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录周遭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人生是个大舞台,男女老少皆戏子!
正文

美国式啃老儿女(一)

(2012-10-13 17:35:32) 下一个

(一)

旧金山唐人街的一家参茸行里,七十多岁高龄的老板梁锦鹏先生十分敬业地坐镇监督店堂经营,对售货员小姐轻轻快快操作收银机完成的每笔生意不甚放心,必须慎重其事再用算盘滴滴答答核计一遍。正在笃着算盘认真核计的梁先生突然心力衰竭,晕倒在地,送医急救无效死亡,从此与结缡五十年的太太卫桂枝天人永隔。

卫桂枝十九岁那年在香港与二十五岁的广东台山同乡梁锦鹏结婚,随后双双来到美国旧金山定居。夫妻俩在唐人街开了这家参茸行,惨淡经营五十载,初创艰难,日渐兴隆,繁荣过后,萧条来临,甜酸苦辣,冷暖自知。

梁锦鹏在华埠侨界十分活跃,积极参加当地老华侨举办的各种侨社团体。梁卫桂枝也不落人后,热心公益,参与志工行列,踊跃投入募捐义卖等慈善活动。

六十年代初,卫桂枝与丈夫用经营参茸行赚进的钱作头款,贷款买了一栋独立屋,四卧二厅,地大一万多尺。她从二十多岁开始,就在这栋房子里含辛茹苦独自操持家务,接着她的三个儿子和二个女儿在这房子里生长成人,让她享尽天伦之乐。

待得家业发达,人丁兴旺,夫贵妻荣时,却似昙花一现,儿女成年,翅膀硬了,一个接着一个飞离家园。儿子娶妻,女儿嫁人,自成家业,各生儿女,互不相干,分道扬镳。

如今丈夫病老去世,自己孑然独居空屋,苟且风烛残年,不禁唏嘘泪下。

卫桂枝的儿女在华人社区被称之为ABC,即美国出生的中国人。他们从小受美式教育,成年后又踏入主流社会就业。他们对父母辈苦心经营的参茸行业不感兴趣,对唐人街凋敝零落的商机层面不屑一顾。参茸行生意后继无人,只得盘店楼、盘存货、脱手转让给别人做了。

梁锦鹏去世时没留遗嘱。

卫桂枝把出售参茸行净得的四十八万美金存入自己独立的银行账号内,并把丈夫历年买进的金条和她个人拥有的珠宝首饰一起锁入只有她本人才有钥匙打开的保险柜。她与丈夫买房子时在旧金山政府房地产登录处是以夫妻联合拥有产权的名义登记的,按房地产法和遗产法规定,她作为遗孀,具有百分之百拥有权,因而房屋自然归她一人所有。

丈夫死后留下的财产估计有一百多万,卫桂枝没有分给子女一毫钱。

卫桂枝的子女婿媳对她独吞遗产的做法行极为不满,本来各家自扫门前雪的子女婿媳难得地约好会面,相聚一堂,时而用英语互相交流,时而操广东话商讨对策,话题只有一个,即如何迫使他们那位倔强霸道、蛮不讲理的母亲归顺就范。

在律师楼当法律助理的二媳妇当仁不让,抢先开口献计献策,“我的律师老板建议我们几个子女联合起来打官司上告妈咪,我们一定会赢,因为美国加州的遗产法规定,凡父母其中一方去世,活着的一方只能获得夫妻共同财产的一半,另一半共同财产理应由所有子女平均分配。”

从事银行贷款业务的大女儿插话,“如此看来,我们先要搞清楚弄明白,哪部分财产是属于爹地和妈咪的共同财产?”

做建筑公司经理的大儿子凭其长子地位,对家中财务状况比弟妹了解得多,顺口数起家珍,“我家主要财产是房子和店面。爹地和妈咪在四十多年前用不到十万美金买下了房子,房屋抵押贷款早已付讫,前几年房价疯涨时这栋房估计值八,九十万,现在房价虽跌落下来,但少说也值五,六十万。参茸行店楼、门面装修、存货及商号招牌总共售价五十三万,去除佣金及杂费,净到手四十八万,已经全数存入妈咪的银行账户。另外,爹地一生最中意买金条,他在唐人街结交的很多越棉寮侨社朋友大多是用金条收买蛇头,乘偷渡船经由难民营逃来美国的,因此视金条为性命,情有独钟。小时候看到过爹地的金条堆成小山一样,印象深刻,目前黄金价格大幅上升,爹地确实是有生意人独到眼光的。还有妈咪的钻戒珠宝做功精巧,想必也一定价值不凡。”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