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语时节

品生活, 写生活, 唠唠叨叨!
个人资料
正文

薯玉猪骨甜汤, 闲聊孩子的'逆反'

(2011-03-02 20:27:31) 下一个

    几个朋友, 娃儿都半大, 所以碰到一起就开聊青春逆反期. 我是不太赞成在孩子身上用"逆反"这个词, 这完全就是大人为孩子们下的定义, 因为他们"逆"了家长的意思, "反"了家长的要求. 如果同理推论, 孩子们也完全可以认为他们的父母在一定程度上"逆反"了他们. 这很容易把本应该和谐融洽相处的一家人推到两个对立面, 成为真正的"逆反".

 

    现代社会中, 家庭基本是人类生存的最小单位了, 父母孩子, 家是温馨平静, 休憩放纵的港湾. 人生多有不如意, 机遇, 选择, 放弃, 重启. 大人们可以选择爱情, 选择婚姻, 一旦不合适, 还可以重新选择. 但对于孩子, 家庭就是上天送给他们的礼物, 就像上天把孩子当做礼物交到两个相爱的人的手上一样, 这是前世多大的缘分才能换来的一段相守啊. 就这么短短的几十年, 你还要和他"逆反"上几年吗? 人生苦短, 真没这个时间.

 

    我不愿意给孩子贴"逆反"的标签, 是因为我不想和孩子间有对立情绪. 但我也不是个溺爱孩子的人, 从没有孩子的时候我就一直认为, 教育孩子比养大孩子的的责任更重大. 要是说起教育, 这个话题就太大了, 今儿还是简单聊"逆反"吧.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 想法都会越来越多, 来自家庭的, 来自社会的, 来自老师学校的, 来自文学作品, 游戏娱乐的, 五花八门, 多种多样, 有正面的, 负面的, 我们能懂的, 我们不理解的, 他们自己懂得的, 他们自己也不理解的. 这是他们自己学习的过程, 也同样是家长们提高长见识的机会. 有一天你发现你的乖宝贝突然对你说的话质疑了, 你应该高兴, 因为他长大了, 懂得思考了. 难道我们说的话就一定是永远正确的吗? 就象前面提到的那个朋友, 她孩子的所谓"逆反"就是前两天家里吃肉和青菜, 孩子爱吃肉, 她就对孩子说多吃点青菜, 青菜好. 过了两天, 家里吃青菜和鱼, 孩子吃很多青菜, 她又提醒孩子, 多吃点儿鱼, 有营养. 于是孩子"逆反"地说, 你怎么老是觉得我不对, 我吃肉时, 你让我吃菜, 我吃菜时, 你又让我吃肉. 哈哈, 这个情形看着熟吧, 估计所有的唠叨妈妈都做过同样的事, 也都同样地被孩子们噎过. 但这就是生活的乐趣, 家庭的魅力, 这样的课也就是孩子给你上. 其实分析这件事, 妈妈孩子都没错, 妈妈是从营养的角度考虑, 但孩子明显也是记住并采纳了妈妈的话了. 只是在他们这个年龄, 做事和思考更简单直接, 而这正是他们单纯可爱之处. 孩子长大的过程中, 该童真的时候就要幼稚, 该犯错的年龄就要闯点小祸, 制造点儿小麻烦, 等到责任加身的时候, 就没有这么自由随意了哈.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 和父母在很多事情上产生分歧是很正常的. 此时的父母如果能从孩子们的角度多想想自己年轻时的情形, 或许相互理解的可能性会更大. 其实家长和孩子在最初的分歧往往就是些衣服穿多穿少了, 饭菜吃对吃错了, 时间安排得当与否, 做事是否磨磨蹭蹭, 房间是否收拾干净, 等等此类琐碎小事. 如果每次不满意你都引为孩子的"逆反"而以你发一通脾气, 强令孩子按你的意思整改. 这样即使孩子顺了家长的意思, 心里并不见得真正接受, 一来二去, 他们会对家长的要求不加思索地排斥和抵抗. 时间长了, 即使有时候他认为家长和他的想法一致了, 他也不愿意承认, 这才是真正的逆反了. 而这一切的产生可能就是开始时的那点儿鸡毛蒜皮的小事引起的, 到最后再看, 实在是不值啊!!! 所以做家长, 一定要学会"小事不清楚, 大事不糊涂". 小事让孩子自己实习"吃一堑长一智", 尽量维持家庭的和谐融洽, 让孩子把家当港湾, 把父母当亲人朋友, 他才能和大人交流, 思考父母给他的建议. 在大事原则问题上, 孩子们才不至于"一失足成千古恨"哪. 

 

    很久没写过这么严肃的文字, 自己看着还真有点不太习惯. 要不是姐儿几个凑一起聊得热闹, 也就想不起这些话题. 不如还是煮煮饭, 烧烧汤来得轻松些. 最近常做汤汤水水, 很适合干燥寒冷的北方冬季.

薯玉猪骨甜汤:

材料: 猪骨(腔骨, 排骨, 棒骨均可)250克, 红薯一个, 玉米半根

      莲子9粒, 陈皮, 雪梨干适量

做法:

猪骨飞水, 过冷水冲净. 红薯去皮, 切大块. 砂锅做水, 水开后, 将所有材料连同猪骨放入锅中, 大火烧开五分钟, 加盖转小火炖1.5-2小时, 关火前下盐调味.

 

唠叨两句:

1, 用红薯煮汤, 汤味甘甜, 滋养脾胃. 这汤虽然简单, 但这份心思很巧妙特别.

2, 汤中加入玉米, 使汤水中又多了一缕清香, 这个季节少见玉米, 我一般在收玉米的季节会多买一些, 收拾好冻在冰箱里, 冬天煮汤时放半根, 实在是好味道. 

3, 至于其它干货, 可以根据库存自行选择哈, 我加了雪梨干和莲子, 是因为这几天天气干燥, 想要清润一下肺热虚火.

 

  

肉骨甜汤粥:

褒好的汤一顿饭吃不完, 就将清汤盛入干净的玻璃保鲜容器, 盖好盖子, 入冰箱冷藏. 第二天煮一点稠粥(少放水), 待粥熟后, 将汤倒入, 再熬一会儿, 别提多香了. 对了, 留汤的时候可以把玉米上的玉米粒切下来一起保存, 煮到粥里也很好哦. 

欢迎访问我的新浪博客(多图):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9a2eb40100osmv.html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