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露一小脸儿!评震惊世界的中国新航母舰载机起飞方式

(2011-12-13 16:19:21) 下一个

对于网友富有想像力的创造性思维结果,本山人历来持赞许和支持的态度,没有幻想人类就不会有未来,正是对自然与科学的强烈好奇心才让人类不断的进步。网友的这种想象不是空谈,从现在人类能够达到的技术水平上看,实现网友的这个设想没有任何问题,本山人在此肯定网友的这个想法。但本山人还是要保留个人意见,那就是这个方案的经济性很差,或者说性价比偏低。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必须先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原苏联选用滑越起飞模式?

每一个国家在发展武器装备时都要充分考虑国家的经济实力、地理特点和部队需求,也就是说武器装备具有独特的国家特征。原苏联是个地域广阔的超级大国,靠近北极圈,舰艇常要出没于北部高寒地区,作为全球部署型武器系统,苏联航母不得不考虑航母在高寒地区使用特点。若使用蒸汽弹射器,在高寒地区不但需要更多的燃油动力而且需要解决由蒸汽引起的甲板结冰问题,换句话说,蒸汽弹射器不适合苏联国情。

另外一个原因是巨大的燃油消耗,在进行满负荷弹射任务时需要大量的蒸汽,提供蒸汽同时还要保持高航速对航母动力系统要求极高,同时造成航母燃油补给周期迅速缩短,而且在进行补给时航母基本没有战斗力。


因此,原苏联放弃了在航母上使用蒸汽弹射器的设想,这并不代表苏联没有制造蒸汽弹射器的能力。虽然效率上不如美式航母,但适合前苏联国情的不得已的选择。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美国选用弹射起飞模式?

美国人使用航母的模式同苏联人完全不同,美国人认为航母仅仅是单一功能性舰艇,主要作为舰载机基地,就是一个浮动的机场,其防卫问题则是由航母编队中其他功能性舰艇来完成,因此,美国人侧重于航母的载机数量和飞机起飞和降落的效率。弹射起飞的效率是滑越起飞模式的五到十倍,在实战中具有极大的威慑力;弹射起飞的战机航程大概是滑越起飞战机的1.5倍左右,也就意味着美式航母能够攻击苏联航母,而苏联航母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可谓鞭长莫及。

除早期美航母使用常规动力之外,美现役航母都是核动力的,这样就解决了常规动力系统航母的后勤短板问题,美国航母很少去南北两极作战也就不必解决所谓甲板结冰问题。


第三个问题:电磁弹射器的优缺点

电磁弹射是美国新一代航母的基本特征,代表着航空母舰设计上的革命,有专家称这种航母为全电航母,由于各系统模块之间的连接变得更加简化,不但减轻了各系统的重量,也使各自系统升级预留了空间。对增加舰载机数量、提高航母的舒适度和增加航空燃油空间提供了可能。他的缺点是成本较高、技术实现难度大,而且只能装备在核动力航母上以满足其巨大的电力需求。


现在回到正题
,瓦良格是否可以上电磁弹射器呢?答案是肯定的,可以上!但本山人认为在瓦良格的斜角甲板上安装并试验中国第一个电磁弹射器是个好主意,完全符合对瓦良格“航母试验平台”的历史性定义。但是如果把滑越甲板改装成滑越式电磁弹射甲板,则有点疯狂,是个很好的烧钱方式,一定会难倒不少科学家。本山人持否定态度。

看来网友对航母的使用还是认知较浅,原苏联使用滑越式甲板是不得已的选择,若像这样简单地叠加在一起不但不能提高效率,还带来很多技术上的问题。实际上,航母甲板面积比机库面积更重要,美式直通甲板载机数量要远大于原苏联滑越甲板,在实战中,为保障高起飞和降落效率,甲板需要更大的面积来停靠即将起飞的飞机和已经降落但未能入库的飞机。所以一旦选择弹射起飞,就一定会放弃滑越起飞模式,可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媒体拿这样一个异想天开的想法来炒作,还是反映出中国人对中国第一艘自制航母的某种期待,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从目前中国的航母建造水平上看,结合美式和俄式航母的特点建造中国第一艘常规动力航母的可能性极大,本山人认为山寨美式“小鹰”号航母
+滑越式前甲板是中国第一艘自制航母的基本特征,今后本山人会为各位详细解读。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