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涛妮在北京(3):工地生活

(2010-08-24 22:14:56) 下一个

  去借住的地方住下的第二天,X骑着自行车来找我。我看到他脚上穿着一双雨靴。大晴天的,搞不懂怎么穿这样的鞋。到了他们干活的工地,才明白,他们挖的是地下管道,很深,里面估计不是泥就是水的,穿雨靴是最适合不过了。

  交代一下,X和我当时算是默认的男女朋友的关系吧。初中同学,又经历高中和大学的洗礼。虽然大学不在一个学校,毕业分配也不在一个城市,似乎倒也没影响我们之间的发展。毕业后他去了洛阳,却一直在北京做施工,算是出差吧。而我毕业后留在了哈尔滨,后来决定来北京。这次来北京也是他去接的我。

  回到那天工地现场,我象征地四下看了看。没觉得有什么太敢兴趣的,工地在知春路上,四周是围着的,靠近路边有临时搭起来的简易的住房,可以住人。他们平时一般不住在这里,是在宿舍住。宿舍在北航的南门,走上十几分钟也就到了。我也去了一趟宿舍,印象不深,中午在那里吃的饭。伙食还不错,有荤有素的。施工雇的大部分都是民工,听口音,四川来的多一些,别看是民工,却各有所长。所以,就有专门做饭的,有专门跑外打杂的,有电工,有木工,做什么的都有。民工其实也是一个很大的群体,分布在京城,为京城的建设添砖加瓦。就拿当时的自己来说,其实不也是一个民工吗?而且是无业民工。

  晚上继续蹭饭,和肖工、张工、董工一起去吃贵州酸汤鱼(之所以很清楚的记住这几个人的姓,是因为当天是有日记的。要不按我的记性,肯定是空白的。)。有点象火锅,不过是以鱼和酸菜为主。还点了一些其他的可以下到锅里象炸油团什么的。挺好吃的。以至于我后来一直念念不忘,一直想去再吃一次。不过我知道,再去的话,一定不会有当时那么鲜美。所以不去也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