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道翁

神说:"要有光." 就有了光. --1.3 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 -- 1.1
个人资料
正文

基督教教理形成简史 (11):福音传到阿拉伯

(2016-01-30 11:09:53) 下一个

按圣经,阿拉伯起源于亚伯拉罕(可兰经译为:易卜拉欣),是亚伯拉罕的妾夏甲所生的以实玛利(可兰经译为:易司马仪)的后代。阿拉伯在信奉伊斯兰教以前,拜男性神太阳和女性神月亮以及其它各路神仙。形成的传统致使阿拉伯人一盘散沙,各个部落相互缠斗。同犹太教社团和基督教社团形成鲜明的对照。圣经加拉太书1:17记载扫罗(后来信奉耶稣的圣保罗)在大约35年在大马士革没有呆太久,就南下去阿拉伯地区传道和修行,圣经没有给出扫罗去阿拉伯地区的行程和目的,三年以后即公元38年当扫罗返回叙利亚时,他已经完全成了一位耶稣的使徒。这段记录可以证明保罗是第一位去阿拉伯传教的使徒。当时阿拉伯地区的麦加是一个繁荣的都市,公元570年一个没落部落的家庭生下一个男婴,名叫穆罕默德。这个儿童很不幸,他出生前父亲就去世,六岁时母亲阿美娜也离世,由祖父阿卜杜勒抚养。三年后祖父去世,穆罕默德由伯父艾布。塔利卜抚养。后来穆罕默德给当地的一位富有寡妇的商队牵马看骆驼,走遍中东和地中海沿岸地区,得到好名声。大约在叙利亚认识一位基督教僧侣,读到犹太教旧约和基督教新约。毫无疑问,<<古兰经>>中犹太教的影响要比基督教的影响更为明显。后来年轻的穆罕默德下嫁中年寡妇,生活无忧,中年后他放弃经商,开始默想神的启示:如果阿拉伯人也象犹太人信奉独一神,阿拉伯人就能团结一致,强大起来。此外,向那些留恋尘世和富贵功名的人预告死而复活和未来的严厉惩罚(可兰经96:8;92:14-18),能大大改变传统落后的物质主义。麦加作为一个繁华的都市,长期住着经商的犹太人,穆罕默德身边也聚集一批忠实者。挑战传统一般都会受到世俗的打压,当穆罕默德宣传他的启示时,他们一伙被追赶到麦地那城。麦地那没有单一的氏族,民族成份也杂,主要居民是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穆罕默德得以在麦地那留下来,不久第一座清真寺建成,净洗、招祷、礼拜、斋戒确立起,穆斯林礼拜的方向是面向耶路撒冷。后来同城的犹太人常常嘲笑他们模仿自己又不象,于是穆斯林礼拜的方向改成面向他们的故乡-麦加。麦地那的穆斯林兄弟慢慢形成气候,630年他们打回老家,进入麦加。632年6月8日穆罕默德去世。穆罕默德去世后,因为他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这样麦加和麦地那两地为继承权展开斗争,在历史的长河中慢慢形成“什叶派”(阿拉伯语:拥护者,即穆罕默德亲属,当然人数极少)和“逊尼”(阿拉伯语:反抗,即穆罕默德的非亲属派,当然人数也众多)。同时这些追随者也慢慢把穆罕默德的教导和训戒成书<<可兰经>>,开始南征北战,穆斯林兴起时采用宽容政策,他们包容犹太教和基督教,许多被基督教打成异教的教徒后来被穆斯林收留。比如聂斯托利派于423年被打成异教以后,往东迁徙住在波斯人中,等到穆斯林强大后,他们才开始驱赶基督教徒,迫使聂斯托利派继续沿丝绸之路往东进入中国大唐。穆斯林751借中国唐朝的安史之乱,进入中国。


  穆斯林凭借信奉一神教,和文字把阿拉伯人统一起来,形成强大的力量。逐渐征服地中海以东,北非等地,强迫当地归新伊斯兰教。638年伊斯兰占领耶路撒冷,到1000年,伊斯兰基本占领北非,中东,波斯,土耳其。基督教只有西罗马和拜占庭,同时穆斯林切断基督教朝拜之路耶路撒冷,于是才有十字军团远征,夺回圣城耶路撒冷。期间相互占领,一直到1453年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拿下拜占庭,基督教只剩下欧洲这块地盘。
  <<可兰经>>成为阿拉伯的文字,文学,艺术,和智慧的源泉。经文中有大量犹太教的复述,所以他们说他们信的是实玛利的神,亚伯拉罕的神。史学家也将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归为同出一处,也是基于此。基督教在欧洲陷落了,英美等新教国家也紧跟其后,只有穆斯林人口继续增长,并且每年以12%的人口比例上升。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