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闲谈”八味地黄丸“和”六味地黄丸“

(2013-01-16 08:41:39) 下一个
    现代的中医,在国内多数是中西结合,在国外多数是半路出家。但在临床行医上,又都巧合地,都喜欢走的是“温补法”和“成药治病”。其实只用温补,也会出命案;不对证,中成药也能杀人。

    在明朝成化年到嘉靖年中,有个中医大拿叫薛已,曾当过多年的御医总管,类于当朝的中央保健局业务副局长。

    薛已,字新甫,号立斋。薛立斋一说出来,很多人会觉着听过。其父是当时的儿科与外科的高手。薛立斋从其父学医,并转攻内科,也颇有建树,中年时期就成了御医总管,做了几年,感觉御医不好玩,挂官回乡做个郎中了。

    薛立斋的《外科摘要》、《外科发挥》、《外科心法》等外科书或评注,后世批驳者不多。《内科摘要》和《妇科摘要》是被批得最多的,也是最惨的。

    翻看薛立斋自己写的医案中,可以看到很多都是用的“中成药”,用的是“温补法”。而且翻来倒去,多是那几个方子:金匮肾气丸、八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汤、四物汤、六君子汤、八珍汤、十全大补汤。

    看到没,这些方子,没一个是攻下的,也没一个是发汗的,也没有催吐的,也没和剂、也没清法。似乎中医八法,在他的手里就只有两法了,一个温,一个补。

    他用药这么偏,但不妨碍他成为当时的名医。尤其是他发明的“朝夕互补法”。如,阳虚者,朝用六君子汤,夕用加减肾气丸;阴虚者,朝用四物汤加参、术,夕用加减肾气丸……在临床中,的确有效。


    但他的这种一切病都用“温补”的四平八稳的方法,在后世的明末清初时受到猛烈的攻击,甚至这种攻击一直持续到天朝改革开放前。  

    由于明末清初,世局动荡,百姓食不裹腹,重疾频生,且多因无钱医治,而拖到痛不能受之时,才寻医问药,而此时仍用温补一法,多数病人反被“补死”,庸医又发明一个词“虚不受补”。

    象清初因咳嗽导致吐血的,当时就是普遍用八味地黄丸和补中益气汤,治一个死一个。这些庸医,其实还真不能说全是让薛立斋给蒙的,是薛立斋后世,明万历到崇祯年间,有个叫赵献可的写了本《医贯》,这个赵献可就特佩服薛立斋,在薛的理论上,更进一步地发挥,治病就两个方子加减,阳虚的用八味地黄丸加减,阴虚的用六味地黄丸加减。

    当今的庸医,以为八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是补肾阳的,六味地黄丸是补肾阴的,就是让这赵献可给蒙了的。


    中药杀人,不在毒副作用上,在辨证错误用错方子上面。吃八味和六味死的人,都不是中毒症状,就是用当今的、最先进的法医检测设备也发现不了哪中毒了。死法全是一个,肾衰竭。

    死亡的过程长,绵痛不绝,历几月煎熬,痛苦不亚于癌症晚期。不但是患者痛苦,而且是全家跟着痛苦。因为患者入暮就呼号,延几月不绝,多数健康的家人也给整病了或是疯了。


    为什么同样的药,到了薛立斋手上就愈病无数,到了别人手中,就成了杀人毒药?这有着时代的背景的。

    薛一生医的都是皇家贵族,有病早发现、早治疗是第一的。所以用丸剂一样能生效,就是因为病轻,以及服用方便,皇家多接受。

    见病就补,这是御医的不得已而为之。做御医是拎着一家老小的脑袋处方问诊的,故而不求无功,但求无过。我先给你把不足的地方补着,那实的地方,能拖就拖吧。只要人不在我手上死,我就行了。

    这也是薛立斋为什么人到中年,官至医中顶位时,突然急流勇退的主要原因。呆皇宫里,只用补药,那是治不好病的,早晚还是会出事,所以辞官,省得全家有一天被问斩。

    从薛立斋的医案看,他辞官后,也用和剂中的小柴胡、逍遥丸,也用下法中的调胃承气汤。就不似赵献可那么偏颇只用八味和六味了。

    所以,说只用“温补”来说薛立斋是不公平的,他用“温补”和“丸剂”,是身不由已的御医时期,他的注重脾胃与顾护肾命的思想是值得后世学习的,特别是他独创的“朝夕互补法”,是对轻症、久病的调理,有效之法。

     一昩学赵献可的,偏颇的“温补”的方法,出命案,现在还是能查得出的。最少是发现长期服用你处方的药物,导致病人肝肾衰竭,台湾查这类命案已经有过多起了。前阵子论坛有人帖出泽泻有毒,其实就是这些命案的调查结果,虽然偏颇,但中医本就让多数西医人不明白,裁判偏颇就无可厚非。

    仅以此文,提醒下同道,只用温补,也会出命案的,不对证,中成药也能杀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