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树

看四季变幻, 听乐音回荡, 赋古今悲喜, 尽人生沉浮
个人资料
正文

印度电影《流浪者》插曲 - 拉兹之歌, 丽达之歌

(2010-10-24 11:41:42) 下一个

 
 

印度电影《流浪者》(Awara),是一部印度出品的家庭剧情片,反映了印度等级社会的黑暗现实,歌颂了纯洁的爱情和人道主义,于1953年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大奖。《流浪者》早在文革以前就已进入中国。该片于1955年在中国公映, 由长春电影制片厂译制,是最早被引进中国的印度电影。片中的《拉兹之歌》、《丽达之歌》等插曲都深受中国观众的喜爱。在中国最轰动的时期是在70年代末,那是在一代人遭受了苦难经历之后。《流浪者》反映印度等级社会的黑暗现实,歌颂了纯洁的爱情和人道主义,这当然是影片受到欢迎的原因之一。然而,影片引起十年浩劫之后中国人的共鸣,自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

剧情简

印度上流社会中很有名望的大法官拉贡纳特信奉的是这样一种哲学:好人的儿子一定是好人;贼的儿子一定是贼。这种以血缘关系来判断一个人德行的谬论害了不少好人。法官拉贡纳特根据罪犯的儿子必定追随其父的荒谬理论,错判强盗的儿子扎卡有罪,扎卡越狱后被迫成了强盗,决心对法官进行报复,拉贡纳特果然中计,赶走了怀孕的妻子,致使妻子在大街上生了拉兹。拉兹跟着母亲在贫困中长大,扎卡又威胁引诱拉兹做了贼。拉兹在饱经流浪和偷窃生活后,遇上童年好友丽达,二人真挚相爱,拉兹痛恨自己的偷窃坠落生活,渴望以自己的劳动谋生。但是,扎卡在继续逼迫他,而当他面对亲生父亲时,父亲的荒谬理论更使他前途无望……

精彩视

影片《流浪者》被称是为印度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宝莱坞电影的里程碑,曾荣获第六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是首部在海外打开知名度的宝莱坞电影。此外,影片还是印度著名的卡普尔电影家族最引以为豪、誉满影坛的不朽杰作,由卡普尔家族第二代传人拉杰·卡普尔于1951年自编、自导、自演,拉杰卡普尔参考好莱坞电影的技法, 融入印度传统的歌舞和通俗剧, 缔造出宝莱坞电影的特殊风格。 这部长达三小时的电影情节曲折离奇,通过一个复杂的故事昭示了一个极富哲理的社会问题,从开始的人伦亲情悲剧到社会写实,再转成黑色电影和卓别林式喜剧, 中段又变成浪漫到极点的爱情剧,然后又是悲喜交集的恩怨纠葛, 加上不时点缀的动听歌曲和华丽歌舞, 充分发挥宝莱坞电影特有的大杂烩风格。 



拉兹之歌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rnwhYKm_WA&feature=related

丽达之歌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IsJaYcw9mw&feature=related

其它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Qj1NxdWrxQ&feature=relate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VquDPD69E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Htvv4lZ7xg&feature=related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