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媒体掀出周永康被扣查的中南海大风暴,我们能否看出这两桩事的内在联系?

(2013-12-06 23:49:52) 下一个

在特区政府推出政改谘询两天后,媒体掀出周永康被扣查的中南海大风暴。我们能否看出这两桩事的内在联系?

周案情节之复杂、诡异和惊心动魄的程度不在早前爆出的薄熙来案之下。两案相连,更是任何精采的小说戏剧都无法想像的情节。习近平接班的背后,是一场令人揑一把汗的生死夺权斗争。

民主体制下,最高权力的转移通过选举,选举过程尽管有种种互揭疮疤互扬秽史的丑事,但那都是明争,当选举过后,一切就复归平静。在无民主的专权政治下,最高权力转移靠的是暗斗,而没有一次权力转移是和平的。在一个绝对权威的独裁者统治下,社会或有几年的稳定,即使如此,因选择接班人,仍会不断掀起风云,所选接班人也都一一被提拔者亲手打下去。毛泽东威权时代,有指定接班人刘少奇、林彪的相继被斗下马或亡命;邓小平威权时代,接班人胡耀邦、赵紫阳灰熘熘下台。毛晚年的四人帮事件,邓晚年的倒胡斗争和六四风暴,都牵连整个社会的波动,人民赔上动盪生活和被镇压的命运,高层的斗争更是触目惊心。

六四后,邓小平指定江泽民当接班人,江在邓的阴影下,像小媳妇似的战战兢兢,直到邓离世。邓死前指定高层的两届任期和年龄界线,并隔代指定胡锦涛是江泽民的接班人。即使如此,到了2002年中共十六大时,江泽民仍继续担任军委主席,在巩固太上皇权力之后两年才交棒。

在胡锦涛任总书记的十年间,江胡之斗不绝于耳。暗斗的方式通常是拿对方的手下开刀。江泽民为遏制李鹏的北京帮权力,拿陈希同开刀;胡锦涛为遏制江泽民权力,拿上海帮的陈良宇开刀。在改革开放时代,所有罪名都是经济犯罪和贪腐,因为任何一个高官都可以找到这样的罪证,只在于要不要去整他。

这些中共高层的斗争,又与香港有甚么关系呢?

你以为董建华的下台,真是因为香港五十万人上街吗?非也。中共绝不在意多少人上街。主要原因是董伯要在2005年的施政报告中启动政改谘询,被中央叫停。但更深层的原因,是胡锦涛藉董要政改这件事,向刚刚辞任军委主席的江泽民显示权威,把江举荐的董建华拉下来,并夺取香港事务的话语权。为向胡报复,江泽民掌控的国安系统,2005年向被指为「能直通胡锦涛办公室的核心人物」、社科院副主任陆建华开刀,并牵连到香港传媒人程翔,最终程翔以间谍罪判5年徒刑,而陆建华则以洩漏国家机密罪判监二十年。

去年中共力挺梁振英上台,你以为真是因为他当时的民望高过唐英年吗?如果讲民望,到后来二人的民望都走低,建制派中曾钰成民望最高,何以他最后关头又被劝退呢?又有人说是董建华陪同习近平出访美国时,向习力荐梁振英。后一情况当然有可能,但不是关键。关键是江泽民藉机向胡所定的人选挑战,并让当时掌管港澳政策的王储习近平立威。

专权政治的高层权力斗争无休无止,永远捉摸不定,在暴风眼中的人,也不知何时大祸临头,何时鸿福将至。而受命于高层的人,也常常会在高层缠斗中被拿来开刀成为牺牲品。香港过去特首和特首候选人的当「选」和被弃,就是在这类斗争中被摆布的。

特区政府推出的政改谘询文件,指现行法例未有定出若选出特首不获中央任命时如何处理,要求市民发表意见。中央不任命,可以想到的理由就是当选者不「爱国爱港」。为甚么谘询文件不列出这个可能不任命的标准呢?林郑月娥说,爱国爱港已体现在《基本法》中,既如此,何以乔晓阳、李飞又强调这个《基本法》已体现的东西?用任凭中央自由心证的「爱国爱港」「守尾门」,和提名委员会的组成,提委会「整个机构」提名,都为了让中央可以持续操控香港的特首人选。

如果香港不能争取到真普选,如果香港实行的是中央可以继续操控选举结果的假普选,那么香港就永远不能跳出中共权力斗争的怪圈,也就是说,中共专权政治的永不休止的权力暗斗,就会永无休止地以香港作牺牲品。

认清中共权力政治的本质,我们就知道,任何乞求中共明智地了解香港民意,去明智处理香港问题都是无济于事的。唯一的途径只能是香港人自主意识的觉醒。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