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怎么这么不闲? 

(2012-01-19 13:09:37) 下一个
前一段来的少了,主要是刚升了职,得适应一段,不能让人看出来咱是白白多拿钱不是?刚好,公司接了一条采油船(FPSO)项目,活儿多了起来......一个字:忙!

最近稍稍忙顺了一些,就隔三差五地来走廊看看,感觉就一个字:清!每天出来的帖子,单从数量上看,把跟帖都算上,恐怕都赶不上兴旺时期的主帖多。我知道原因很多,而且有一些是无法逆转的原因,就这样了。

没什么新帖看,我就看旧帖,自己的旧帖。先是看《名剑传略》,其实写的不错,除了头几回比较背书。这个没办法,要用有限的几回把故事的时代背景交代清楚,不是件简单的事。我记得大学时代读金庸的小说,头几回也是没什么意思的(除了《倚天屠龙记》)。

《名剑传略》是半文半白的文体,文字功夫其实不错,值得坐下来慢慢读,一字一句的品。我最近有时候能一连看4、5集,自己都有几分惊讶。不过也发现有几处作些修订可能更好。遗憾的是在男女爱情这个题目上,写得很赖。不过这个限于本人水平及阅历,修订也没用。

《名剑传略》的主角其实不是人而是剑,中间有大段的文字没有男一号、女一号、男二号、女二号...的参与,而只有剑。这也是让部分读者觉得古怪的地方。注意文名《名剑传略》,而不是《欧冶子传》什么的。

读《名剑传略》,进入到春秋末期楚、吴、越之间的恩恩怨怨,忽然想仿效当年的《史记人物》系列写一个《三国人物评传》。这儿的三国不是汉末的魏、蜀、吴,而是《名剑传略》的背景——楚、吴、越。

提到此三国的牛人,第一批蹦出仨:越国的文种、范蠡和吴国的伍子胥,其实都是不世出的奇才,值得一写。楚、吴、越名为三国,要写里面的人物,其实只有一国。吴国的伍子胥、伯嚭,越国的文种、范蠡其实都是楚人,最初让吴人开化发迹的也是楚人申公巫臣。

伍子胥的执着、文种的沉稳、范蠡的机变,再加上勾践的贱、夫差的滥仁,正史、野史加江湖八卦,很值得一些。

可是,这些,想想而已,我没有那个时间。等我的孩子们大了,不再需要耗尽我绝大部分的业余时间,可能。不过孩子们已经迫不及待要养狗,我承诺等他们再大些就养,养一只英俊的HASKY,会不会很费时?

我又读了《偷窥大理国》,因为只出了4帖就自宫当了太监,篇幅有限,我就通读了一遍,自己都忍不住给自己喝彩。这儿给出这四集的链接,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我给自己喝彩喝得有没有道理:

偷窥大理国(1)
偷窥大理国(2)
偷窥大理国(3)
偷窥大理国(4)

我想起在自宫之前对这个系列的后续部分是有许多想法的,就是因为想法太多,自己估摸着不可能找到足够的时间把这些想法形成文字,才做了太监。

唉,又是时间,我怎么就这么不闲?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