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暇忽然一生事,欲穷千古圣贤心。

上帝不足信,前贤不足畏。万物与自我,逍遥无拖累。
正文

心言九想 1

(2010-06-08 08:23:18) 下一个

前言

这本书是为那些喜欢思考的人们而写的,是为那些善于逻辑推理的人们而写的,是为那些想要从根本上理解天地万物的人们而写的,特别是为那些在寻找自己最真实自我的人们而写的。

本书努力要做的是,使读者们能够亲身体验到一个思想境界,中极一元论的境界,所能给他们带来的那种解脱的感觉,心中充满灵感的感觉,把世间万物、过去未来都握在自己手里的那种感觉。

中极一元论是唯物论、唯心论、二元论之外的另一种根本的哲学理论。这四种哲学的区别是:唯物论只承认物质的一元存在,唯心论只承认精神的一元存在,二元论承认精神和物质的二元存在,而中极一元论却与它们都不同,其核心理念是:存在是一元的,但这个一元存在本身却既不是纯物质也不是纯精神。中极一元论的核心理念在古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西曼德的思想中已经绽露萌芽欧洲的经验主义者们曾经以这一理念为中心提出过经验一元论,近代则有美国哲学家Kenneth Sayre在这一理念的基础上提出过信息一元论。然而,不论是经验一元论还是信息一元论都各有所偏废,都没有能够将中极一元论的核心理念充分展开。本书的中极一元论虽然与它们有共同的根源但又完全不同,它能够比唯物论更好地解释自然现象,比唯心论更好地解释精神现象,比二元论更好地解释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关系,比经验一元论或信息一元论更好地解释中极一元论的核心理念。

文集的第一和第二两篇文章说的是:一位全知全能的上帝不可能存在,即使存在也影响不了一个人的生与死,增加或减少不了整个人类所具有的苦与乐。这两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破除宗教迷信而建立对理性和智慧的信仰。第三篇文章说的是:马列主义不可能在哲学上归结为唯物主义。第四篇文章点评了历史上著名的十九位哲学家,认为在他们的理论体系中都存在着对人类心灵这样或那样的误解。这两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破除各种哲学体系对人理性和智慧的束缚。第五篇文章认为,任何科学理论都是特定的哲学理论,从不同哲学理论的基础上对相同的科学现象可以有完全不同的理解。该文系统地展示了中极一元论对科学现象的理解。其中的第二章是为了破解现代物理学中的绝对宏观、绝对微观、时间的绝对方向,以及科学法则的绝对不变,其中的第三章的生命概念和第四章的SMB系统是为了破解进化论中的机械唯物主义。其中的第五章描述了人心灵的基本结构、基本成分和基本功能活动,是为了破解对心灵认识上的属性二元论而写。第六篇是本书最重要的一篇文章,探讨人的自我,特别是中极一元论的自我。第七篇讨论两性关系,试图用中极一元论解开男女之间一些难解难分的事情。最后两篇文章则分别讨论了作者对老子的道德经和释迦牟尼的金刚经的理解。

在本书的最后,附上了一篇我在第二十二届世界哲学大会上部分发表过的英文论文,从中可以找到与本书中许多中文概念相对应的英文词汇

本文集不论在文字还是在内容上都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读者们提出批评和建议并发送到zxy@live.de,作者在此谨致谢意!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