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林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正文

荒漠奇葩

(2012-09-09 17:22:15) 下一个

         劳工节长周末,我和老公带着76岁的母亲参加了3天2夜的亚利桑那之旅。大家把车子停在奇诺岗朋友公司的停车场,大包小包,携家带口,我们出门旅游去啰!54座的大巴士满载着我们一行48人开了四十多分钟,就驶进了被美国联邦归入国家级保护区的约书亚树国家公园。大巴在不太宽广和平稳的柏油路上行走了一个多小时,一路上人烟稀少,没有车流,满目是干枯的土坡和烤人的骄阳。
老乡李先生夫妇也跟着我们一起出来旅游,还带着一个侄女,昨晚刚从国内老家过来,下了飞机时差还没倒过来。我说,“你还在睡眼朦胧中,就把你拉到美国大沙漠,不怕我们把你拉到墨西哥给卖了?”
         “这个国家公园怎么什么也没有?” 李先生问。
          “美国有些有资源的地方,联邦不让开发,就圈起来归到国家公园。象这个莫哈威是美国最大的沙漠,藏有一种叫磞的稀有资源。” 导游张如是说(有待查证),还讲了摩门教徒如何与联邦合作与妥协,并在沙漠中以约书亚树为生存榜样,徒步越过莫哈维大沙漠到达圣地亚哥的故事。
           “我们今天是去看什么?”母亲盘起容易水肿的双脚,这么一大把年纪的人,坐车有点辛苦,她问我。对着一大片漫无边际的荒漠,我也茫然了。
           “我们来看沙漠呗”,我也只能这样调侃。我曾带着母亲游览过无数名胜古迹,从加拿大多伦多的湖滨美景到日本东京都的樱花盛开,从来都是风景如画,气候宜人。这次有些例外,顶着100多度的高温,气候炎热干燥,我们不去温湿凉快的海边度假,偏偏要来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
            我们长住洛杉矶的华人很引以为骄傲的一个说法是,我们开车半小时,冬天可以到西边大海里冲浪,夏天到北边高山上滑雪。我今天莫非想展示一下洛杉矶的另一面:也在半小时的车程内,我们一路向东,一不下心就拐到了美国的特大沙漠?
           4月底有朋友从中国来考察,我带着他们夫妇俩到处转转,说这两天有点紧张,怕山上的积雪融化掉。我要让你们看看雪景。老天真的很配合,这对夫妇朋友站在我家院子里,朵朵玫瑰盛开着,他们往北边一眼望去,层峦叠嶂,在这春末夏初的时节,白皙的雪依然妖娆地披在那山脊上。朋友很惊讶,觉得很神奇!你们都穿短袖衣服呢,就在家门口可以欣赏到高山雪景!我们一般是要到云南或者新疆,那些边远的地方才能看到这样的景象!
            巴士还在沙漠里行驶着,终于有一片巨大的奇石山岩,滚圆的表面,形状各异,硕大无比。做家纺生意的杨先生说,“美国政府真傻,财政没钱了,还不赶紧把这些石头给拍卖了。我家后院就需要这样的石头!”“这些石头几千年几百年还在这里,我们人要是往那儿一站不出一小时肯定中暑,然后很快渴死、饿死。”我说。“那我们都不做人,做石头算了”,导游张接着说。
             我们对着石头群发出各种各样的议论和惊叹,感叹造化的神奇和人类的脆弱。司机没有把车停下来让我们拍照,只管向前开着。石头群很快消失在车后的沙漠中,前方一片奇异的仙人掌丛林吸引了我们,司机找地方把大巴停下来。我们戴好遮阳帽下车拍照。原来是这个国家公园著名的景点:Cholla Cactus Garden。我在百度找不到这个仙人掌类型的中文译名,只能说是仙人掌的一种。
            等大家都拍了照,准备回车上继续赶路时,发现导游在路边脱光了上衣,不知在抖搂什么。后来边上的人说,他中招了!穿着拖鞋,昨晚从旧金山搭飞机来给我们当导游的张先生不小心一脚踩到这种仙人掌的刺上去,很粗的刺扎到他脚丫子里,他用手去拔,刺又扎到手里去,拔了一些出来,断了一大截,有些刺断在肉里拔不出来了。大家很关心他痛不痛,会不会发炎。
          “好在我这个人命贱皮厚,不会发炎的,沙漠植物没有细菌”。
           “这个张导啊,老革命遇到新问题,哈哈哈!”老公不失时机地与张导逗乐。
             “国家公园规定,这里的一草一木你都不可以带走,否则属于触犯联邦罪。你居然把刺儿装到肉里带回家!”我对张导说。
            “你快去举报,我正发愁刺儿拔不出来,让联邦警察来帮我一下”。我们一路上拿导游张的刺开玩笑。其实他已痛苦不堪,还是强装笑脸与我们玩笑到底。
 
             到了生物圈2号,我觉得可以回答母亲的问题了:这趟我们来看的地方是美国人遐想未来人类如何到外星球生存和发展的问题。生物圈二号(Biosphere 2)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森市北部的Oracle地区,是德克萨斯州富豪爱德华•巴斯出资1.5亿美元主持建造的人造封闭生态系统。 “生物圈二号”建造于1987年到1989年之间,它被用于测试人类是否能在一个封闭的生物圈中生活和工作,也探索了在未来的太空殖民中封闭生态系统可能的用途。“生物圈二号”使得人们能在不伤害地球的前提下,对生物圈进行研究与控制。“生物圈二号”的名字来源于它的原始模型“生物圈一号”,即地球。
              母亲可能不太了解美国人的思维方式,连我这半个美国人也很难想象如何去关注未来,营造未来的生活方式。中国人有太多的现实问题要解决和面对,无暇顾及未来。我们习惯于从历史中吸取教训,还没学会想象未来,或者预测未来。(悦林写于  2012年9月5日)
==============
《评论摘要》
【Peggy】这么一片沙漠、几块石头就可以洋洋洒洒的写出一大篇文章来唬人,连外婆这么有阅历的人都不仅要问我们是来看什么的?倒到是那些插图照还是拍得挺美的,很有生命力,顶着烈日绽放着。这也就应了一句俗语,"一方水土养一方殖物"。
【Anna】沙漠植物很漂亮呵. 与你们分享附件里的照片, 是我们九十年代去ARIZONA自驾游时买了一小盆5元的沙漠植物, 回来后开枝散叶, 主要的部分种在我们公司门口, 现在长成一人半高都不止了, 也经常开个小红花之类的. 当然比不上你在真正的沙漠里拍的.  
【作者回应】Anna 这个应该就是Saguaro Cactus,长得很好。我们去的就是Saguaro National Park. 这种仙人球生命力很强,我们看到的有200多年老的,在沙漠里全身呈绿色,不用浇水,很神奇。进入national park, 漫山遍野都是这一种。印第安人用来盖房子。导游说见了这种仙人球柱,男人脸变灰,女人脸变红。哈哈!
有些爱好摄影的人专门在日出或日落时拍得绝佳的、可以传世的作品。
【Katie】你真是神速,写作如流,从容不迫。沙漠的风土人情别俱一格, 生物圈二号绝对了不起,美国人有前瞻性。那时炎热无比,才知洛杉矶之气候之优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