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粥的厚古薄今

流水前溪去不留,余香骀荡碧池头。燕衔鱼唼能相厚,泥污苔遮各有由。委蜕大难求净土,伤心最是近高楼。庇根枝叶从来重,长夏阴成且少休。
个人资料
正文

中国的饭是世界上最好吃的吗?

(2006-07-11 22:08:49) 下一个

我觉得人的进步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点。如果存在这样一个点,在此之前是不理解所以不够进步之后理解了所以可以用一个进步的眼光看待事情而不犯错误,那么事情会简单很多。可惜,即使是拥有进步宽容多元等等意识,最危险的仍然是以为这些意识可以使我们免于所有我们自认为不该有的想法,譬如对某一种文化或这种文化里某种因素的歧视。

有点玄,那么我们回到形而下。

中国的饭是世界上最好吃的吗? (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607&postID=4726

文章的题目真的是很关键,尤其是网上。看到这个题目,我就很想看一看它说什么 ,看到别人谈论有关文化的我就来劲儿,我说过这是我的兴趣和我的病。

蹲湖龙这篇文章的主要观点是这样的 :

“ 有许多国人,总是喜欢把中国食品说成世界上最好吃的,而把别人的说成一钱不值。其实这是相当狭隘的观点。

“ .... 一旦我们从小被养成了一定食物的口感,就会在成年以后对它具有特别的记忆性和舒适感,而对其他口味的食品产生“生理上”的不适应或反应,这不是心理上的。

“中国饭是世界上最好的”应该只是一个在一定生活范畴中的狭义定义,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我们可以自己在家里和朋友中享受它的概念,也可以对别人进行宣传,但千万不要自己去痴迷。”

蹲湖龙说的问题的确存在,我很同意他的观点,而且我也很欣赏他的自我反省的精神。但是我看完了这篇文章,总觉得有点儿别扭。所以我又回去看了一遍,明白了,问题不是他的观点,而是他用来说明这些观点的某种经历:

“我们同胞中有很多人有 ABC 或有很小就被带到国外的孩子,大家会发现他们几乎面临着一个共同现象,就是这些孩子喜欢吃 sandwich 而非中国饭菜,在他们去中国见自己的奶奶爷爷的时候,宁愿饿着也不愿吃中国饭,这真让我们的家长感到麻烦和烦心。其实这就是饮食的原续问题。

“生活在国外好多年了,西洋人的烹调家务要比国人简单得多,对人的疲劳伤害也少得多。现今的生活中我基本上不再用中国的那样方法烹调,也决少用把炒菜炒得烟雾缭绕的,可这在另一方面也害哭了我。特别记得在第一次回国看父母的时候,久盼儿子的母亲到厨房免不了大炒一通,结果当我闻到厨房的味道时,又差一点儿要吐了,连续好几天不能闻厨房的味儿。以后每次回国也这样,每次都要适应好几天。”

我之所以说谈论文化和中西比较是一件危险的事情,看上去象是很自然的东西其实都是不能推敲的似是而非。

我觉得,ABC 小孩子宁肯饿着也不吃中国饭决不仅仅是是饮食的原续问题,而且 我很怀疑他是不是把 sandwich 当作西餐的代表来和中国菜比较。

逻辑上,这两个经历实在不应该放在一起来说明同一个观点。 ABC 小孩子做例子勉强可以,可是 蹲湖龙虽说是在国外生活多年,毕竟还是在国内长大的,按照最初的观点,“ 一旦人们被从小固化了一个饮食口味后,他将只接受那些已经被固化过的模式 ,” 蹲湖龙应当只接受中国饭啊,何以竟然有甚于 ABC ,闻到国内家里厨房的味道就几乎要呕吐数天不能接近?

我不能偷换概念,我很高兴 蹲湖龙没有说吃中国饭呕吐,我猜想他仍然把中国饭当作最可口的。当然他自己没有这么说,他说的是很多国人这样,至于包不包括他自己,不得而知,暂且搁置。

他说的是厨房的味道,实际上是讲烹饪的方式: “西洋人的烹调家务要比国人简单得多,对人的疲劳伤害也少得多。现今的生活中我基本上不再用中国的那样方法烹调,也决少把炒菜炒得烟雾缭绕的。”

我承认中国的烹调达到了难以企及的复杂程度,我也知道中国菜炒起来油烟更多,但是从家务的角度讲,认为西洋人的烹调比中国人的简单而少疲劳,多少有点和 蹲湖龙一开始所批评的观点采用了同样的逻辑,一个“相当狭隘”的逻辑。

生理上讲,厨房的油烟和国内譬如北京的城市污染汽车尾气不能相提并论,这些尚且不能让人呕吐,一个饮食口味从小固化,对中国菜有着特殊记忆和舒适感的人,如何会无法忍受这种饮食的制作过程里的味道?一个“生理”上本来适应了多年的过程如何表现为生理上的不适?

对不同口味的食品的反应是“生理”而不是“心理”的,这与其说是蹲湖龙知识上的盲点,不如说更象是有意的回避。从这个角度出发,对自家厨房味道的不能忍受也只能是生理的。

问题是,当从小习惯的烹饪方式与在美国所习惯的烹饪方式发生冲突的时候, 蹲湖龙并没有表现出对中国厨房的生理上的习惯。

当然,习惯中国饭和习惯制作中国饭的厨房的味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应当混为一谈。但是我不认为蹲湖龙的表现仅仅说明了两个概念的不同。就算是坚决不吃中国饭的ABC小孩子,也不会因为闻到厨房的味道就几乎呕吐吧?

我的理解,这是一个心理上的排斥转化而来的生理上的不适,有一点象弗洛伊德讲的“精神神经症”。

蹲湖龙一定不会说西餐的烹饪方式优于中餐的烹饪方式,因为和他文章里其它的话放在一起多少显得不够正确。但是西餐烹饪方法的优越在他的潜意识里面一定非常的强烈,以至于它必须通过某种生理的方式表达出来。他在中国自家的厨房里几乎呕吐,真正的原因,其实是心理的。

不仔细看是看不出来的,蹲湖龙没有一句话提到他自己对中国饭的口味问题。所以再往深了挖一步,蹲湖龙真的认为饮食口味只是习惯问题而没有优劣之分吗?是否对所谓西餐的烹饪方式的推崇让他觉得西餐在整体上优于中国菜?我觉得这么问多少有点不够厚道了,不过这一次我是认真讨论。虽然我没有任何证据,只不过我设身处地地想象了一下,如果一个东西的制作过程中我就快要呕吐,我很难想象它的制成品会让我突然间胃部舒服胃口大开。

在我看来,中国饭菜的味道和它的烹饪方式的分离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 一个听上去很宽容的人,宽容了东西方饭菜而没有同时宽容东西方做菜的方式,很令人迷惑。 蹲湖龙在批评许多国人关于中国饭的“狭隘”观点的同时,正在用着同样狭隘的西餐观点审视着中国厨房的“烟雾缭绕”而几近呕吐,这让我不得不怀疑他的饮食无优劣论的真诚。

蹲湖龙的这种貌似客观公允的隐性的东劣西优,和狭隘的中餐至上主义一样,其实并不少见。看看回复就知道了: “我在家也基本不烧中国菜,反正小孩子都不爱吃。我自己无所谓,长久在国外,也觉得中国菜太油腻,做起来又麻烦,还弄脏厨房,还不如讲究营养,节约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为好。”

我以为,这个回复解释了为什么 ABC 的小孩子只喜欢 sandwich 并且宁可饿着也不吃中国饭,他们的父母真的该反省一下自己对西餐中餐营养等等的理解以及他们的教育方式。

我觉得一个人习惯或喜欢吃什么谁也管不着,我只是想建议,在谈论西餐的时候,能不能稍微地想一想,我们真的知道什么是西餐吗?在谈论中国菜的时候,我们说的真的是中国菜吗?在比较中西餐的时候,我们真的认为文化是平等的吗?很多 ABC 的父母 在慨叹自己的孩子放弃了中国文化的时候,是不是可以想一想,连吃饭这种最基本的事情上都已经让步给 sandwich 的中国人,还有什么机会来谈论中国文化呢?

中国菜太油腻,做起来麻烦,而西餐讲究营养,节约时间。老实讲,我听到了这种话,只觉得叹服。中国人到了美国,对美国的了解固然浮浅,那也就罢了,为什么连带着对中国的了解也变得浮浅了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5)
评论
colorrain 回复 悄悄话 I think it is OK for a Chinese to be Americanized, but I don't appreciate those Chinese people who try to forget that they are Chinese.
PAPACHINA 西方人也喜欢吃中国饭菜, don't like sandwich.

小米粥 回复 悄悄话 多谢留言。

中国人的饮食结构的健康是不习惯中国饭的西方人也认同的,当然,需要是有一点专业知识和开放精神的西方人。

中国饭/菜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可以很复杂很有油烟,也可以很简单很干净,这是个人口味和生活习惯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

蹲湖龙从比较东西饭菜到比较东西饭菜的烹饪方式的微妙转化,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可以用来讨论海外华人的文化心理。这是我真正感兴趣的地方。
stillthere 回复 悄悄话
同感。多谢好文!说了俺想说的。收藏...俺留言支持一下。 赫赫赫。

Cool analysis; nice and clear. Thanks for taking time writing about this.

Chinese foods may not be "hao3chi1" (tasty, yummy for tummy) but definitely "jian4kang1"(healthy).

This is mainly because Chinese food preparation is mainly all about steaming and boiling, instead of baking, and frying. A bod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literature shows that high temperature treatments of foodstuff produce carcinogens.

Japanese foods are recognized in the world as healthiest. However, the fact is that Japanese foods origininated from Chinese. Healthy because of not only the treatment and preparation, but also a focus of eating lot of fruit and vegetables.

Nowadays the so-called "modern" China quickly adopted the western fast-food life style and as a result, the heart deseases, diabetes, over weight and many others all become big national health problems in such a short period of time.

People have different tastebuds for foods. If I live a second life again, I still prefer Chinese foods. To me, only when it's healthy for body then it's yummy for tummy.

Only eating Chinese- or oriental-style, minimum-processed, and self-prepared, home-made foodstuff for the past 40 some years makes myself and my family healthy and happy.

Whenever I see a white lady/guy shopping in a Chinese grocery store I always think hey this person knows what a healthy eating is... s/he is admirable.

Yeah, they say it right, you are what you eat!

I tried Greek, German, French, Italian, Mexican, Thai, Vietnamnese, and Indian, I like them too, especially Mexican and Italian, but I guess my tastebuds are already made in China, hehehe!

Note that 中国菜太油腻 is only a modern thing in the past 20 years. Generally speaking.

No doubt, Chinese-style foods are a beauty, tasty, chewy, yummy, and very healthy ...

Yes, preparing Chinese-style foods takes time. But it takes time to live. Why in a rush?

So, from health and energy conservation points of view,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中国饭是世界上最好的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Even the cooking legend Julia Child thinks of Chinese foods highly ('The northern Chinese food was absolutely delicious, I think.' she was once quoted).

Tasty, chewy, and healty! hehehe... Keep enjoying Chinese-style foods!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