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美丽的西双版纳 留不住我的爸爸

(2009-09-21 20:55:49) 下一个
河边绿草(水糖果) 原创于搜狐婆媳论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里有知青子女吗?来回味感受下这首歌吧!

《孽债》电视剧上演时候,才11,12岁左右吧?

很鄙视那些,为了返城,抛妻弃子的男人们!~

如果说,66年开始上山下乡的时候,他们还只是十六七岁的孩子,

到了78年大返城的时候,他们早就是二十八九岁,有的已经30岁而立之年的成年人了!

为了自己的城市生活,抛弃共同患难的妻子,嗷嗷待哺的,蹒跚学步的亲生骨肉。。。 。。。

这样的父亲,绝对不值得原谅!~

电视剧的结局,这些去上海找爸爸的孩子,又都回到西双版纳,

把希望寄托在考大学,考到上海的大学上。。。

电视剧,只反映了这些爸爸们的无奈,他们回到城市,又成家,隐瞒自己曾经娶妻生子的事实。。。。

果果最不满意的是:这些孩子被称为“孽债”,他们有什么错误!

不是地域歧视,上海知青为了返程,抛妻弃子就是特别多.北京知青就有很多没有抛妻弃子的.

我家乡有一个北京知青,他的妻子是当地人.且智力不是很好.当初大返城的时候,很多人,为了返城,办理假离婚,他去没有.因为他的大女儿那时候还很小,他做不到离开他们自己回北京.当时大家都说他傻.

大女儿智力也不好,上学的时候,就是跟班生(学习成绩特别差的那种,留级也没有用处),又计划外生了二女儿,倒是聪明伶俐,像爸爸.

八零年代,有一个政策,年满12岁的知青子女,可以办回去一个.她家大女儿就户口办回去了北京.老二那时候八岁,学习特别好,如果有北京户口,清华北大都不成问题.

可惜...老大智力不好,他不放心交给北京的奶奶家,还是带在身边,直到初中毕业.

去了北京,因为有北京户口,找工作非常容易.后来找了一个条件非常好的外地男生,北京户口给她加分不少.

老二女孩成绩太好,高中毕业,直接考出了国,在国外念的大学,现在也毕业工作要结婚了.

他90年代末,办了病退,按政策,户口迁回了北京.老两口子就回来北京,和大女儿一起生活,帮忙带孙子,享受天伦之乐!~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