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谈刘晓波得诺奖的争议 (转贴)

(2010-11-28 06:27:12) 下一个
谈刘晓波得诺奖的争议 曹长青(2010-10-22 PM02:45), 刘晓波成为第一个获诺贝尔奖的中国人之后,在海内外一片欢呼之中,也有相当一股对刘获奖不满的声音。欢呼的理由当然明摆着:中国终于有了第一个诺贝尔奖得主(所有奖项全包括在内,刘晓波是得奖的第一个中国公民),这是中国人的光荣,是给中国民主运动的一支强心剂,是对所有为中国民主化而努力的人们的鼓励,并且可能会给中国迈向宪政民主提供契机。 反对者的理由是:在政治理念上,刘晓波代表要跟共产党合作的妥协派、温和派;同时他也曾排斥某些更激烈抗争的异议人士。所以他得奖,并不能促进中国的民主化运动。在道德人格上,刘晓波有瑕疵:他曾在中共中央电视台作证说,他没有在天安门广场看到杀人,起到了帮助中共抹杀天安门屠杀的宣传作用;他在监狱曾对自己参与八九民运而写了痛心疾首的忏悔书;他这次被捕后,又撰文美化中共监狱和中国人权状况。所以,刘晓波不能成为反抗中共暴政的榜样,也不应是中国异议分子的代表人物。 反对刘晓波获奖的人,列出其他几个过去几年曾获诺贝尔奖提名的人物,认为他们更有资格获奖。??有一?问题是,那些被提名者在过去几年都没有得奖,那么这次即使不给刘晓波,也不能保证就会给其他几位。很可能就谁都不给。那么在“刘晓波获奖”和“没有中国异议人士获奖”之间选择,从大局着眼,有些对刘晓波的观点和人格也颇有异议的人认为,还是刘晓波获奖比没有中国异议人士获奖要好。 因为,刘晓波获奖后几天内,西方媒体上近年来罕见地一片批评中国人权状况之声。而且,把一个异议作家重判11年这件事定格在西方人头脑中,就会增加他们对独裁中国的恶感。就会给那些以为中国早已不是共产国家的人浇一桶凉水:在中国经济繁荣的背后,邪恶仍在继续。 所以,我个人认为这次能在中共不可一世的现状下,往中国聚焦一次,密集而全球范围地彰显一次它人权的恶劣程度,这个大局比谁得奖更重要。挪威根本不了解中国人内部那些事情。奖给中国异议分子,带来这样一个全球媒体关注中国人权的效果,总比给西方左派强。刘晓波的问题,是以后我们中国人自己慢慢讨论的事情(我本人也会有长文另论)。 有一种观点认为,和平奖之所以给刘晓波,是因为他对中共持更合作、更温和的态度,而且他对激烈正面反对中共的异议人士持批评态度。因此奖给刘晓波,其激怒中共的程度,比奖给“激进派”要低。但这种说法有一个逻辑问题: 如果你跟西方人说:胡佳、高智晟等人比刘晓波更反共、更不跟政府合作,而刘晓波是妥协、合作的;那你怎么能让外国人理解——中共为什么判刘晓波最重11年呢?这在正常逻辑上明显不通。但中共重判刘晓波却是有逻辑的。因为他总“惹事儿”。刘晓波曾多次召集各种签名活动,而且签名者多是知识分子、文化人。历来看重知识分子对民众影响力的中共,自然感觉刘晓波那些行为很“闹心”。刘晓波写过多篇观点远比《零八宪章》激烈的抨击中共的文章,都没有被捕(他96年被捕也是因为签名联署);余杰也一直在写比《零八宪章》更激烈的批评中共的文章,但他不仅没被抓,而且还可以自由地进出国门、甚至去台湾。所以中共明显是对“签名联署”之类更不能容忍,于是重判,杀一儆百。 另有一种观点,说中共和刘晓波唱双簧,故意阻止了胡佳、高智晟得奖,而给了温和的刘晓波。这恐怕更是无稽之谈了,好像中共操纵诺奖委员会可以像操纵中国人那么轻而易举。虽然我也对刘晓波有相当的异议(见“刘晓波的谏言路能走通吗?”“刘晓波最后陈述的争议”),但却完全不能接受他和中共唱双簧的说法。刘晓波的观点和道德人格都可以、也非常值得讨论;但将其简单化到和中共唱双簧,实在无助于真正问题的探讨。当然,中共在客观上推动了刘晓波获奖,是一个谁都承认的事实。 网络版一个搞笑的段子,说共产党一手制造了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高智晟判三年不行,胡佳判三年半不行,陈光诚判四年半不行,谭作人判五年也不行……终于,刘晓波判11年——成了。”这岂止是笑话。连刘晓波的妻子刘霞都对香港媒体说:“如果当局不拘捕刘晓波,刘晓波就不会获提名,就不会获奖,媒体也不会这么关注。” 明显地,诺奖委员会是把刘晓波作为中国异议群体的代表来发奖的,这个异议群体,既包括所谓温和派,也包括所谓激进派。而且,刘晓波的确有着二十多年来都在为实现中国民主化而努力的资历。同时他是作家、文学博士,又曾任独立中文笔会会长。这些在一般俗人眼里都是“资格”,诺奖评委们也不列外,别以为他们会把被提名人都仔细研究一遍。另外,哈维尔、达赖喇嘛、图图等人给刘晓波的背书,明显是相当有力的颁奖理由。其他那二百多个候选者,恐怕没有任何人拿到如此“重量级”的背书。所以这次刘晓波得奖,是在中共一手推动下的顺理成章。 反对刘晓波获奖的人士,综合起来有两个方面的担心(说反对刘晓波获奖的人是与刘有什么个人恩怨,也同样是无稽之谈): 第一,在政治层面,刘晓波所代表的,对中共温和、妥协、合作的态度,会成为被更多人接受的、认为是更正确、可行的中国民主化转型的道路。而激烈否定中共,完全不妥协、不合作的姿态,会受到更多的否定。其结果就是共产党更长期的统治。 第二,在个人道德品格层面,刘晓波缺乏操守,使他不能成为中国异议分子的榜样;他不具备足够的人格力量成为一面中国人反抗暴政的旗帜。在众多政治犯仍处境恶劣之际、在无数人因政治观点、宗教信仰等被残酷镇压的现状下,刘晓波美言中共监狱和中国人权状况,不配做中国人权运动的代表;推崇这样的人物,有损于诺贝尔的荣誉。 事实上,这两个担心可能都是多余的。诺贝尔奖的光环其实早已不那么明亮,诺贝尔奖的影响和作用也相当有限。我们看在美国,戈尔、卡特、奥巴马等,都没有因为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而赢得更多人的尊敬,或更促进了他们的“社会主义事业”。今天的美国,是与他们理念相反的“茶党”在风起云涌,领导风潮。 对被压迫者来说,达赖喇嘛得奖21年了,并没有对西藏人权状况的改变起到什么实质作用。昂山素姬得奖也快20年了,缅甸仍是军人政府统治。如果这种速度是高调主张“和平、理性、非暴力”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们推动本国民主化的一个指标的话,那么中国人在20年内就别指望了。所以,无论是认为刘晓波的获奖能加速中国宪政民主化的进程,或延缓共产党倒台的速度,都是夸大和过高看重这个只有几个人决定、只因奖金丰厚就被过分抬高的荣誉。 且不说诺贝尔和平奖从未给世界带来什么和平,文学奖发了一个世纪,可二十世纪的文学成就,和根本就没有文学奖的十九世纪的辉煌,完全无法比拟。写中文的高行健获诺贝尔文学奖已10年了,他和他的作品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对提高中国文学的水准和地位起到任何一丝一毫的作用了吗?今天还有几个人再去看他的作品呢? 至于刘晓波个人是不是道德榜样或反暴政的旗帜,都不会因他是否得奖而决定。这个奖只是把他放在了聚光灯下,给世人更清晰地观赏他和挑剔他,提供同等的可能。 和本文开篇例举的那些为刘晓波获奖而欢呼的理由不同,我认为刘晓波得奖只有三个实际的意义: 第一,诺贝尔奖的闪光灯,照亮了一下中国的黑暗,哪怕只是几秒钟。我们实在太难得有一个机会能“喊”世界媒体都来看看,中国的人权状况糟到何种地步!今天,全世界的人都因为“吃喝穿戴”全是来自中国了,而以为中国快成天堂了。 第二,能够促使刘晓波本人早日获得自由。无论和刘晓波有多大的观点分歧,无论他有多少道德瑕疵,11年的牢狱之灾都是绝不可容忍的。这个诺贝尔奖,踢给中共一个最头疼的球:既不可能无罪释放刘晓波,也不可能重审这个案子;但如果一直关押一个诺贝尔奖得主,那么隔三差五,国际人权组织就会抗议,等于一次再次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人权的恶劣。但无论中共是否会很快放人,刘晓波大概都不会坐满11年监狱了。自由远比百万美元奖金价更高。 第三个是,中国人每年关于要争诺贝尔奖的嚷嚷也该休止了吧。省得大家成天为这个那个、谁该得奖而闹哄哄的,把推动中国民主的事业,变得像是为推动谁得奖似的。而这场推动“谁得奖”的竞争,又把本来完全是理念上争执的东西,转向人际、人事之争。那实在是毫无任何建设意义的浪费精力。 一个诺贝尔奖,改变不了任何中国的现状,镁光灯的闪亮过后,中国人迈向民主的道路依旧艰辛。 ----中国大陆的政府,就是一彻头彻尾的“流氓政府”!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