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听雨自读心

有些事如果不记下来,就真连烟都不是了,那就让那些如烟往事,留下一抹痕迹吧......
个人资料
正文

心有戚戚, 于是就把beautyinautumn的文章搬来了

(2012-10-19 02:49:08) 下一个

因为以前的那些陈谷子烂芝麻, 也因为公婆有身份之后,坚决要住在一个屋檐下, 深信人性的我和老公说: 我认可老人在新环境里胆子小, 你也是独子, 我们责无旁贷需要照顾他们,所以大家都彼此给一个机会, 但是,我对我自己的耐受力不乐观, 因此,最坏的情况就是,你和你父母住,我自己和孩子们,还有我自己父亲住(我父亲在这边的时候, 因为国内还有哥哥).

老公也知道我不是说笑, 他没给我直接的回答, 只是说他有信心, 事情不会那么糟糕, 同住在一个屋檐下并不是那么糟糕

可是我并不那么乐观: 我自己早有祥林嫂般的心结, 还有三个老头老太的之间的相处-------亲家们从未见过面------因为北京与外地的距离, 也因为北京高知的优越感和外地工人的自尊, 还有那该死的男尊女卑

还有当年我独力打拼筹措母亲的透析费, 没错, 是独力, 那些医疗费都是在我的收入减掉我们最基本日常开支之后的结余. 也就是说,老公那边所有的收入付完他自己的学费后的节余算作我们小家的节余,没有安排作为我母亲医疗费. 他确实没有说过不管我妈的话. 但他会经常提醒我"xxx还没买呢"之流的实际情况, 也确实追问我“到底多少钱才够”,也确实很精明的疑心是不是国内我的家人在想辙从我这里刮钱。在这点上我确实从未感觉到过来自他的帮助, 尽管,法律上说的财产夫妻均分。

公公对于我母亲透析的费用, 总是说:透析很花钱很花钱。 陈述事实,虽然他儿子懒得上网去搜一下物价局的指导价文件,却在心里腹诽是不是岳家在克扣女儿,尽管他在网上得心应手的查其他各种资料。

唯一给过我温暖的是婆婆:你自己妈, 你不管谁管?!要是周转不过来, 我从国内给她寄过去。
 我当然不会动用她的这情谊。但是那份温暖, 她儿子都没有给过我。这也是我为什么现在还可以给大家彼此一个机会的原因: 因为是她提出住在一起, 她不敢和公公单独住在外边, 哪怕是一个街区的距离。

我和老公说, 我感激婆婆。 他说, 他自己冤,婆婆的一句话让我感激, 他出钱居然我不领情-----------我说, 那些钱全部来自我的收入,即使我没有婚姻, 我依然能支付的出, 甚至更多一点,因为我只需支付我一个人的吃穿,我的婚姻并没有让我母亲获得额外的救助--------我当然不领情,法理通的事情,情理并不通。

在我考资格认证的过程中, 公公刻意提醒老公, 我通过认证之后, 家庭的经济结构会发生根本改变

---------没错,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今我确实可以心平气和, 毫无后顾之忧的说,如果xxxxx的话,我可以自己带孩子出去住, 你和你的父母留在一个屋檐下。


感谢我那历经磨难的父母, 在穷困中给了我受教育的机会,给了我自立的志气和能力.

感谢上苍给我的机缘, 让我在北美大陆上重新捡起在中国曾经的梦, 让我有足够的能力保护自己,虽然并不完美........



以下内容 摘自 “老资”的公公、“小资”的婆婆 (下)beautyinautumn


.........,不大会跟长辈争辩,更何况他认为他妈说她的,我干吗那么计较!我就这样变成了一边尽受委屈,还不能啃声,否则就成了我计较,一件事又是一件,积累到一定程度,只要一提他妈,我就成了祥林嫂!

所幸,天高皇帝远,这样的争吵在美国还可以尽量避免,眼不见为净。几年前,公公婆婆终于办好绿卡移民来美,我预言我的婚姻将要结束,也许我说得郑重其事,也许是我一脸的悲壮让身边的男人感到事态的严重,我们寻求教会牧师的教导,牧师提到圣经中的一段有关家庭的定义时说:牧师提到圣经中的一段有关家庭的定义时说:当儿女不能独立生活时,父母有责任管理其生活,并培养儿女独立生活能力;当儿女长大成人具有独立生活能力时,父母就当放手,让儿女离开父母去独立谋生。特别是当儿女结婚成家后,就当要儿女遵照圣经教导:“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 创 2 : 24 )

“许多人家庭不和睦,以致造成不幸,往往是因为丈夫的生性软弱,习惯于依赖父母,虽然他结婚成家了,却不愿离开父母而独立过自己的家庭生活,还把妻子交在父母的掌管之下,甚至把子女交给老父母管教,尊重父母却不尊重妻子,使妻子在家庭中不能担当应有的角色,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特别是在教育子女、当家理财、负责家人健康饮食以及督促丈夫等方面,不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这是老父母绝对不能替代的),因而造成家庭矛盾,争闹不休。所以要作刚强的丈夫,就当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不让父母来干涉自己的家庭生活 ; 而明智的父母,对其子女独立成家应乐观其成,不再插手子女的家庭和私生活,要想得开,当放手时就放手,不要抓住不放。”

先生意识到他的软弱造成我的很多委屈,于是决定跟他母亲好好谈一次,那一次他把这么多年来他母亲有些对我特别伤害的言行都提了出来,他告诉我他母亲哭了。他父亲始终在一旁让儿子对母亲把话都说完,没有任何的不同意见。从那以后,我反而没事了,常常是他作为男人想不到的事情,我会提醒他是不是要带他爸妈出去吃顿饭,是不是要帮他们买这个买那个?男人的立场一旦摆正, 女人的委屈便烟消云散!男人也开心,夹板气没了,自己觉得像个男子汉,父母对他也重新刮目相看,妻子对他也是充满感激,听上去这么简单的道理,却是多少年来多少人都明白不了!


最好的相处之道其实就是不相处,不相互干扰,而是相互祝福就好!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