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

人生的路,自己一步步走了出来。酸也萧何,甜也萧何,苦也萧何,辣也萧何。人生的美好都在自己,皆由心生。
正文

候诊室的联想

(2012-07-10 13:13:10) 下一个
因为偷懒,看完营养师后就到里间找了个小角落坐下来看报纸等着老公酒吧完事把自己捎回家。候诊室里人不多,小房间里就更少,只有我和一对母女。小姑娘三四岁的样子,很漂亮,妈妈似乎不是本地人,但也看不出是哪里的。由于妈妈总是在训斥那个小姑娘,而小姑娘被训后安静不了一会儿,继续还是弄弄这,碰碰那一刻也不闲着,所以小房间里也不是很安静。

这让我不禁想起女儿小的时候,我总是牵着她的小手去这去那(非常怀念那时的感觉),而我从来没让女儿寂寞无聊过,不管是在公共汽车还是火车,不管是我们两个人还是和她爸爸在一起,我这个唠叨的妈妈不是抱着她就是牵着她,总是不停地和女儿聊天,讲故事,看漫画书,或是读书,又或者回答她那些古古怪怪的问题,母女心心相印。以致于现在经常出现当我又想告诉女儿什么新发现的乐事或故事时,会被女儿打断,并完整地讲给我听,当我问你知道?女儿把我噎得目瞪口呆:我小时候你就给我讲过了,你给我买的某某书。My god,我早忘了,不仅忘了曾给她讲过,甚至忘了这个故事。不知道是老年痴呆,还是当时只为了给她讲,自己却没有上心。现在看来,女儿爱读书,会安排时间以致后来的书读得好各个方面的能力,我这个当妈的功不可没呀!想到这里,不免心中充满得意。其实现在是我问她事情的情况多,我毕竟变成了一个过气的老太太,而人家已经是个大医生了。而女儿这种爱读书爱学习的品质和判断事物的能力和智慧的确使我感到骄傲,也让我省了很多心。眼下真替这位妈妈着急,可又不好说什么,恨不得替她把孩子搂在怀里和孩子说说话,可惜不能代替。

没多久进来了一位年轻的黑人女士,在不停地讲着手机,小房间里更热闹了。可能是因为小姑娘总是制造动静,妈妈又不断呵斥影响了这位女士打电话,只见这位聪明的女士从手袋里拿出了一个笔记本和一支圆珠笔,递给小女孩温柔地说:你想画画吗?小姑娘大眼睛滴溜溜转了转,看看妈妈,很欣喜地点点了头,接过了纸笔。让我震惊的一幕出现了,刚才还似乎多动症的小孩,瞬间变得非常安静,趴在椅子上,一笔一划认认真真地在作画,很长很长时间没有一点动静,候诊室里只剩下了那位女士呱躁的电话声。我很感动,心中不禁想到,孩子多动,不静,不爱读书等等习惯哪里来的?我们家长有没有责任?那位妈妈在家里也许是个贤妻良母,可在候诊室这漫长等待中唯一所作的就是手托腮帮发呆,难到你指望一个小孩子也这样发呆吗?常常听到做父母的抱怨,孩子坐不住,呆不住,并经常给与训斥,其实孩子无事时坐不住太正常了,关键是应当给他安排好他感兴趣而又对他有意的事情来占住他的精力,就像眼前这个小姑娘一样。不然孩子一方面没有养成好习惯,另方面长期不断的训斥和唠叨也让孩子习惯成自然,把多动捣乱及训斥当成家常便饭。我曾劝过朋友,孩子是用来夸的,哪怕是做错了事,也可以换个角度把批评含在表扬里。我们做家长的千万别在望子成龙的同时,做了孩子成龙的绊脚石,把孩子给耽误了。常常有人问我教育孩子的经验,我想就是这个吧,培养孩子拥有好的品质,好的习惯和在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小姑娘画好了,高兴地拿给我们看,她在一个很普通的横条笔记本上,用一支圆珠笔画出了一个完整的,穿这裙子的小人,不知道她在一旁发呆的妈妈有没有什么感想和启示,可千万别耽误了这个漂亮聪明的小女孩,我心里这样祈祷着。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