饕餮世家

这是一个记录饕公饕婆吃遍全球幸福生活的博客。
正文

闽东南之:福州太平燕

(2015-09-10 02:01:03) 下一个

扁肉燕(也称作燕皮馄饨)曾经是掌门百思而不得其解的一道福州神奇小吃。 据饕餮老爸称,扁肉燕的发明是因为福州人普遍牙齿都不好。福州曾经是以甘蔗种植为主要经济支柱的,所以福州人世世代代都好甜食。著名的福州槟榔芋泥就是护法和老爸的大爱。因为喜好甜食,所以牙齿都蛀了。牙齿不好,却又偏偏想吃猪肉怎么办?聪明的福州人于是就想出了把猪肉捶扁,捣烂,做成燕皮,再把另一堆猪肉剁碎,做成馅,包在燕皮里。做成燕皮馄饨吃就不怕牙齿不好吃不了瘦肉了。

另一个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发明就是福州肉松。不是那种也用瘦肉做的一丝丝咬也咬不断的闽南太仓肉松,而是用瘦肉捣碎后做的一粒一粒的肉松,是护法和老K的大爱。

提起捶燕皮,饕餮老爸陷入了甜美的回忆中:记得小时候福州城里的肉燕铺子总是传出乒乒乓乓的捶肉声,进到铺子里就能看到几名精壮汉子举着大锤子,此起彼伏的捶在蒸板上的一块猪后腿精瘦肉。师傅则在一边指挥着,观察着,直到瘦肉被捶成很粘很薄的时候,加入福州特有的地瓜粉,和成肉团,再擀成燕皮。 在捶的过程中不免有小肉块飞溅到四周的墙上,像小燕子一样飞来飞去,少年时的老爸就此记住了这道福州名小吃的名字,扁肉燕。 那时候擀好的燕皮像纸一样薄,切成小小的四方形就可以包扁肉燕了。如果想要带到外地去,那么就需要挂在竹竿上晾干后再切。干燕皮在包的时候需要蘸水软化后才可以用。 包好的一颗燕皮馄饨,摊开放在蒸笼內,用大火蒸至大約十至十五分鐘.放在大盘上待凉后,就可以將燕皮馄饨分开包裝,这样想吃時,就可以拿出来吃。 包好的扁肉燕,有很多种吃法。既能下里巴人,也能阳春白雪。寻常家庭,炖锅排骨汤,再加几个福州大鱼圆,就是一道鲜得不得了的美味点心了;逢年过节的酒席大宴,还要加上鸭蛋,为的是去福州话的谐音,压乱(太平),热气腾腾的一锅太平燕(宴)则是必不可缺的一道大菜了。

在护法家,掌门曾经几次接触扁肉燕,对于如此晶莹剔透的又很有咬劲的神奇燕皮十分的着迷。看过护法老妈包过几次还是不得要领。于是此次闽东一行,掌门最渴望的就是到源头去亲自品尝一下。 由于时间紧,我们此行并没有安排福州的行程,要说扁肉燕是福州特色还真的不错。幸亏我们在宁德果断地吃了一顿扁肉燕,因为下一站等我们到了厦门,根本找到不正宗福州的扁肉燕了。很多店家挂着扁食的牌子,其实卖的是小馄饨,或者是参杂了太多面粉的肉燕皮。 宁德老街里扁肉店很多。我们随便选了一家进去。因为刚刚从鱼圆店出来,已经吃了个半饱,掌门又被一家老字号的咸肉饼铺子迷住,吃了几个烧饼,我们的战斗力已经不太行了,加上老街里还有好多奇形怪状的街边小吃,掌门还等着要一一考察一番,我们只点了一份扁肉燕和扁肉小笼。

馄饨皮很有嚼头,汤也算鲜美,就是不如饿的时候吃得香。 连汤都喝个精光,我们美美得擦擦嘴巴继续老街探食了。 下午我们就离开了宁德,下一站厦门。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