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澈水洼

故乡只是我们祖先迁徙过程中的最后一站。。。
正文

两万册图书于昨日起漂

(2005-12-07 18:44:30) 下一个
图书漂流起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其形式主要是大家把自己看过的书拿出来放在公共的场所供其它人取阅,完全是义务的。取书读的人在看完书后再自觉地放回原来的地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所有的人,不论贫富,不论地位,都能有同等的机会获得知识。 然而也有很多人提出质疑,图书漂流会不会像过去尝试过得许多公益活动一样最终流产。会不会这些图书最终的落脚点是废品站。毕竟这是对市民道德和品质的一个考验。这是在上海,在普陀区。我想起我想起七八年前在我家乡的时候我们那里也曾尝试过放养“广场鸽”。因为在当时欧美的许多广场上都会放养广场鸽,那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令人感动,因此我们市政府就决定也在人民广场上放养广场鸽。一次性就放养了500多只,令市民们感到无比新鲜。不过大概一周左右这些广场鸽就所剩无几了,估计它们中有的成了盘中餐,有的进了私家的笼子了。这些图书的命运会不会像鸽子一样呢?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市政府没有就此放弃,一批批新的鸽子被补充进来,同时在各种媒体上进行宣传,希望大家爱护广场鸽,珍视亲近自然的机会。时间慢慢过去,留下的鸽子也越来越多,后来我们在闲暇时,节假日都喜欢到人民广场上去喂喂鸽子,那里也变成了现在当我说起我的家乡时广场鸽已经但是图书就是让人去读的,宁愿让它流失也比放在库里,家里好。现在只能是不断的流失,再不断有新的图书补充进来,同事对市民进行宣传,提高市民的公德心。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