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975年河南垮坝24万人死亡被隐瞒 (转)

(2010-05-06 09:26:55) 下一个
2005年5月28日discovery中“10 top technological catastrophe in the world”节目告诉人们,在世界历史上十大“人为技术错误造成的灾害”名列第一的,是1975年河南板桥水库垮坝,居印度博怕尔化工厂泄毒事件和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件之上,打捞到的尸体10万多具,后续因缺粮、感染、传染引起的死亡14万,共24万多人死亡,与次年的最大自然灾害唐山大地震死人数相仿。
<往事>2004年第4期发表了吴有仁口述经孙梦秋整理出来的这段历史,卢国卿推荐到四川在线发出,2004年11月24日,网易新闻中心转发了如下的文字.
  1975年8月,本来就多灾贫困的河南驻马店地区,遭遇历史上千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几天之内,全地区有大小26座水库相继崩堤垮坝,9县1镇东西150公里,南北75公里范围内一片汪洋。400多万群众被洪水围困,10多万群众死伤,30多万头大牲畜漂没,300多万间房屋倒塌,直接经济损失34.97亿元,相当于建专区以来十几年财政收入的总和。
  大灾的发生是有预兆的。1975年7月31日,3号台风在太平洋上空形成,8月4日,台风掠过我国台湾省,在福建省晋江登陆。8月7日,进入驻马店地区。在台风尚未到达时,驻马店地区就已经开始大面积普降暴雨了。
  暴雨来临前,驻马店地区的物候变化异常,先是出乎意料的闷热,嗣后一些县市,连续几天在日出日落时,都观测到天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紫色。乌云接日,南虹出现。蚂蚁搬家上树,喜鹊成群结队,老鼠乱窜,狗不吃食。鸡落在树枝上不下来,蛇在洞外游弋不回窝。种种迹象预示着,一场大的自然灾难即将来临:
  受3号台风影响,8月4日中午前后,驻马店地区开始零星降雨。8月5日中午水势猛涨,出现第一次洪峰。此后,大雨直到8日后才停止。历时5天,共有3次大规模普降暴雨过程,每次降雨量均创历史新高。在狂风暴雨中,不断有树木被雷电劈倒烧焦,被狂风吹倒折断。居民的房顶被狂风刮跑,房墙被暴雨淋塌。天边的闷雷和刺眼的闪电,把暴雨中的村庄撕扯得丝丝缕缕,凄惨恐怖。
  位于泌阳县境内汝河上游的板桥水库,是这次大洪水的“祸首”。连续几天的暴雨使板桥水库水位暴涨,加之通讯不畅,水库管理人员在没有得到上级命令的情况下,不敢大量排水泄洪,而外地区石漫滩水库的大量洪水急骤流入板桥水库,加快了板桥水库水位暴涨的速度。8月7日19时30分,驻守在板桥水库的中国人民解放军34450部队的战士们,用部队的通讯设备向上级部门发出特特急电称:“板桥水库水位急遽上升,情况十分危急,水面离坝顶只有1.3米,再下300毫米雨量水库就有垮坝危险!”仅仅7个小时后,8日零时20分,水库管理局第二次向上级部门发出特特急电,请求用飞机炸掉副溢洪道,确保大坝安全。可是,同第一封急电一样,这封电报同样没能传到上级部门领导手中。
  40分钟后,高涨的洪水漫坝而过。水库管理局第三次向上级部门发出特特告急电,报告水库已经决口。4时,水库当地驻军冒着被雷劈电击的危险,将步话机天线移上房顶,直接在房顶上与上级有关部门取得联系,报告了板桥水库险情。同时,为及时报告水库险情,让下游群众紧急转移,在无法与外界沟通的危急情况下,驻军曾几次向天空发射红色信号弹报警。可是,由于事先没有约定危急时刻的报警信号,下游群众看到信号弹后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8日凌晨,洪水像脱缰的野马,冲出板桥水库的决口,以每秒6米的速度夺路狂奔,铺天盖地地向下游冲去。仅仅6个小时,板桥水库就向下游倾泄7.01亿立方米洪水。至遂平县境内时,水面宽10公里,水头高3-7米。昔日人欢马叫的遂平县城,俄顷之间一片汪洋。沉睡在梦乡中的人们,在浑然不觉中被埋在水底,变成水底的冤魂。
  洪水铺天盖地向下游奔腾而去。所到之处,水库垮坝,堤塘决口。决口的洪水与上游来水合二为一,汇合成更大更猛的洪水一路狂奔,劈头盖脑地淹没了广大的城镇和乡村。据后来统计,整个驻马店地区96%的面积受灾,许多地方一片汪洋,平均水深3-7米,300多万人口被围困在洪水中。
  洪灾发生后,驻马店地委十万火急,向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河南省委及全国各兄弟省、市发出紧急求援电报,并及时组织全区各级党员干部,组成救援分队,深入抗洪一线,抢救人民群众。
  8月8日,河南省主要领导和新华社驻郑州记者一起,不顾雷电云雾风险,乘飞机飞抵受灾最严重的遂平县察看灾情。上午11时,中央防总负责人也飞抵郑州,之后又飞抵灾区视察,看着机翼下一片汪洋,飞机里每个人都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在此情况下,上面终于作出炸开刘埠口小洪河左堤、洪洼(大洪河和分洪道之间的洼地)圈堤及河上阻水堤坝的决定。14日,有关领导亲自乘直升飞机飞抵排水爆破现场,指挥炸堤。人民空军的飞机也迎风起飞,飞抵作业区域。至15日,爆破工作顺利进行。灾区的水位迅速下降,仍被洪水围困的灾民得救了。
  从灾难发生的8月8日,到1975年9月5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从北京、广州、南京、兰州、济南、成都、武汉7大军区,和北京铁道兵司令部、北海舰队、东海舰队、河南省军区等单位,赶赴驻马店灾区抗洪抢险的部队,已达66个单位、42618人。
  据灾后统计,在这次大洪水中,除国家援助驻马店灾区的3亿多元外,全国各界群众和人民解放军干部战士自发捐助的钱物,按当时价格计算也达3亿多元。

王维洛:1975年河南板桥水库溃坝谁在隐瞒真相
  
国际上所指的“板桥水库溃坝事件”,是指1975年8月河南省众多水库发生溃坝所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大事故,死亡人数23万人。  
  
一、事件始末:
  
1975年八月,河南省南部驻马店地区出现暴雨,板桥水库和石漫滩水库两座大型水库及竹沟、田岗等数五十八座中小型水库几乎同时溃坝,遂平、西平、汝南、平兴、新蔡、漯河,临泉七个县城被水淹数米深,共29个县市受灾,涉及一千二百万人,毁房680余万间,冲毁京广线铁路一百多公里,京广线中断18天,影响正常通车48天,直接经济损失约为100亿。   
暴雨发生之前的几个月中,河南南部降雨很少,正出现旱情,农田缺水,大部分水库蓄水位很低,不能满足灌溉和供水的需求・8月4日该地区受台风影响开始降雨,三天的降雨量超过1600毫米(当地年平均降水量为800毫米)・就是说,三天的降雨量比平均两年时间内降的雨水还多・人们还以为是天上降下了及时雨,各地水库纷纷开始蓄水,抬高水位,用于抗旱・这个蓄水过程持续到8月7日・由于降雨量大,水库又只蓄不放,水位上升很快・水位上升到水库正常蓄水位,继续上升到最高蓄水位,超过警戒水位・最后板桥水库和石漫滩水库和竹沟、田岗等几十座中小型水库发生漫顶溃坝・水库溃坝的时间发生在8月8日凌晨一时左右,当时人们还在梦乡之中・溃坝的洪水冲溃了河堤,将下游的村庄和房屋一扫而光,总计毁房680余万间・位于水库下游,与洪水流向垂直的中国最重要的铁路干线京广线也被冲毁一百多公里,一些区段铁路线被冲得荡然无存,一些区段的铁路线成了麻花形・京广线中断18天・最后不得不采取爆破开口分洪的手段,分别在淮河中下游多处采用爆破的手段,炸毁堤坝以分洪,以增加受灾面积来减小溃坝洪水的毁坏力量。由于时间紧迫,许多居民没有事先得到消息,根本来不及逃离,死于爆破分洪的洪水・这次灾害涉及20多个县市,一千二百万人,直接经济损失约为100亿・

二、溃坝原因
  
造成水库溃坝的原因有许多,有大气候的环境条件,有小气候的环境条件,有水库所在地区的地形条件,有水库设计中的错误等等,而最直接的原因是,是水库泄洪道的闸门锈死,不能被开启而造成失事,是一个由人为错误所造成灾难・   
由于8月4日前有旱情,水库水位低,水库的可蓄水的库容大・当时为了蓄水,溢洪道的闸门都是紧闭的・也没有人去查看过闸门・其实,泄洪道的闸门自五十年代后期水库工程扩建以来,就没有用过,也没有人去检查过・
由于暴雨大,入库的水流量也大,泄洪道的闸门没打开,泄洪道的排放流量为零,因而水库的水位上升很快・当八月七日,特大暴雨降临后,板桥水库水位超过了警戒水位时,这时才下令去打开水库的泄洪道闸门排放库水・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在这最紧急的关头,泄洪道的闸门确打不开・泄洪道的闸门因为多年没有开启早就被锈死了,闸门打不开,泄洪道也起不到泄洪的作用・这时已经没有时间再设法把闸门打开,或是用炸药炸毁泄洪道的闸门,以保大坝安全・一切都为时太晚・洪水冲溃了大坝,致使下游十余座水库相续溃坝,附近的城镇遭受灭顶之灾・

三、事发之后
  
板桥水库和石漫滩水库等水库溃坝事故,在当时未作公开报导。查找当年的报纸,只能发现几段关于河南省军民奋勇抵抗洪水灾害,和国务院副总理纪登奎慰问河南省军民的报导,这说明河南省南部驻马店地区那时曾发生过洪水・在大陆出版的气象学和水利学的书籍中,有提及这次事故的,但是关于死亡人数各种说法之间出入很大 。   
至今为至,中国政府还没有公开发表过全面的调查报告和系统的事故分析。据说水利部淮河委员会在溃坝事故发生四年后,也就是在1979年曾作过一个板桥水库和石漫滩水库等水库溃坝事故调查报告,没有公开发表,而仍然被当作保密文件锁在保险柜中。另外,曾拍摄过一部关于1975年八月河南省暴雨的科学教育片,其中有关于板桥水库等水库溃坝事件,但是该片也是内部发行,只供气象和水利的专业人员观看・笔者曾在大学学习期间,作为气象学的课程内容在1979年看过这部影片。     
1982年邓A小A平批准三峡工程上马,遭到国内外许多人士的反对,水库大坝的安全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这样板桥水库等水库溃坝事件也浮出水面。特别是全国政协委员乔培新、孙越崎、林华、千家驹、王兴让、雷天觉、徐驰和陆钦侃在文章中揭露,死亡人数达23万人,引起国人注意。
但是水利部说板桥水库溃坝事件的死亡人数是2・6万。以后国内有文章提及这一事件。中国环保作家郑义也曾作过调查,发表过有关文章。1992年,板桥水库大坝重建,并立碑,由水利部长钱正英题写碑文。
1995年2月,亚洲人权观察发表了关于板桥水库和石漫滩水库失事的报导,引起世人震惊。
  
四、历史反思
     
最后可以对比一下板桥溃坝洪水与淮河自然洪水所造成的灾害程度・1949年夏,淮河流域发生水灾,河堤多处决口,受灾面积2500万亩・1950年夏,淮河流域再次发生百年不遇的严重水灾,27个县受灾,受灾人口990万,受灾面积3100万亩,被冲毁和破坏的房屋达80余万间,死亡人数489人。
正是1950年的水灾促使了修筑板桥等水库的决策,来治理淮河。二十五年后,水库溃坝,造成23万人死亡,损失孰大孰小,不言自明。     
在这里,让我们燃一柱香,烧一张纸,祈祷那些不知为何而死的死者能安息于九泉之下。让我们燃一柱香,烧一张纸,保佑中国大地上的八万多座大坝不要再发生这样的悲剧,特别保佑魏廷铮参与领导、论证、规划、设计、建造的长江三峡大坝不要再发生这样的悲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