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飘

西风已破,东风飘过,人在“英坛”看世界
个人资料
正文

也评《金陵十三钗》

(2012-01-02 06:52:46) 下一个
一部晃悠观众好几年的电影《金陵十三钗》终于与观众见面了,可是费尽心血的作品却遭遇骂声一片,这可能是老谋子意想不到的。就拿这高人辈出的文学城里,评论此片的博文就有不少,全盘否定的不在少数,例如润涛阎先生;意欲给出正面评价的一开口不得不声明自己是站在少数派的立场上了,其言甚为悲情,例如林韵女士。其实笔者历来不赞成观点的极端,尤其是观点之争,尤其是对于一部艺术作品,这历来应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因此平常心、立体看应该是应有的心态。

关于影片本身

坦率的说,看完影片后的第一感觉,鄙人认为这是一部不错的影片。以南京大屠杀为历史背景,讲述一个救赎的故事,试图表现人类在残酷的战争中、人性本能在极端状况下的闪光点。故事交代的很清晰,女学生、妓女、教堂学童、假牧师、汉奸父亲、中国军人、日本兵,每个人、每个群体都刻画的入木三分。影片在表现战争的场景方面也是比较震撼的。

但是又不能不说的是这部影片仅仅是一部比较优秀的影片而已,与以往的一些表现同类题材的优秀影片相比,其故事的生动性、其艺术的震撼力还是无法比肩而论的。例如《辛德勒名单》、《钢琴家》、《拯救大兵瑞恩》、《珍珠港》等等,尽管影片已经获得今年奥斯卡奖提名,但是真正获得该奖的几率应该不大。

关于影片的真实性

对于此片的非议很多来自对影片的真实性怀疑,但是《金陵十三钗》就是一个电影艺术作品,是一部根据小说改编的艺术作品而已。我们应该知道这个常识,艺术作品是允许虚构情节的,只要情节是在合情合理的范畴之内,艺术的真实不是生活的真实,如果追求现实的真实,可以看两部不同的纪录影片《南京大屠杀》,其中一部是根据张纯如的作品改编。

对于国军为了救女学生放弃出城的机会,伏击日本兵并与其展开激战,一些人表示怀疑其真实性。因为在以往表现南京大屠杀的电影里很少表现这种殊死的战斗场面,大家知道的史实是国军不堪一击溃逃出城,使首都南京沦为屠城。但是历史的真实是当时国军的一支精锐之师违反上峰命令与来犯的日本兵进行了英勇的抵抗,损失惨重,以致遭到政府高层甚至蒋.介石本人的恼怒。只不过我们对这方面的史实了解不多罢了。

至于一个洋人对中国女子的保护,也是有历史根据的,例如全部由外国人主持的安全区,例如那个有名的德国人拉贝。

所以一部电影以艺术真实表现一段历史、讲述一个故事,我们享受一个动人的或者不那么动人的故事,实在没有必要纠结于这个故事的艺术真实还是历史真实。

关于救赎与人性

以往表现南京大屠杀的影片无一例外的都要表现救赎这个主题,因为当时国际红十字会以及当时在南京的外国人确实有此义举,这是历史的真实,因此表现一个假牧师的义举也无可厚非。但是许多人这次的焦点是针对妓女的救赎义举,人们怀疑那些风尘女子是否有可能有这样的壮举,因为在世人的眼中婊子妓女无论如何都是丑恶的代名词之一。但是静下心来想一想,也不尽然,妓女这个古老的行业中人,或许有心甘情愿的,但是也有许多迫于无奈而跳入火坑的,老舍作品《月牙儿》就是讲述一个为生活所迫而被迫卖身的妓女。说婊子无情,但是杜十娘似乎是被无情的男人所抛弃的。因此绝对的将妓女视为不可救药的无情人群也不公平,严格的说她们也是人类的一部分,你不能说她们的天性里充满邪恶,她们同样有自己的人性所在。因此从理论上讲,妓女救赎学生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此外影片并不是十分生硬的表现妓女救赎的义举,而是在讲故事过程中做了大量铺垫。例如女学生从地窖口跑开保护了妓女们在先,妓女门随后对占用学生地窖而使学生受辱受害表现了内疚,学生们试图以自杀而自保,众人救下众学生。在此一环一环的故事交错中,才有了我们最后看到的妓女义举,这应该是合情合理的。

关于张艺谋

因为这是张艺谋的作品,所以从一开始就受到极大关注,因为人们对他的作品充满了较高的期待,因为张艺谋毕竟是中国大陆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大导演。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也正因为人们对老谋子的期望值过于高耸,因此人们的失望值也就与之成正比。假如这部片子不是张艺谋导演,人们的关注度、骂声是否会减弱一些?我看是有可能的。

张艺谋是一路在骂声中成长起来的。开山之作《红高粱》是抗日题材并在国际上获奖,一炮打响。但是人们骂他表现中国人的愚昧,讨好洋人;《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在海外一路高歌,也被骂为阴暗、猎奇,当然《活着》还是受到一致好评的,但是又犯了戒律,国内无缘上映。张艺谋转型以后,《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却又在国外被洋人骂。从《英雄》开始,《十面埋伏》、《黄金甲》,乃至《三枪》更是被骂的一塌糊涂。因此这部凝聚张艺谋数年心血筹备的影片试图力挽张艺谋品牌于狂澜之中的影片再次受到责难乃至群殴,的确令人错愕。

必须指出的是,对于张艺谋以及影片的谩骂已经脱离开影片本身,有诸如张艺谋是用南京大屠杀的中国耻辱来敲响通向奥斯卡的大门,这就有点上纲上线了。我们还是平常心一点吧,这就是一部影片而已,欧美表现二战期间纳粹暴行的影片有许许多多了,没有听到那个欧美人说这样的片子不合时宜。让我们记住历史,记住中国人在历史上的耻辱不是一种过错,尤其是日本人在至今没有彻底悔悟的状况下,由国际知名导演来制作这样的作品,有助于扩大其影响力,应该说,张艺谋或许无意中做了一件大好事。

还必须指出的一点是,以往所有表现南京大屠杀的影片、甚至许多反映抗日战争的影片,都要设计那么一两个良心发现的日本人来表现日本人的人性,鄙人对此一直非常反感。这次张艺谋至少没有设计这样的一个日本人,我认为是合适的。在当时日本人全面侵华,在中国大地上制造了包括南京大屠杀在内无数惨案的日本军队,我们受害一方却偏偏要一厢情愿的表现个别日本人的善良,实在是不相适宜的。要知道在当时战争条件下,日本人,日本本土的老百姓,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善良,许多日本女子是自愿加入到慰安妇的行列中间去的,甚至直到今天,一些日本人还是在竭力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存在事实。从这一点上来讲,张艺谋的这部片子功不可没。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6)
评论
turtlebanzai 回复 悄悄话 hao!!!
蚂蚁王子 回复 悄悄话 我和先生开了好远到波士顿看的十三钗,我们觉得电影拍得不错。完全同意博主所说,那什么冲奥都是制片人大嘴巴瞎嚷嚷
baixianwan 回复 悄悄话 一部矫揉造作的烂片而已。把白人救世主、色情暗示参杂在历史悲剧里。原作就烂,导演为了票房和“冲奥”加深了烂的程度。
大眼镜 回复 悄悄话 十三钗没获得奥斯卡奖提名,大哥。
东风飘 回复 悄悄话 回复ezwang的评论:

谢评价!
东风飘 回复 悄悄话 回复雪萤的评论:

可以原谅,不能忘记!但对于还没有忏悔的那些就谈不上原谅。
东风飘 回复 悄悄话 回复justme的评论:

是的,你是对的。我记错了。
东风飘 回复 悄悄话 回复bl的评论:

至少需要以平和的心态来评价一部艺术作品。
东风飘 回复 悄悄话 回复几颗汗滴的评论:

谢谢!
东风飘 回复 悄悄话 回复5706的评论:

hoho!
ezwang 回复 悄悄话 公平,公正
雪萤 回复 悄悄话 正想说说金陵十三钗呢就看到了飘哥的大作。我去电影院看的,震撼,我认为电影拍的很不错,展现了各个角度的人性的美。当那John展开红十字旗的时候,眼泪遏制不住的流了。因为在日本呆过,有些日本友人,所以没有如此深切的体会过屈辱的痛楚,这个电影让我感觉到了恨,不能忘国耻。
justme 回复 悄悄话 13X has been nominated for this year's Golden Globe, not Oscar. Oscar nominations are to be announced on Jan 24, 2012.
bl 回复 悄悄话 那名大佐就是张艺谋设计的一个有良心有教养的日本人,只是把他的官阶设计的低一级而无法抗命,其实二战中惨绝人寰的事在亚洲和欧洲是一样的,但为什么欧洲能拍出这样的电影而亚洲始终不能,最关键的是中国目前的导演还只有工匠而没有大师,张艺谋确实已经尽力了,但这批50年代出身的人因为大环境而形成的自身底蕴,永远不可能拍出“辛德拉的名单”这样震撼人心的大片,但当今的观众已经能看到“辛德拉的名单”这样的大片,一比较就一定会出现贬大于褒的现象,其实张艺谋和观众都没有错,更用不着一定要褒大于贬才行。
几颗汗滴 回复 悄悄话 观点中肯,顶!
5706 回复 悄悄话 ”以往所有表现南京大屠杀的影片、甚至许多反映抗日战争的影片,都要设计那么一两个良心发现的日本人来表现日本人的人性,鄙人对此一直非常反感。“,

太有同感了。同样极反感!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