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北京,北京,13年后再回首 (2) 泪喷

(2012-04-20 19:45:25) 下一个

星期六一早,反正倒时差,4点就醒了,本来老妈把楼下的房子也准备好了,(因为觉得美国鬼子比较独,怕俺休息不好)   为了夜里随时说话,我第一天决定睡在我妈的双人床上,没想到,这一睡就睡下去了,每天都累的跟死猪似的,我俩互不影响,   楼下倒成了据点儿......

把老妈闹腾起来,早早登上了去姥姥家的公车

我姥姥是个家庭妇女,明事理的家庭妇女。娘家是当地的中产,经媒妁之约,与我姥爷婚前见过一面,我姥爷家是儒商,简单地说,就是又读书,又挣钱的那种。所以,在当地思想还算比较开放。本来,新郎只有在新婚之夜才能见新娘的,按我姥爷的意思,还是安排了见面,见了面,姥爷问了3个问题:

“你多大了?”,我姥姥快80岁时还和我幸福地回忆:“15”
“识字不识?”,“不识”
“会绣花吗?”, “会”

姥爷又离开家乡,在张家口学徒。第2年,姥爷家的花轿抬走了我姥姥。嫁过去以后,姥爷还是很忙,常年在外,后来生意做到北京,天津,才最终把家安到了北京西单绒线胡同,   风水宝地啊,今天仍然是北京最贵的地界,普通住宅好点儿的新点儿的楼盘已升到8万/平,NND!

在老家的时候,姥姥住在深宅大院,连自己的小院门都不能开,更别说出门瞎逛了。没自由啊,那个年代,就是红杏也出不了墙,她天天趴门缝偷看担水的长工时不时地走过就算是乐子了。

不过,婆婆对她特好,没受过一次气,每次说起来,都幸福之情溢于言表,姥爷也是非常和善的人。他们结婚整60年,算“钻石婚”。养育4个儿女,   就我舅一个儿子,姥姥各守家规,把独子长孙放首位,因为,   家谱上只有男人才榜上有名。

话说回来,我之所以回顾了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大家,后来的一些细节让我非常震惊

由于临时决定,又动身得早,没有联系上,我们就到了,姥姥一点准备也没有,一时认不出我,当确认是我时,我感到她平静的血流开始加速,身体不由的站起来(我开始紧张,内疚,怕她老人家心脏接受不了太大的刺激),她指着我身后书桌上的照片声音激动而有些颤抖地说:“我天天想你了,就看你的照片...”话到一半就哽咽了...我转过头,看到2张照片:1张是我舅;另1张是那个嘻皮笑脸的我,我实在HOLD不住了,与93岁的,我本来也许就错过了的姥姥抱在一起,泪如井喷
......

那一刹那,我突然想起很多:   曾经一个同学,愤恨地指责我,说我“乐不思蜀”,我觉得我对生命中的很多事竟然浑然不觉,我甚至,不确定我是否曾经在乎过他人的感受?倾听过他人的声音?信守过曾经的允诺?

那一刻,我坍塌了,我心如刀绞,万箭穿心!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