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录周遭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人生是个大舞台,男女老少皆戏子!
正文

市少年宫舞蹈组(三)

(2012-10-27 17:37:29) 下一个

(三)

第三批外宾是刚果亚非文化交流友好协会代表团,只有五个人,穿着花花绿绿的非洲民族服装,由邱指导员带领来舞蹈室和孩子们见见面,握握手,就匆匆离开了。

活泼伶俐的邱指导员对大家打招呼:“这个非洲代表团傍晚就要搭机去北京,来不及看节目了,只能走马看花兜一圈。今天接待外宾的任务已经顺利完成,大家辛苦了。”

董妮娅觉得少年宫舞蹈组与白俄沃伦斯基的芭蕾舞班很不同,后者纯粹是为了练舞;而前者的重头戏是为政治服务,练舞则是其次,当然是不收学费的。世界各国的外宾来沪参观访问时,市少年宫是个冠冕堂皇的旅游景点。在少年宫里担负接待外宾任务的每个孩子务必摆出特有的姿态,以显示社会主义新中国少年儿童的幸福生活,要以少年先锋队的名义,时刻准备着为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而献身。

舞蹈组不时参与各类节庆活动,如元旦春节去郊区人民公社慰问贫下中农,五一劳动节到工人文化宫去为劳动模范表演,六一儿童节在大草地上举行少先队文艺晚会,七一党生日听革命老前辈讲中共党史,八一建军节与解放军叔叔联欢,十一国庆节在少年厅举办盛大庆典等等。所排练的舞蹈节目大部分与政治有关,如《英雄小八路》》表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儿童团的孩子们手持红缨枪站岗放哨、扔手榴弹、抓鬼子汉奸的情形。《今天是红领巾明天是红旗手》中,舞蹈组年幼男女孩子扮演的六个少先队员的理想分别是钢铁工人、纺织女工、人民公社的农民、先进教师、邮递员和汽车司机等,跳着跳着,一眨眼转入一面布景的后头躲起来,接着从布景另一头大步跨出大龄孩子扮演的六个总路线大跃进时代的红旗手,手中挥舞的红旗高高飘扬,童年时代美好的理想业已实现。《给毛主席绣像》里有各民族的小朋友们共聚一堂,一针针,一线线,不绣小鸟,不绣花和草,咱们绣个领袖像。一会儿绣好了,大家兴高采烈地围着绣像跳舞,跳的是汉族红绸舞、新疆维吾尔族舞、朝鲜腰鼓舞、内蒙古挤羊奶舞、苗族拍手舞、彝族酒盏舞等等。《拔萝卜舞》传达的是人多力量大的精神,一个扎着牛角辫的女孩轻快活泼蹦蹦跳跳出场,惊讶不已地看到一只人民公社生产的硕大萝卜,一个人任凭如何使劲也拔不动。这时来了三个小朋友,四个人拼命拔,萝卜实在太大了,还是拔不起来。四个人又分头找来几个小朋友,七八个人齐心合力还是没能把大萝卜拔出土,大家摔倒在地上垂头丧气。后来发现萝卜周围的泥土已经有些松动了,大家再接再厉一鼓作气终于把大萝卜从泥土里拔出来了。《四只小天鹅》是柴科夫斯基杰作《天鹅湖》的片断,《俄罗斯娃娃舞》改编自苏俄民间舞蹈,虽无中国式三面红旗和个人崇拜的政治色彩,却是为了招待当时成群结队来自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友邦国家的外宾而排练的。

过了暑假,跳《四只小天鹅》的原班人马中,崔晓筠考进上海舞蹈学校,罗艾嘉参加总政文工团,孙萌萌入选解放军艺术学院,只剩下梁淑芳一个人孤掌难鸣。卢指导员从新同学中挑选了董妮娅、贾惠馨、郭超超三位来填补空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