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东林党的历史轨迹 -智慧与极权的抗争史

(2009-11-01 16:56:54) 下一个
发迹

元末江浙青田有一位智慧的读书人,叫刘伯温。他年轻时最大的愿望就是救百姓于水火,他唯一的能力就是智慧,当时心最好的王是张王张士诚,可惜张王对有智慧的人没有兴趣,倒是吴王朱元璋对他很好,所以刘伯温就跟着朱元璋打天下。

刘伯温就是聪明,他的计策帮助朱元璋打败了所有的敌手,可是胜利后刘伯温就开始遇到麻烦了,原来朱元璋是个极权的王,只有他认为对的才是对的,背叛他的人都要杀头。刘伯温开始后悔了,可是朱元璋没有放过他。

那时智慧的读书人很多,胡惟庸,方孝孺都比皇帝聪明得多,他们都能做官做到万人之上的宰相,最后皇帝斗不过他们就用手里的极权把他们杀掉了,后来的智慧读书人对极权很失望,所以就开始隐居山林,著书教学,大家开始叫他们东林党人。

成势

东林党人和所有人一样要吃饭,过生活,他们比其他人聪明,会读书。开始他们种地当农民,后来很快就发现更好的方法,下海做生意,赚足了钱日子比皇帝还自在。他们当中也有很多做官的,不过不是崇拜极权,而是用诗书礼仪来管教皇帝,如果皇帝不听话,就辞官回家做生意。那时的宰相们很多都是东林党人,张居正做宰相时,威风的让皇帝叫爹,直到他死后,才敢对他的子弟发威。王夫之不仅读书厉害,打仗更厉害,当时的武将们都听他的。他还创造了一套新的儒教,智慧第一,好的皇帝可以当第二,不好的话就玩完。皇帝在朝廷上说不过他们,写文章也写不过他们,有的皇帝后来都不敢上朝见他们,没有办法,只能靠宦官来对付东林党。

结局

宦官里有一个比较聪明的叫魏忠贤,他做宦官以前见识过很多东林党,所以东林党人的说教对他不起作用,反过来他对东林党的底细一清二楚,他逐渐的把厉害的东林党人逐出朝廷,只让听话的留下来,然后他开始对做生意的东林党收税,东林党的势力一下子弱了很多,朝廷收了很多钱,也开始富起来。可惜魏忠贤当了二老板后,六根不净,对新的皇帝崇祯不够尊敬,让东林党抓住了很多把柄。东林党联合起来,制造了很多舆论,控制了渴望权利的崇祯,结果魏忠贤被迫下台。

开始的时候,东林党对崇祯还很尊敬,崇祯虽然勤奋,但没有什么智慧,很固执,疑神疑鬼的,只知道专权,到关键时候总是下臭棋,东林党人开始对他失望了,拿他没办法,开始敬而远之。袁崇焕被他杀了,杨嗣昌竭尽全力后绝望自杀了,洪承畴在清太后的点播下,意识到这些满人的智慧比那个崇祯高得多,凭自己的满腹经纶何必在崇祯这棵死树上吊死。钱谦益更厉害,干脆自己找上门去了。

当然新的清皇一样是极权,东林党人很快就意识到满人只是在利用他们。他们再一次隐居山林,著述立说。最后的东林党人顾炎武知道天地之正气,并不是朱明,也不是清皇,而是王船山的心智。

尾声

清皇们忙着享受世间的荣华富贵,对东林党这些爱说教,自以为是的,手短头大的汉人拒而不用,东林党的生路,财路,和官路被堵死了,只有几个哗众取宠,玩世不恭的像纪晓岗,给皇帝助兴,直到天下大乱的太平天国时,东林党徒才小心翼翼的靠经营湘军取得权力。曾国藩这位有自知志明的东林党徒知道求生得道的最佳手段是智慧,不是极权,所以没有称帝。后来的东林党徒在控制权力后,开始改革开放,下海出洋,政治上他们支持慈禧太后,使清廷的成了一个活的僵尸,极权也成了二流子袁世凯手中的玩物。但是一旦袁世凯觊觎极权,很快就成了众矢之的,一命呜呼了。

后记

智慧是自由之花,心智的结晶。极权是智慧的坟墓,智慧常常被极权利用,蹂躏,摧残,但极权注定会在时代的潮流中腐烂衰落,只有智慧的种子总会在那荒野里按着自己的轨迹生长成那时代最美丽的花朵。`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