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放弃台湾与牵制中国,美国地缘战略的两难选择

(2011-11-12 14:46:16) 下一个

ZT


一篇《纽约时报》的读者投书,竟引爆了美国是否应该「放弃台湾、靠拢中国」的论战,搞得连希拉蕊都得要在国际场合中,郑重宣示台湾对美国的重要性。究竟这个问题有多严重,严重到需要贵为美国国务卿的希拉蕊亲上火线以正视听。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只要从国际战略的角度切入,便不难发现背后所隐藏的,是一场不折不扣的大国角力,而美国为了确保其强权地位,并牵制中国的地缘性战略发展,自然是不可能会放弃台湾,转而向一个威胁她、挑战她的国家靠拢。


台湾--美国在「霸权转移」困境中的战略筹码


这场是否应该「放弃台湾、靠拢中国」的论战,凸显了当前美国所面临的两个国家困境,一个是「经济困境」,另一个是「外交困境」,而这两个困境其实是一体两面,同样出于霸权地位被挑战而所衍伸出来的双重困境。


诚如美国华府智库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y, CSIS)资深研究员葛来仪(Bonnie Glaser)所言,在《纽约时报》投书的作者,显然只是一昧的认为只要美国放弃台湾,便能在经济债务问题上获得中国的救援,这种想法明显过于简化。


葛来仪的评断其实没错,就经济债务问题而言,中国已经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如果今天为了要解决经济债务问题,连亚洲地缘战略的关键布局都牺牲、放弃,那将来美国还能拿什么去牵制、威胁中国。


「霸权转移」(Power Transition)虽然不必然一定会引发战争,但促使两个大国之间进行一场具备「全局战略」格局的政治角力,恐怕还是很难避免。就台湾的战略地位而言,其实不过就是美中两国政治角力的筹码,既然是筹码,美国岂有可能会如此轻易的放弃,如果放弃了,不就等于是让中国在这场战略游戏上得分,获得更多挑战美国,甚至是替换美国的筹码。


美国为何必须「重返亚洲」


也许,就今日中国的军事武力而言,这条北起日本、南朝鲜,南至澳洲、新西兰的防卫岛链,可能已经无法在亚太防卫战略棋盘上威胁中国,但如果就地缘政治的战略攻防而言,还是依然可以有效的牵制住中国,让中国芒刺在背不敢肆意妄为。


所以,为了反制「霸权转移」的战略困境,美国必须一定要「重返亚洲」,唯有在中国的老巢上发动对中国的斗争,让中国处于内忧外患的地缘战略困境,才有可能将「霸权转移」的杀伤力降到最低,替美国的霸权保卫战设下防火线。因此,希拉蕊才会在发表美国亚太政策的演讲时宣示:台湾是美国「一个重要的安全与经济伙伴」(an important security and economic partner)。


而这种反制「霸权转移」战略布局, 也促使了美国在亚洲地区不断进行结盟与分化的政治运动,并强化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矛盾和冲突,让中国的地缘政治呈现遍地烽火的局面。如12日,越南国家主席张晋创在亚太经济合作会议(APEC)上,正式邀请欧巴马访问越南一事;便是美国善用中越两国在「南海主权争议」上利益冲突的矛盾体现。


所以综合上述分析,基于现实的国际战略考量,美国实在没有理由会在这场霸权保卫战中,放弃台湾这样一个可以用来牵制中国的战略筹码,并转向靠拢中国这个挑战美国霸权地位的国家。因为,这样的战略思考显然违背了自欧巴马上任以来,不断宣示要「重返亚洲」的地缘战略逻辑。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