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7月12日 以赛亚书55章

(2010-07-12 03:56:10) 下一个

来吧!你们一切干渴的

以赛亚书五十五章一至十三节

        1你们一切干渴的都当就近水来;

        没有银钱的也可以来。

        你们都来,买了吃;

        不用银钱,不用价值,

        也来买酒和奶。

        2你们为何花钱(原文是平银)买那不足为食物的?

        用劳碌得来的买那不使人饱足的呢?

        你们要留意听我的话就能吃那美物,

        得享肥甘,心中喜乐。

        3你们当就近我来;

        侧耳而听,就必得活。

        我必与你们立永约,

        就是应许大卫那可靠的恩典。

        4我已立他作万民的见证,

        为万民的君王和司令。

        5你素不认识的国民,你也必召来;

        素不认识你的国民也必向你奔跑,

        都因耶和华—你的上帝以色列的圣者,

        因为他已经荣耀你。

        6当趁耶和华可寻找的时候寻找他,

        相近的时候求告他。

        7恶人当离弃自己的道路;

        不义的人当除掉自己的意念。

        归向耶和华,耶和华就必怜恤他;

        当归向我们的上帝,因为上帝必广行赦免。

        8耶和华说:我的意念非同你们的意念;

        我的道路非同你们的道路。

        9天怎样高过地,

        照样,我的道路高过你们的道路;

        我的意念高过你们的意念。

        10雨雪从天而降,并不返回,

        却滋润地土,使地上发芽结实,

        使撒种的有种,使要吃的有粮。

        11我口所出的话也必如此,

        决不徒然返回,

        却要成就我所喜悦的,

        在我发他去成就(发他去成就:或译所命定)的事上必然亨通。

        12你们必欢欢喜喜而出来,

        平平安安蒙引导。

        大山小山必在你们面前发声歌唱.

        田野的树木也都拍掌。

        13松树长出,代替荆棘;

        番石榴长出,代替蒺藜。

        这要为耶和华留名,

        作为永远的证据,不能剪除。

    在上文中如此华美的描述之后,第五十五章邀请人们来分享新纪元的果实,这些成果都是白白供给每个人用的,不论是富是贫,犹太人或外邦人,均是一样(1—5节)。这新纪元是属于上帝的,不是属于人的(6—9节),是由众先知所预告,故此是必然要发生的(10—11节);同时亦是永存的(3、12—13节)。旧约圣经中没有任何一处地方像本章一样庆祝上帝对所有民族的慈爱,以及其话语的可靠性。

    邀请穷人(1节,“没有银钱的”),来吃喝美物,可说是直指圣经神学的核心。在此所提供的水、酒、奶、饼与“肥甘”(2节),不是属于此世的;这是像廿五章一样的筵席,所有人都会得饱足。对于一些人来说,这就如箴言第八、九章的邀请一样,在那里智慧之妇邀请我们来到七根柱子的房屋,来研读与学习如何成为上帝的子民:

        你们来,吃我的饼,

        喝我调和的酒。

        你们愚蒙人,要舍弃愚蒙,

        就得存活,并要走光明的道。 (箴九5—6)

        因为寻得我的,就寻得生命,

        也必蒙耶和华的恩惠。 (箴八35)

其他人会看见在此乃邀请分享基督的身体与宝血。不管怎样说,其意义的线索可见于第十二章(见3节):

        所以你们必从救恩的泉源欢然取水。

关于活水的主题,是贯串于圣经之中的,由诗篇的诗人渴慕上帝,“如鹿切慕溪水”(诗四十二1),到第四福音中的“泉源,直涌到永生”(约四14),以及启示录中“白白”的“生命泉的水”(启廿一6;廿二17)。

    第三节十分接近于基督的说话:“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约”(林前十一25)。对于那些接受邀请的人,上帝将会把应许大卫的永恒之约给他们。这是指向那个皇室备忘录,其内容就如诗篇八十九篇、拿单的信息(撒下七)与大卫临终之话(撒下廿三),上帝于此与他的弥赛亚或“受膏者”立下永远的约。上帝向大卫与其永远的后裔,保证其“慈爱”(hesed)与“可靠”(faithfulness标准修订本作“肯定的爱”Sure love)。“慈爱”在希伯来文为众数,表示上帝为了显明其慈爱而重复介入的神圣行动:“信实地爱你,像我爱大卫一样”(新英译本)。正因大卫突出地成为一位成功的领袖(4节),成为弥赛亚的原型,为上帝的公义与慈爱作见证,所以以色列会使世上的列邦得知此公义与慈爱(5节)。

    此篇伟大的诗歌的另一段(6—9节)乃悔改的呼召:“当寻找耶和华……求告他……(离弃罪恶)……归向耶和华”。更新的需要是以赛亚书中重复出现的主题(例四十三18—19);我们认识此世界的毁灭(廿四章),只有新的创造才是需要的(六十五17—18)。第一章“忠信之城”的诗歌亦说及同一故事。进入新纪元,表示离弃我们世俗的思想与道路,紧握着属天的理念与实体;或以保罗的话说,是钉死肉体,靠圣灵得生(加五24—25)。这就是“现今的耶路撒冷”与“天上的耶路撒冷”,受劳役与得自由之间的分别(加四25—26)。

    第十至十一节重拾巴比伦章节的主题:“我们上帝的话,必永远立定”(四十8)。由此引伸出来的比喻是美丽与有力的:正如雨与雪一旦从天降下,便不能避免要滋润大地,使物生长,同样上帝从天而来的说话,一旦出自其先知的口,便不能不成就。上帝的旨意是不会受邪恶、不信或绝望所阻挠。第十一节的“话”几乎具有自己的位格,正如次经中所罗门智慧篇中所记的一样(思高本智十八14—16):

        万籁俱寂,黑夜已奔驰一半路程时,

        你全能的圣言,由天上的王座,

        如无情的战士,降到这应毁灭的地上,

        带着你不可收回的成命当作利剑,

        上触高天,下踏大地,立在那里,

        使各处充满死亡。

像这样的经文,距离第四福音书的开场白只是隔了一小步:“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约一14)。

    最后(1213节),我们回到了“新出埃及记”的熟悉主题(例四十八2021,五十二1112),到头来,整个自然界欢腾地参与其中(例卅五12,四十一1720,四十四23)。但更进一步,正如盐柱使人永远记得所多玛与蛾摩拉的被毁(创十九2428,路十七32),同样在旷野中奇迹地出现的松树与番石榴的丛林,亦使人永远怀念上帝大能的作为,这是新纪元中喜乐与平安的美好印证。

学习材料来自神家,感谢主的恩典!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