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打电话的遗憾,2002

(2012-03-02 08:44:12) 下一个
 记得刚出国的时候,国际长途电话费相当的贵,好像是打一分钟要2~3加元,于是打电话回家便成了一种奢侈。还记得第一次打电话的情景:早在一个多月前就定好了计划,然后写信告知父母何时(换算成中国的时间)何地(当时家里没有安装电话)通话,等收到他们确认的回信已是四周以后了。通话的时刻到了,抓起电话,激动不已,满腹的话儿却不知从何说起,只觉得思绪万千,咽喉颤抖,而那边也同样是一片慌乱,不停地听到喂,喂的声音,父亲倒是沉著一些,简明扼要聊几句近况,母亲的言语间却还拖带著些哽咽声。。。。。。是激动啊,第一次分别这么久,可激动也是有代价的。只好说几句问候的话便草草收线。在那繁忙的几年里,无论生活节奏有多快,有多忙,每两周一封家书是必不可少的,事无巨细,款款叙来只为了给二老一些安慰。而父亲每到那几天就会不断地查看信箱,偶尔邮局延误了两日,他便一脸地失望:该来信了呀。有时我们也会录制两盘磁带寄给他们:异地趣闻,校园生活,未来的憧景及孩子讲的故事及歌声,自然是报喜不报忧,热热闹闹的180分钟寄去了不少的欢乐。据说他们也听了好多遍。

  自从电讯行业飞速发展,国际长途电话费一降再降,信件便逐渐被电话所代替。手指轻轻一按,天涯成咫尺:电视声,音乐声,谈笑声,炒菜的“吱-啦”声,声声在耳,好不热闹!这般的简单,迅速,轻松,洒脱,实在是比写信省事多了。

  久而久之,母亲发话了:电话好是好,就是一放下便什么也没有留下,还是信好,可以反来复去读好多遍。

  细细想来,母亲的话颇有些道理,渐渐地我也悟出些电话的局限性来。首先是不易抒情,中国人,尤其是经历过60~70年代人多内向,含蓄,羞涩,不善用言语表达感情,情人间表达爱意尚需细细品味,反复思量,这爱字是实难说出口的,更何况父母之爱,兄妹之情。在信笺上还可精心筹划,悄悄叙来,半含半露,欲说还休,多少韵味便呈现于白纸黑字之中,而电话却只能嘻哈一阵了事。再者是电话打多了实在是无情可抒了,出国人原本是浪迹天涯,愁肠郁结,孤灯独对,望月思归,有一种缓缓积压的思念,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酸楚,一种提不起又放不下的牵挂。然而有了电话,一切都可轻易沟通,那重若千钧的感情竟无从蕴酿。另外就是中文的退化,身在异国他乡,听到,看到,写下的全是英文,中文的利用率实在是少之又少,现在连信也也不用写,倒真有点提笔忘字了。

  怎么办呢?难道为了让感情郁结于心而拒绝电话?为了回味那思念的沉重,感受那茶不思饭不想的忧郁和痛楚而重新回到“家书抵万金”的年代?不!不可能了。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现代人是一群回不去的人,讲究的是效率,效益,潇洒和轻松,电话自然是首选的交流方式。折中的办法或许是以电话为主家书为辅,谈笑风声之余,偶修家书抒抒思念之情岂不也是一种弥补。

 

曾发表于波士顿波士顿纪实报2002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