呢? 九九%的美国人不都是在那儿听么.中国人会白活的也不少,孙中山,毛泽东,李大事,思想家写出来叫著作,说出来叫白活.小孩子用点功就能学出思想家么.当然也有纯白活的,召本山,也不容易学,有性格遗传因素.我儿子三岁,英语刚表达清楚.天天站在幼儿园桌子是演讲,白人老师带着一群白人小孩坐在下面听.没人教他.不好意思了.
我的意思就是什么可学,什么学不到我也很迷惑.
fengxiang 回复 悄悄话 喜欢此文。我的孩子也是不善于表达。好多孩子在美出生,三岁就上了上幼儿园, 然后小学,中学。。。, 成长的环境和美国孩子是一样的。而且在家里也是鼓励孩子多说。可为什么就不如人家能白活呢?所以有时我在想,这是不是与人种有关?
一月小雪 回复 悄悄话 恩,很有道理,受教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