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地挥一挥手

居美国华盛顿, 就职政府部门, 花甲年岁, 天天等下班, 月月等薪水, 年年等退休.
个人资料
华府采菊人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农村缺医少药的现象绝对需要改变, 但方式毛与刘邓(包括周)思维方式不同

(2016-02-15 09:34:24) 下一个

农村的缺医少药有长期的社会原因和经济原因, 刘邓(包括周)主张的是一步一步来, 省城等大城市(也包括有些已经有基础的地级市)办医学院,地级市办卫校护校,有条件的县城办培训班。 县城设正式医院,公社有卫生院大队有卫生室,公社卫生院配有正规医学院至少也是卫生专科学校毕业的医生, 而每个大队若都想配备的话, 肯定不够。

从1949年的农村完全没有受过正规(注意这两个字)医学教育的医生, 甚至很多县城只有教堂里才有这种医生,这种局面经过17年的努力, 在各级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至少每个县城有了正规医院有了正规医生, 公社有了基本的卫生院(当然沿海和内地差别还是很大),这是一口一口地吃饭才办到的。同样的道路继续走下去再过17年, 相信每个公社卫生院都有有正规的医生, 每个大队可以有正规的中等医学校毕业的医士。

而毛主席的思维方式比较说好听叫诗人的浪漫, 很想一口吃成胖子, 可全国就那么些“正规”医生呀, 咋办? 最高指示就说了“李时珍是哪个大学毕业的“? 于是, 三两月的训练班结束就算是医生了吧, 可国家有不可能给他们(她们)那个”正规“医生的待遇啊, 肯定不是毛主席想出来的新名词儿”赤脚医生“就问世了。

要不是文革的隆隆炮声把刘邓给”啐下去“, 刘邓以及全国的党政系统被瘫痪,这”赤脚医生“还真不是那么容易地遍地开花呢,也就算是”每个大队都有了医生“。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嘎闹忙 回复 悄悄话 所谓的赤脚医生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草芥人命!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