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八月二日夜梦中与吾祖张氏怀民先生苏子同游黄州承天寺

(2009-10-22 11:52:38) 下一个

素仰黄州忽梦之,

清河老祖苏子诗。先生“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张怀民乃吾清河郡老祖矣

何夜无月月竹柏,

不恨今人不见知。

常逢先贤思后继;

缘分何奇似同时。

一蓑烟雨鸡声里,

依稀披帷影去迟。

 

【附--张怀民:

 张怀民,名梦得,一字偓佺,河北清河郡人。宋神宗元丰六年(公元1083)贬黄州,初时寓居承天寺(今湖北省黄冈县南方)。曾筑亭於住所之旁,以纵揽江山之胜概,苏轼名之为“快哉亭”。

  苏轼之弟苏辙亦有黄州快哉亭记,谓张怀民虽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心胸坦然,绝不罣碍於迁谪之事,公务之暇,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一位有自制力和品格清高超逸的人。后族人赞其有“清河世泽,唐相家声”之风气。】

苏子原文: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注释]
  ①元丰六年:即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年号。
  ②户:本指门,这里指居室。
  ③念:想。
  ④承天寺:寺名,在今湖北黄冈县南。张怀民,名梦得,河北清河人。元丰六年贬官黄州,初到时寓居承天寺。
  ⑤积水空明:形容月光如透明的积水。
  ⑥藻荇交横:水藻、荇菜纵横交错。藻,水藻。荇,荇菜。
  ⑦盖:承接上文的助词。
  ⑧闲人:这里指不为功名利禄而困身的人。苏轼与张梦得当时都贬官黄州。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是个有名无实的职务。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