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环游巴尔干】罗马尼亚人的耶路撒冷:普特纳修道院

(2020-06-09 10:41:41) 下一个

—— 普特纳修道院 ——

影片《奇普里安·波隆贝斯库》一开始,是一场规模盛大的庆典活动,身穿民族服装的摩尔达维亚人,在一座庄严宏伟的修道院前的草地上,载歌载舞,热烈欢庆。

“从高山,从平原,从遥远的城镇和村庄,同一血统的民族,都到这里来,参加这一节日的庆典。”

那场庆祝活动,发生在1871年,是为了纪念普特纳修道院落成400周年而举行的一次盛大的庆典。

普特纳修道院虽然不是世界文化遗产,但是它在摩尔达维亚历史和宗教上的崇高地位,却是其它世遗教堂、修道院所不能相比的,因为它不但是摩尔达维亚民族英雄斯特凡大公所创立,而且也是大公和他的家人安葬的地方,在摩尔达维亚乃至罗马尼亚人心中是一个地位崇高的朝圣地,被誉为罗马尼亚人的耶路撒冷。

普特纳修道院。

修道院外墙上的摩尔达维亚国徽:牛头、星、月和玫瑰的图案,是在斯特凡大公时代确立的。

在十九世纪形成统一的现代国家之前,罗马尼亚分为三个独立的公国:南部的瓦拉几亚(Wallachia),西部的特兰斯瓦尼亚(Transylvania),和东北部的摩尔达维亚(Moldavia)。

斯特凡大公(?tefan cel Mare),也称斯特凡三世(Stephen III of Moldavia),1457至1504年为摩尔达维亚公国大公,在位47年,是摩尔达维亚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

1433年,斯特凡大公出生在统治摩尔达维亚的穆沙特家族(House of Mu?at),他的祖父是摩尔达维亚大公“好人”亚力山德鲁一世(Alexandru cel Bun)。1432年,亚力山德鲁一世死后,他的几个儿子为了争夺大位,打得不可开交,混乱持续了二十多年。这期间,斯特凡大公的父亲博格丹二世(Bogdan II)也做过两年的摩尔达维亚大公,后来被他的兄弟彼得鲁·阿隆暗杀。年轻的斯特凡只得逃往匈牙利,请求匈牙利摄政洪雅迪·亚诺什(Hunyadi János)的庇护。

在匈牙利,斯特凡遇到了同样流亡在外的表哥弗拉德·德古拉(Vlad Dracula),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穿刺公“"吸血鬼德古拉伯爵“的原型。弗拉德·德古拉以前是瓦拉几亚的大公,后来被赶下台,还曾经在摩尔达维亚接受过斯特凡父亲的保护。1456年,在匈牙利的支持下,斯特凡跟着弗拉德带领一支军队回到瓦拉几亚,赶走了夺权者,帮表哥重新坐上大公的位子。

复位之后,弗拉德·德古拉也为表弟帮一回忙,借给斯特凡六千军队,让他回摩尔达维亚复仇。在多列什提和奥尔比茨两场战役中,斯特凡的军队大获全胜,他的杀父仇人、叔叔彼得鲁·阿隆被迫逃亡波兰。1457年,凯旋的斯特凡进入苏恰瓦,被摩尔达维亚贵族拥立为新的大公,称斯特凡三世。

摩尔达维亚是一个小国,处在四战之地的巴尔干,周边列国都比它强大许多,东有克里米亚鞑靼人,北邻波兰-立陶宛联邦,西边有匈牙利,南面是刚刚崛起的奥斯曼土耳其。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斯特凡大公上任之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偃文修武,富国强兵,建立起一支战斗力较强的军队。面对强敌,他审时度势,能伸能屈,虽曾几度不得不向土耳其波兰称臣纳贡,然而机会来临,又敢于在战场上和敌人一决胜负,在强敌环伺的险境中,夹缝里求生存,在位期间全力维护了摩尔达维亚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直到他去世之后,摩尔达维亚才彻底沦为奥斯曼帝国的附庸,斯特凡大公是摩尔达维亚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后来更被尊为罗马尼亚的民族英雄和民族独立的象征,还被罗马尼亚东正教会封圣。

斯特凡大公。

斯特凡大公在位将近半个世纪,戎马一生,共指挥了34场战役,并取得了其中32场胜利。其中最为著名的是1475年的瓦斯卢伊战役,斯特凡大公统帅的四万摩尔达维亚联军,击败了三倍于己的奥斯曼大军,歼敌五万余,让气势正盛的奥斯曼帝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挫败。70年代在中国上映的罗马尼亚电影《斯特凡大公》,主要内容反映的就是这场战役。瓦斯卢伊战役的胜利,一定程度上遏止了土耳其人在巴尔干的扩张,被欧洲基督教世界称为”空前的胜利“,斯特凡大公本人也被教廷誉为”基督的冠军“。

每一场战役之后,斯特凡大公都要修建一座教堂或修道院,作为纪念。他一生在摩尔达维亚修建了几十座教堂修道院,开启了摩尔达维亚教堂建筑的黄金时代,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精美的杰作,包括这座普特纳修道院,以及被列入世遗的沃洛内茨修道院和珀特勒乌齐圣十字教堂。

普特纳修道院,是1466年,为了纪念基利亚战役的胜利和对上帝的感谢,由斯特凡大公下令动工修建的。1469年,教堂完工,第二年,正式启用,命名为圣母永眠教堂。

教堂采用三重后殿式结构,除了中殿和前殿,还在前殿外增建了门廊式外前殿,并修建了一座墓葬室,作为大公和家人的安葬之处。其中门廊式外前殿和墓葬室,在摩尔达维亚教堂建筑中均为首创。斯特凡大公去世后,就安葬在这座教堂,他的两位妻子和多位子孙,也一同安葬在这里。

关于普特纳修道院选址的来历,有这样的传说:有一次斯特凡大公在战场上负了伤,在荒野里走失了,被在附近的岩洞里修行的隐士丹尼尔收留。夜里,丹尼尔带着大公走出岩洞,指着远处的一个地方,问他是否看到了什么。连问了三次,大公才回答说,好像看到了些许光亮。隐士对大公说,那不是光亮,而是天使,因为那是一个神圣的地方。如果大公想在战场上战胜敌人,就必须在那个地方建一座修道院。大公答应了。

后来斯特凡大公指挥军队,胜利攻占了基利亚要塞,决定兑现诺言。大公来到当初丹尼尔指给他的那个地方,在一处高坡上射了一箭,大公的箭头落地之处便是教堂圣坛所在,大公射箭的山坡,被称为“十字坡”(Crucisorul)。

历史上,普特纳修道院曾遭数次火灾和劫掠,其中最严重的一次是1653年,整个教堂被哥萨克军队焚毁,现存的教堂建筑是1662年按照原来的结构重建的,新教堂的主体采用的仍是摩尔达维亚式的三重后殿结构,只是规模稍大。

1778年,摩尔达维亚主教Iacob Putneanul对修道院进行了全面修复,重建了四周的围墙,塔楼和修士的宿舍。

目前只有教堂旁边的那座塔楼,是斯特凡大公时代遗留下来的唯一一座建筑。

与那些彩绘教堂相比,这座教堂的外部装饰有显著不同,外墙不再有壁画,而是以石刻作为装饰。

装饰外墙的这种束带,状如扭在一起的三股粗大绳索(象征三位一体),是十七世纪摩尔达维亚流行的装饰元素。

修道院内有一座罗马尼亚诗人爱明内斯库的铜像纪念碑。

米哈伊·爱明内斯库(Mihai Eminescu,1850 - 1889),出生于摩尔达维亚博托沙尼县的伊波太斯蒂(Ipote?ti),是罗马尼亚十九世纪后半叶最伟大的诗人,罗马尼亚现代文学诗歌的奠基人。

纪念碑上镌刻着爱明内斯库的诗句:“你有伟大的过去,我愿你也有伟大的未来!” ——《我愿你,亲爱的罗马尼亚》

1871年,在爱明内斯库和他的朋友特兰斯瓦尼亚作家斯拉维基所领导的的青年罗马尼亚协会的倡议和协助下,修道院落成400周年的盛大庆典在普特纳举行。诗人在纪念仪式上发表的演说中这样说道:“让我们把普特纳变成罗马尼亚人的耶路撒冷,让我们把斯特凡的陵墓变成我们民族良知的圣坛。”

1484年斯特凡大公捐给普特纳修道院的大钟Buga(斯拉夫文“公牛”)。

普特纳修道院。

外前殿门廊。根据记载,当初斯特凡大公建造的教堂内外都装饰了壁画。十七世纪教堂重建之后,却没有重绘壁画。现在看到的壁画为2003至2010年间所绘。

外前殿门廊上摩尔达维亚主教Iacob  Putnearul墓。1778年,Putnearul主教在任内曾重修普特纳修道院。

外前殿通向前殿的西门。

前殿。

前殿墓葬:彼得鲁·拉列什之妻玛利亚(? - 1529),斯特凡大公的孙子斯特凡四世(小斯特凡?tef?ni?? 1506 - 1527)。

墓葬室:十七世纪重建教堂时,墓葬室和中殿之间原有的墙壁被拆除,改为由两根巨大的梁柱隔成的三座拱门,将墓葬室与中殿联通。

墓葬室南墙之下是斯特凡大公的墓龛。

墓龛的圆拱下,是斯特凡大公的石棺。大公石棺的脚下,是他的第三任妻子玛利亚·沃伊奇察的石棺。石棺后面的半月形凹龛的墙壁上,是一幅墓葬壁画,正中是耶稣基督,基督的右边是圣母玛利亚,左边是墓主斯特凡大公。

斯特凡大公的石棺。

斯特凡大公的第三任妻子玛利亚·沃伊奇察的石棺。

斯特凡大公的第三任妻子玛利亚·沃伊奇察(Maria Voichi?a,1457 - 1511),父亲是瓦拉几亚的大公“美男子”拉杜三世。拉杜是“吸血鬼”弗拉德·德古拉的弟弟,所以玛利亚实际上是斯特凡的表侄女。

拉杜和他的哥哥弗拉德从小在土耳其做人质,弗拉德对土耳其人恨之入骨,拉杜则相反,他和后来的苏丹莫罕默德二世是好朋友,据说还秘密改信了伊斯兰教。

后来弗拉德在匈牙利人的帮助下,当上了瓦拉几亚大公,拒绝向土耳其人称臣纳贡,土耳其便派出一支大军讨伐瓦拉几亚,先锋便是拉杜。面对强大的土军,弗拉德采取焦土政策,一路后撤,在撤退途中,沿路树起一根根木桩,将俘虏的土耳其人活活穿在上面,让其慢慢在痛苦中死亡。据说多达两万俘虏被这种残忍的桩刑处死,这种恐怖的场面,让久经阵战的奥斯曼军队都心理崩溃,弗拉德从此得了“穿刺公”(Impaler)的称号。

在奥斯曼军队的扶植下,拉杜当上了瓦拉几亚大公。拉杜对土耳其人的奴颜婢膝,让斯特凡大公非常鄙视,几次派兵攻打瓦拉几亚,最后把拉杜赶下了台,拉杜的妻子和女儿,则被接到苏恰瓦,“保护”起来。

在《斯特凡大公》影片里,还有斯特凡大公接见她们母女的场景,小姑娘对大公满怀崇敬和爱慕,两人虽然差着一辈,最后终成眷属。

1477年,斯特凡大公的第二任妻子玛利亚·曼谷普去世,第二年玛利亚·沃伊奇察嫁给斯特凡成为大公的第三任妻子。两人生有一子一女:儿子博格丹三世(Bogdan III the One-Eyed,1479 - 1517)和女儿玛利亚(Maria Cneajna,? - 1518),葬在这座教堂的前殿。

前殿墓葬:斯特凡大公和第三任妻子玛利亚·沃伊奇察的儿子博格丹三世(Bogdan III the One-Eyed,1479 - 1517)。斯特凡大公和第三人妻子玛利亚·沃伊奇察的女儿玛利亚(Maria Cneajna,? - 1518)

墓葬室北墙下也有一座墓龛,埋葬的是斯特凡大公第二任妻子玛利亚·曼谷普和她的两个未成年的儿子博格丹和彼得鲁。

玛利亚·曼谷普(Maria Asanina Palaiologina,?- 1477),来自克里米亚蒂奥多罗-曼谷普公国,属于拜占庭末代王朝八列奥略家族的旁支,所以自称拜占庭公主。图为玛利亚·曼谷普的墓葬壁画。

墓葬室的墙壁上画着斯特凡大公事迹的系列壁画。其中一幅是隐士丹尼尔要求斯特凡大公修建普特纳修道院。

斯特凡大公加冕。

斯特凡大公下葬。

教堂的中殿。

中殿的塔楼和穹顶。

巴洛克风格的圣幛(iconostasis)是1773年制作的。

圣幛上的十字架。

圣幛(局部)。

中殿四周墙上的壁画:耶稣传道和受难图。

后殿窗子的彩绘玻璃。

修道院内的大公行宫,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被改建为博物馆。

博物馆的珍品之一:胡默尔修道院福音书(The Four Gospels of Humor)。1473年,普特纳修道院修士尼科德摩斯(Nicodemus)缮写的《四福音书》,共278页羊皮纸。书成之后,由斯特凡大公赠给老胡默尔修道院(现存修道院的前身),故而得名。

博物馆另一件珍贵的藏品:玛利亚·曼谷普的棺帷(1477年),红缎制成,上面用银丝线刺绣着一幅拜占庭服饰的玛利亚·曼谷普肖像。四边的铭文为:此为摩尔达维亚君主斯特凡大公之妻,信仰正义、热爱基督的上帝之仆玛利亚之棺帷。殁于教历6985年(公元1477年)12月19日,星期五,五时。

斯特凡大公的棺帷(1504年)。

斯特凡大公的王冠(复制)、宝剑和手执十字架。

修道院附近还有一座岩洞,传说隐士丹尼尔当年在此修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8)
评论
aranjuez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四明山' 的评论 :

不客气。欢迎到访。
aranjuez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渔翁观世' 的评论 :

是的。多谢点评。
四明山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分享摩尔多佤的历史.
渔翁观世 回复 悄悄话 保存或修复得很好。
aranjuez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天随人意' 的评论 :

看来您是位罗马尼亚通,佩服!
天随人意 回复 悄悄话 Putna是唯一一间男修道院
aranjuez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x潇潇' 的评论 :

也许秋天能重新开放,总会有机会的。
x潇潇 回复 悄悄话 你让我园一个梦:4月游巴尔干半岛的机票停飞了,谢谢分享!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