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声

美国,加州,湾区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我的右派语文老师

(2010-11-18 20:50:11) 下一个

深秋将至,我依然沉浸在中秋的美丽意境中,红叶烂漫,菊香四溢,果实硕累累,无处不秀出秋之韵,秋之庄重,秋之成熟与满足。咋就忽地风敛阴霾,寒气肆虐,转眼间已是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了,加之不日前,阴雨绵绵,凉风四起,真让人觉得秋冬的凋敝寒意已悄然而至。独自行驶在金门大桥上, 俯视 桥下河海混浊一片,仰望头顶雨雾弥漫,愕然觉得走进了《岳阳楼记》“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的意境。想起了我的高中语文老师 ----- 胡老师。

胡老师是我的高中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接任我们毕业班时已经带过好几届毕业班了。听前辈同学说他人很和蔼可亲,学识丰富,墨水满腹,教学严谨认真,待人温和友善。课内一丝不苟,课外风趣随意,因为那时他五十来岁,正好和我们父母年纪相仿,总给学生家长般的亲切可信,又比家长儒雅,睿智和宽容。所以他上任第一节课不用多做自我介绍,我们都久仰其美名美誉了。
 

真正领略他课堂上的风采是他讲授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当时正值冬季,胡老师穿着一件中山装外套,围了一条黑绒围巾,带着一副黑边宽架的眼镜,样子可象二三十年代的文人了。讲到刘和君在 3.18 惨案中牺牲时,他激动得满脸怒容,悲愤填膺。还记得他是这样讲的:“鲁迅说的那个刘和珍,她‘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但就是这样一个态度温和的人,只不过参加了一件有良心的中国人都会做的事,却落得一个横尸街头的下场,怎能不叫人心痛。”那动情的讲解,详尽的背景介绍和深刻个人思想情结表达,一堂爱国主义教育之课令人铭刻心骨。我不用背鲁迅的原文原句,胡老师生动的讲演深深地感染了我,自然就记住了鲁迅的名言:“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后来我们又学过鲁迅其它文选,如“狂人日记”,“呐喊”等,胡老师也是同样饱含悲愤,分析介绍了大量的历史资料,生动地讲解每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思想内容,修辞方法。听他的语文课就是接受一堂爱国主义教育课,让我们铭记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对中国人民的屠杀的血腥史。有一次胡老师在讲完课之后,还没到下课时间,就和同学们聊起来,有同学问,你为什么对学生运动有那么深刻的了解 ? 好像演电影一样。胡老师含蓄地笑了,眼里充满了自豪,动情地说:“解放前我参加过学生运动,在那时的危险环境中,我们在街上行走都头带压低了的礼帽,半抬着头低眉扫射四方,行路身姿总是保持半侧,还时不时地回头看看有没有盯梢的。以至到了解放后,还习惯这样走路。他的回忆充满激情,我们听得充满敬意。原来胡老师是有革命故事的人。


很喜欢胡老师的古文课,学生通常最怕古文,之乎者也的,难懂难背。可是胡老师讲的古文诗词就是那么通俗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抑扬顿挫的。至今还记得他带着湖北口音咏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的千古绝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他对范仲淹的人品风骨的描述表达出的仰慕和敬意直接主导了我们对作者和作品的欣赏态度。从他的思想中我们认识了范仲淹的直言强谏,屡遭贬斥,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张,也是从他声情并茂地对范仲淹作品的风格剖析,帮助我们解析其诗文借吟咏自然风物来表达心智和情感的脱俗超凡。


还有那篇“廉颇蔺相如列传”的讲析至今仍记忆犹新。这篇出自司马光的《史记》的故事,人物众多,形象鲜明。我们也是在胡老师生动的说书中认识了廉颇,蔺相如,照奢,李牧,赵慧文王等一批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还记得胡老师讲到蔺相如在危难之处一显身手,曰:“臣观大王无意偿赵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逼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 胡老师已是身心投入,人戏不分了,我们像是在欣赏一场戏,欣赏胡老师演绎司马光的“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中蔺相如机智勇敢,顾全大局,维护团结的光辉形象。


学习古汉语时,同学们最怕的就是古字词解释和古文翻译。那时刚刚回复高考,世面上还没有那么多的复习资料和参考书,也很少有人家藏有这些古书。常常是小组做功课,群策群力,想象力丰富得十分搞笑。如把荀子的《劝学》中“蟹八跪而二鳌,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翻成“螃蟹向两个甲壳虫下跪八次,如果不是找到蛇和黄鳝的洞来躲藏,也是白操心”, 把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翻成“我老了人家也老了,我幼稚人家也幼稚”,把韩愈的《师说》中“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翻成“官位低的人从脚底下就蒙羞,而官位高的人近乎拍马屁。”胡老师汇总了这些错译笑话在课堂上非但没有揶揄那些“太有才“的学生,反而借题发挥,棋高一着,让我们刻骨难忘那些有趣的古文含义。而我因为有个邻居家有藏书,许多古文有参考译文,我拿来再粗制滥造诋毁一下变为自己的拙笔,胡老师还是能看得出,说我是有拐棍的。我的译文总是被他作为范本在课堂上宣读,那时自己的既惭愧又得意,只有胡老师知道我的且喜且疚的心思。


就是这样一个勤恳敬业,深受学生爱戴的优秀老师,在每年的学校先进教师评选中总是不见胡老师的名,每年优秀班主任的名列中也没有他,每次全校语文各种竞赛他的学生得奖,教师代表发言也没有他。在我们学校他总是那么默默无闻,却又那么赫赫有名。别的班级的学生对语文科目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可他的学生多次在文言文古译今比赛,作文比赛,鲁迅警句名言填空赛获奖。学生在他的辛勤培育下战功屡屡,而胡老师则被冷落一旁。我们不明白这是为什么,我们为他鸣冤叫屈,可他说他很知足和欣慰,一直到毕业前夕市委组织部来人调派他去市委工作,我们才知道胡老师原来一直就是下放在我们学校的右派,是个戴帽子的右派教师。


几年后我大学毕业前在市级机关实习,在市委机关大院遇见了胡老师,那时他已经是市委宣传部的干部了。他依旧一身中山装,还是那样笑容可掬,彬彬有礼,一派儒雅斯文的学者风度。他这一持久的风格和风貌已构成我对他永久的形象记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