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太明年三十八的博客

往事一定要提,人生才有回忆。
正文

聊个天

(2011-11-21 08:10:55) 下一个

有家小吃店,夫妻两个辛苦经营了数年,好不容易有了固定的客流量,进入了卖名气的阶段。


世间货品,一旦有了名气的包装,做起来就顺心顺手了,只要不是自掘坟墓,即使味道不太差,客人都会买账。


这夫妻两个就商量着回国度假,两人千挑万选,找了个机灵的男人来打杂,看着那男人能把小吃店里的粗活细活都扛下来,两口子舒舒服服地回国度了一个月的假。


这期间,师太去吃过这小吃,味道和那夫妇俩做出来的并无太大区别。


等夫妇回来,那男人即刻辞工不干了,一个礼拜之内,在同一条街上开了一家一模一样的小吃店,还在小吃店的原招牌名字上加了个正宗二字。


师太也赶去新的小吃店捧场了,发现这男的新开的小吃和原小吃根本就不是一个味道,差得不是一点点。


 


但这正宗两字吸引了不少新顾客。没吃过老店的,自然没对比。也觉得大概就是那个味道吧。新店渐渐的也有了些固定客流量。鲁迅说过,“由于没有对比,乡下人总把黄铜当黄金。”。其实,不对比也挺好的,世间的不满和烦恼都是对比比出来的。


老店夫妻气不过,在自家招牌下又加了几个大字----本小吃绝无分店。


 


有次师太去吃的时候,隐隐约约听到男的给女的说,咱们这店的地方太小了,要不要换个新的大点的地方啊?女的说换什么地方,还不如直接开个分店,我们一人守一家。找几个帮手就能应付了。


 


师太想起来就笑,这世间,叫正宗的不正宗,说不开分店的始终惦记着分店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orange88 回复 悄悄话 这样的故事生活里常有发生。不仅仅是餐饮业。 有盈利的产业,在没有产权保护的情况下,总是难免利益争夺,这类的故事很难避免。在这个故事里我觉得老店夫妻可以自己反省的是:

1。何时收张去留。比如该发展的时候不要固守旧的东西, 自己要有发展的眼光。不要不把机会拱手让给别人。

2。如何保护自已。 我以为让一个“机灵的男人”,“把小吃店里的粗活细活都扛下来”就不再是请人“打杂”了。这是贪图自己享受,而给了有野心的人一个窥视商机秘密的机会。我觉得老店夫妻就是关门回国休假也胜于这样的选择。

商场如战场,自己有原则不做不义的事情是一方面,防人之心同样不可缺少。其实,那伙计,唯一出位之处不过是一个“正宗"之词。老店夫妻,自己要有好心态。这本来就是自由竞争自由发展的社会。要想自己有稳定的立足之地,自己要花功夫,要有本事。没啥气不气的过的。注明了自己是原始老店,大家比本事难道不成?

有感师太的小故事瞎说几句。其实看看别人的故事,可以更冷静的思考分析。谢谢师太分享。
师太明年三十八 回复 悄悄话 orange88说:

这样的故事生活里常有发生。不仅仅是餐饮业。 有盈利的产业,在没有产权保护的情况下,总是难免利益争夺,这类的故事很难避免。在这个故事里我觉得老店夫妻可以自己反省的是:

1。何时收张去留。比如该发展的时候不要固守旧的东西, 自己要有发展的眼光。不要不把机会拱手让给别人。

2。如何保护自已。 我以为让一个“机灵的男人”,“把小吃店里的粗活细活都扛下来”就不再是请人“打杂”了。这是贪图自己享受,而给了有野心的人一个窥视商机秘密的机会。我觉得老店夫妻就是关门回国休假也胜于这样的选择。

商场如战场,自己有原则不做不义的事情是一方面,防人之心同样不可缺少。其实,那伙计,唯一出位之处不过是一个“正宗"之词。老店夫妻,自己要有好心态。这本来就是自由竞争自由发展的社会。要想自己有稳定的立足之地,自己要花功夫,要有本事。没啥气不气的过的。注明了自己是原始老店,大家比本事难道不成?

有感师太的小故事瞎说几句。其实看看别人的故事,可以更冷静的思考分析。谢谢师太分享。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