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行医美国的祖传'秘方'

(2011-01-06 06:30:01) 下一个

行医美国的祖传"秘方"

最近我拜了位写作老师,师傅语重心长地嘱咐我,要多观察生活,多思考,培养文学情怀,少写流水帐。师傅的话是指路明灯,是真理。我不仅会好好服从,也会坚决执行的。

可是呢,新年伊始,读者朋友们就给我来了个下马威。我收到一大堆来信,都是向我询问美国行医细节的。不理大家吧,好像咱架子多大似的。但这种问题不写流水帐我根本没法说,于是我破例写一下,算是助人为乐吧。求求你,以后别问我啦。

一提行医美国,我就会把我家的那位医生揪出来示众。对此,他都有意见啦,还经常给我提抗议,好好做饭去,不许再写我啦。不写他,我写谁呢?他的行医经历堪称是我家的祖传秘方,为了述说方便,我把我家的医生化名为李时珍大夫,简称李大夫。

李时珍毕业后就来美国了,所以在行医美国之前,他并没有任何临床经验。在做美国住院医之前,他和医学相差九万八千里,当时他是美国的电脑工程师。在准备考试期间,我们家已经有三个宝儿了。李大夫的所有考试成绩没有一个是超过九十分的。就是这样的条件,李时珍居然混进了美国医生的队伍。你说这事邪门不。

在我的朋友圈里,有很多比李大夫考试成绩好,临床和教育背景都很出色的中国留学生,最终没能圆美国行医梦。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观察了一下我家的李时珍,我发现他有一个很强的优势,他的英文表达能力要比中文好。比如在中国美女面前,李时珍经常笨口拙舌的(估计是装的),可在美国女人面前,他总是巧舌如簧(哼,他以为我听不懂)。我一直认为,他的英文口语优势是他圆梦的重要因素。当然他的动手和思考能力也值得表扬。

中国人从来不怕笔头考试,有意行医美国的同学们,怕就怕在英文口语不行。尽早注重英文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学会和美国人聊天儿,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求职技能。即使是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华人孩子,这种技能同样重要。

很多已经被美国医院面试过的华人申请者,之所以被淘汰出局,一定是面试时的口头表达能力有欠缺。比如,一个结结巴巴或者答非所问的申请者,怎么能让对方重视你呢?口语不好的人,即使侥幸混进美国医生队伍,也很受罪。

美国医生每天看完病人后,要有一个dictation(口述)过程。美国医生要把病人的诊断和治疗过程,口述到一个录音磁带上。然后,有专门的工作人员(medical transcripist)把医生的口述打印出来存档。如果你口语不好,翻译员听不懂你在口述什么,要多难堪有多难堪。

此外,美国医生每天要面对形形色色的病人。最要命的是那些老年痴呆患者。你英语流利,他们都有可能听不懂你在讲什么,你要是英文再带些唐山口音,估计该你痴呆了。有一次,李时珍大夫接待了一位年过八旬的美国痴呆女患者,李大夫尽量用华盛顿口音讲了半天,老太太还是听不懂,最后老人家无奈地叹口气说,I wish I could understand you. 当然这种情况并不是医生的表达问题,而是患者的理解问题。一些美国文盲去看病时,医生要多费劲有多费劲。你口语不行,根本就玩儿不转。

我家李时珍大夫在做电脑工程师时,参加过他们单位的一个语言训练班(toastmasters)。这种训练班闻名美国各地,主要训练交流和领导才能。你上网一查就知道了。在toastmasters结业那天,李大夫站在大礼堂,现场来了个结业演讲。在演讲结束时,他五音不全地唱了一首美国人喜欢的儿童歌曲,最后获得满堂喝彩和大家的齐声应和。这首歌我也很喜欢---人生就是梦想

Row, row, row your boat
Gently down the stream.
Merrily, merrily, merrily, merrily,
Life is but a dream.

同学们,好好考试,好好练习口语,满怀信心做梦吧。

1/4/10  10:45AM

 

我就说这些了,别问啦。再问我也不知道啦。另外,medical transcripist是种不错的工作,挺适合女性在家里工作。我曾经想过这种工作,但现在不想了。我自由惯了,实在不爱机械运动.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africangrey 回复 悄悄话 说得很是。除非是外科医生, 不然主要还是跟人打交道, 口语不好不行。本人在此行医多年, 逐渐地还学了不少土话黑话。相比之下笔头差点倒是不怕, 可以写白字,或是干脆问人, 某子怎样写等等。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