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给海归留学生们的一些话: 入圈,建圈,运作,破圈,总诀式

(2010-08-27 09:19:20) 下一个
和我们这些移民不同,留学生们还是中国的孩子,以后如果回国的话,那是打算扎根一辈子的。我当年毕业以后,在一年不到的时间内就混到某央企的科级干部,不谦虚的话,可以说还算混得不错吧。有一些经验可以交流交流,不嫌弃的话大家讨论讨论。

去中国工作之前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要了解一下中国文化,可能很多朋友会说:我们从小在中国长大,难道我们还不了解中国文化吗?呵呵,应该说,大部分的童鞋是不了解的。因为你们在学校的象牙塔里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除了少数几个如学生会主席这样的,大部分都不行的。所以要从新了解中国文化。

中国社会的本质是等级社会,每一个人都是不平等的。每一个人都属于一个阶层,一个圈子。所以要打入中国社会,第一重要的就是建立自己的圈子。中国是一个靠圈子办事的国家,法律形同虚设。没有圈子的人就是落单的绵羊,迟早被狼群吃掉。

那么什么是圈子呢?圈子的本质,是一个利益集群,每一个圈子里的人都有为圈子里其他人谋福利的义务,同时也拥有享受圈子利益的权力,当然,根据每一个人在圈子里的地位的不同,他们所负担的责任和权力又各不相同。因此,大圈子里还有小圈子。了解每一个人在圈子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为自己的圈子做出贡献,就是在中国发展最关键的一步。

入圈

新人进公司,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入圈,俗话说:跟对人。跟对人是你日后发展的关键。那么怎么样才能入圈?入圈最关键的是能力。新人进公司,第一件要办的事情,还真的不是请客送礼。很多人以为,搞关系么,我提着礼物去见见公司的老总,或者我拍拍上级的马屁,就算是拉关系了。错。你一定要彻底理解圈子的定义。入圈第一要紧的是你要证明你能为圈子提供什么。没有一个圈子愿意接纳一个一事无成的废物。如果你没有能力,你就永远进不了圈子。中G能够挺立六十年不倒,如果圈子里尽是些不能干的废物,成么?所以新人第一件要做好的事情,其实是你的工作。老板交代的事情,要一丝不苟地完成。哪怕别人都在玩,你也要忙。你得在工作中显得高调,在为人中显得低调,让别人以为你是一个能办事不会拉关系的傻瓜。要越傻越好。

等到你的工作成绩出色,在同事中出类拔萃的时候,你的机会就开始有了。这个时候,你切忌不要嚣张,你得等offer,如果有领导请你去聊天谈话,那就是入圈的offer到了。一旦你嚣张,可能这个offer就丢了。在这个时候,每一个圈子都会开始试探你。那么你要接受哪一个圈子的邀请呢?这个时候你就必须准确地判断出谁是这个公司真正的实力派。

比如一个厂,一正三副,个个道貌岸然。你一个新人去打关系,肯定是被道貌岸然的家伙们拒之门外的。不要急,先观察肥缺职位和关键岗位。比如一个厂的供应科,负责采购的,就是肥缺;财务部门就是关键。你观察这些部门的人,他们多和谁在交往,和谁的关系好。这个人才是真正的实力派人物。同时还要观察,谁和他们的关系好,不久,你就可以画出大概的圈子图来了。千万不要贸然去拜码头,跟对人最关键的,就是不要和他们的竞争对手走得太紧。然后是拜码头,你得一步一步来,不要心急。处在你的位置上,那些老总离开你是十万八千里。如果不是很必要的话,还是先和你的顶头上司搞关系。虽然他官小,但县官不如现管。只要你的头没有跟错人,那就是最理想的了。否则的话,最好换一个部门,或者干脆跳槽。

建圈

一旦你进入了一个圈子后,你就要开始建立你的小圈子。你得在你的周围找一些能够办事,同时也比较低调不惹麻烦的人。这个时候,你进公司已经两三年了,属于老人。我的经验,往往是和你同时进公司的,和之后进来的最容易拉拢。一起吃吃饭啊,一起出去玩啊。很容易就建立关系了。圈子是互相利用的关系,你入圈以后,再去拉拢人,往往是事半功倍,不费力气。你更重要的反而是看人,不要随便什么人都拉。要建立一层层的交际圈。确定自己的死忠和外围。而这些事情又必须不显山露水。最重要的是别让老人们看出来。老人们往往轻视新来的,他们有自己的圈子,所以你在新人中建圈比较自然,也比较容易让人忽视。你和老人们的斗争是长期的,艰巨的。所以不要试图进入或者破坏他们的圈子。除非是有很大的机会。

最重要的建圈,是把你的领导拉进你的圈子。你是给领导办事的,这一点最重要,这一点做不好,以上所说的都没有半点意义。记住,你领导的成功才是你的成功。他失败了,你也就失败了。他想到的事情,你得给他办好了,他想不到的,你得替他想到。一般来讲,你还会有一个对手。这个对手,是你的领导特意安排的。别不开心,这是做领导的手段。如果没有这点手段,这个人根本不值得跟。我当年就是跟的人不行,一点胆魄都没有,也没有手段,所以让人很泄气,果然,我离开后两年,被就地免职。不过比他的后任还好些,那人现在在监狱里。

运作

圈子的定义,再复习一遍,是一个利益集群。所以在圈子中站稳脚跟的关键在于不断地为圈子带来利益。如果你没有利益,自然不会有人鸟你。我当年为了给我的手下多发一点钱,偷偷在外面接活干。当然是冒风险的,没有风险人家跟你做什么?记住,正常的好处不叫好处,不正常的好处才是好处。为了建立一支铁打的队伍,你必须冒风险,没有退路。为什么那么多领导都进了监狱?有些事情是不得不为之。

如果今天你是一个小干部,你当确立一种背黑锅你来,送死我去的态度。为你的老板“出生入死”,当然,必须要跟对人。所谓背黑锅你来,就是出事情的时候你老大得给你担着点,如果你老大是一个干活的时候让你去送死,出了事情都把责任往下推的主,这种人也不值得跟。同样,你做老大的时候,你也千万不可作这种事情,要不然你就别往上爬了。乖乖做职员吧。

破圈

倘若你的老大在你的帮助下一路顺风,升上高位,那自然拉小弟一把,让你也过上不错的日子。倘若如此,那还是不错的。不过国内的事情变动挺大,这般好事很难轮到。往往圈子玩了一半,老大走人了。这就叫破圈,以往的圈子破了,新的圈子加进来了。这对于你来讲是很悲惨的,凶多吉少。因为新的领导往往要带他的圈子进来,而你只有两种选择,加入他的圈子或者干掉他。加入圈子当然是大吉大利的上上之选。你之前建立的小圈子这时候就是你的资本。有了这个资本,新领导也不见得就想和你闹翻。所以你还是有机会的。但是这个机会真的是好小哦。因为僧多粥少。一个部门的利益就那么些,给了你就养不了他的马仔。那就只剩下一种选择,就是干掉这个新来的,这就需要你手下那支铁打的队伍跟你一起干,这个事情,谈何容易。树倒猢狲散,能为你抛头颅洒热血,那基本上很难。所以破圈之后,散伙的可能性十之八九。圈子这门功夫是难练易破,不练也罢。真正要一路顺风,坐上高位的,那是中了彩票,运气碰上了天。而要想碰到这种运气,还是那三个字:跟对人。就算你要走,也得带小弟一起走吧。

总诀式:利来利往

忘了是谁说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要练圈子功,必须要熟悉圈内圈外每一个人的性格,权限,弱点和利益所在。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都应该仔细琢磨。以利搏利,以权搏权。要充分调动每一个人的利益,同时又要低调,不要做惊天骇俗之事,不要玩过头。一个例子就是毛,此人乃中国五千年来权谋之大家,深得厚黑之精髓,却保不住自己的孩子老婆。死后不久便立马翻天。乃是失败的典型。所败者,无他,权谋太过也。得罪的人太多了,就什么也不剩了。正是因为有了圈子,所以中国可以做到任何事情,除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精简机构。中国可以打击一切人的利益,就是打击不了官僚集团的利益。因为圈子的存在,每一个人都依附于圈子。所以,出国读书本身就是一个错误,因为你丧失了绝好的入圈和建圈的时机。而归国后,不入体制,不进圈子,则是错上加错。为了圈子的利益,对圈外人决不手软,此乃中国政治的真谛。如果你不入圈子,不入体制,就是为圈子送去一口美味的肥羊,成为剥削的对象。谨记。

对于海归来说,京广沪基本上是不二选择。因为这些地方的圈子还是利益圈子。如果去小地方,不但有利益圈子,还有同乡圈,方言圈和血缘圈,留给你发挥的空间实在是太小了。如果说方言圈你还有混的可能的话,血缘圈基本上完全没有打进去的可能。除非你已经在血缘圈内了,那是另一说。

对于海不归来讲,第一代移民失败的可能性是99.9%。机会在第二代以后。老外太TM蠢。一个小小的犹太圈子居然统治了千年之久。容易混啊,容易混。当然,我们也要积极鼓励移民。人多了,圈子容易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4)
评论
tibuko 回复 悄悄话 楼主高人,比较特别的是愿意直话直说,分享一下自己的真实看法。

就是99.9%的估计太高,华人中度的“成功”还是比较普遍的,同时不要小看“一个小小的犹太圈子”,他们的智商情商决不比中国人差,而且更适于玩美国游戏规则。

另外,毛不是不知道后果,只是目的不在保护老婆孩子,他就是想要搞个天翻地覆。
小刺猬9 回复 悄悄话 哈哈,人多了圈子容易建,造成更多的窝里斗吧。
nonsenser 回复 悄悄话 Sorry, my mistake. I left my msg other place.
nonsenser 回复 悄悄话 哈哈,果然是团干部。还把我的留言删了。央企第一年是实习。实习未满,不可能升职的。哥们,别纸上谈兵。先从善如流吧!
yingyuan02 回复 悄悄话 你的分析很透彻。美国和中国都是等级社会。你阐述的游戏规则也适合于美国。我收藏你的博文。有关“中国第一代移民失败率99.9%“,我想提一下自己的想法。
假设: 1)出国和海归的目的是从一个等级上升到另一个等级。2)等级的划分-穷人(A), 中产阶级(B),上层社会(C),和UltraRich(D)。 3) 美国等级人群分布比例是正态分布。中国是negative fat-tail。
那么
1)60后和70后的中国技术移民在80年90年来美国,当时在美国属于A。移民的美国梦从A->B。 他们与20%的美国穷人竞争(人数少),机会均等,所以几乎99%的中国技术移民经过几年的努力,进入B。很少一部分人恰到好处地运用潜规则加上运气,他们脱颖而出,从B再上升到C (e.g. Mao’s Last Dancer)。从B->C的失败率确是99.9%。
2)但是80后90后出国的富二代,在中国是C, 在美国是B。他们起点高,从B到C的概率相对比较高,但还是低于中国技术移民的第二代。移民的第二代与美国中产阶级机会均等。但是B->C的失败率还是很高(>95%)。
3)海归:他们在美国是B, 在中国基本上也是B or B+。从B->C成功率大小取决于何时回国 (Timing)。1990-200X,即使后台不硬,游戏规则应用好的,那么成功率大于5%。但是随着中国圈子相对稳定,成功率大大下降。再从一个家庭整体考虑。在中国的B和他们的第二代,从B->C成功率小于1%。而且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因为成功取决于社会能否提供一个相对公平竞争的环境。再加上美国的中产上层阶级(B+)与中国(C-)生活质量没有significantly difference。如果从cost-benefit 和风险管理角度考虑,中年人海归的benefits 至少insignificant。相反,中国穷人移民很划算。美国是穷人的天堂。
pach 回复 悄悄话 回复almost_1d的评论:

你说出了很重要的一点。
pach 回复 悄悄话 回复好望角骆驼的评论:
一言以蔽之,核心思想"拉帮结派"。不错,在美国也有这样的游戏。不过和老中理解的有不同。老中一玩就让人觉得变味(同意一种说法-你的价值观只能让你看到你能够的方面,而且偏向注重那些方面; 除非你跳出你的box看想问题)。所以不能只看表面,慎之。

中国社会当然不同。但如果不改进并继续强化,那个社会的等级永远让处于底层的大多数艰难的。
Bali 回复 悄悄话 看了两段就看不下去了.累不累啊!
金色的麦田 回复 悄悄话 精辟! 精辟! [加到个人书签]
名笔名 回复 悄悄话 精辟。老美的圈子玩得一点不比这差,移民在这从开始就被定有圈外干活的群体(大公司里),所以机会少而又少,这就是玻璃天花板的由来。
thyme 回复 悄悄话 楼主分析的真是透彻。折服。
我说的是屁话 回复 悄悄话 回复xsyswky的评论:

精辟,高见。
nightrose 回复 悄悄话 要论是不是失败,要看博主的标准在哪里。要是没当上参议员就算失败,那华人失败率是很高。但是要看平均收入,平均受教育程度这样的指标,华人应该在美国平均线之上。
nightrose 回复 悄悄话 的确是在美国同样适用。不过中国第一代移民失败率没那么高吧?
work254 回复 悄悄话 用无产阶级专政了这些圈子
datodato 回复 悄悄话 再补一句.很多同胞都是读书出来的.80前的多半是精英.往往作多年博后,最后改行(象打假名人方舟子).原因就是以为美国是没有圈子的.所以就只能在圈外.即使碰运气可以上位,也是辛苦终身.到头来还怪自己是新移民.
datodato 回复 悄悄话 中肯.在美国也是一样."第一代移民失败的可能性是99.9%"就是不知道美国圈子的利害.还以为是全凭实力,就是第一代移民的失败.一旦进了美国的圈子,也是一帆风顺,不用吃什末苦.
无奈人 回复 悄悄话 非常认同你的分析。请允许转载到我的QQ空间,我会注明文章的出处。

谢谢!!!
bluewave99 回复 悄悄话 有点道理,但在我的经验中"入圈"这一个环节有时侯是挺被动的.
比如说你是通过什么人进的公司, 基本上你就是这个关系的人了.
这时候基本上要靠你的运气, 所谓的跟对人比什么都重要...
波大才是人 回复 悄悄话 现在只有腰上有几圈。
xsyswky 回复 悄悄话 书生之见,纸上谈兵。
cdwb 回复 悄悄话 特别赞同这句话:中国社会的本质是等级社会,每一个人都是不平等的。每一个人都属于一个阶层,一个圈子。

而且,中国社会的等级性是不需要温情脉脉的面纱的。这也是海归们回国后要享受的福利之一。
Richard-905 回复 悄悄话 说得基本在理,但我宁可要饭也不想活得那样累!人生苦短,不就是追求吃得香,睡的塌实,笑得发自内心吗?
好望角骆驼 回复 悄悄话 在美国同样实用
GoodCSO 回复 悄悄话 Not bad, inspirational. That is why 第一代移民失败的可能性是99.9%. 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都应该仔细琢磨. I can not catch this in the US.
almost_1d 回复 悄悄话 真是老江湖,"一个小小的犹太圈子居然统治了千年之久"一语中地.不过犹太人玩的大.而且他们吃肉还让别人喝汤.这可能也是他们能长久的原因之一.
一个真人 回复 悄悄话 写的好是没得说了,只是为什么看完后觉得很绝望?能领会并玩儿转这样的游戏规则应该是个天分-与生俱来的-,没有的话后天也学不会。当然国内的事情很难讲,随机率很高也是真的。
chinasmart 回复 悄悄话 精辟透彻!好文!
周老虎 回复 悄悄话 读着读着还以为这是大太监李莲英的工作总结。
-朕- 回复 悄悄话 在美国多些像你这么懂事的人华人地位也不会这么低,一个个都是“高学府"培育出来的知识精英,但却是社会白痴。能力是有的,权谋策略是完全没有的。所以一个个混到老混得还不如能力智商低下的老外新人,且总是挨欺负和背黑锅的主,我想语言的障碍并不是最大的关系。
nouse 回复 悄悄话 高, 实在是高!

ingodwetrustforever 回复 悄悄话 高人 ! 赞一个!
wumiao 回复 悄悄话 聪明人不说废话。说的好,可以转到我国内的博客上吗?
dingding0615 回复 悄悄话 您说得非常中肯。这个确实就是游戏规则。谢谢!
[1]
[2]
[尾页]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