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自传------如梦的人生 (四十三)

(2016-03-02 14:13:33) 下一个

 

(四十三) 他处遇同学

    吉德副食店位于京津公路起点的京津桥畔,地处交通要道,旁边就是小王庄百货店,对过就是天津女二中。由于地处居民稠密区和交通要道,副食店的规模也比较大。没有顾客时,店内可以同时进行四台乒乓球比赛。

   蔬菜组的组长是穆祥文师傅,他是个转业军人,体格,瘦小枯干,据说头部负过伤,算不过来帐,所以,从来不参加售货,而他的工作似乎就是整天趴在窗台上“监视”着我们。新来的我,自然也就成了他重点照顾的对象,他明确地警告我:上班时间不许看任何书!组里除了穆“监工”,还有老李,小李两位男职工,女职工有身材高大的小高师傅,资本家的千金、有高中毕业证的小何师傅和假小子小王,加上我一共七个人。

    与肉铺的整天售货不同的是,蔬菜铺基本上只是半日售货。因为邻近的农户大多是清早起来采摘蔬菜后,赶着马车运到市郊的蔬菜批发站,在那里,由专业人员根据蔬菜的质量定价,然后再运到指定的蔬菜门市部,这么一折腾,最快也要中午时分了。再加上那时物资匮乏,有限的蔬菜一落地,立即就被等候多时居民们凭本抢购一空了。如果遇到天气原因菜农们无法采摘或运输蔬菜,我们就理所当然地开门不营业了。不过,在夏季,西红柿集中上市的时候,也会出现滞销。那时,店里就要求我们在路边吆喝推销。可是,三位年轻女职工的面皮薄,张不开口,老李师傅能吆喝,但他往往负责中午收货,验货,10点以后要回家吃午饭不在店里。因此吆喝的任务就落在了穆“监工”,小李和我的身上。最初,穆“监工”要求小李去吆喝,小李告诉他:我没拿吆喝的工资,喊得口渴了,没钱买汽水喝。没辙,穆“监工”转而要求我去吆喝,我对他说:我的工资并不比小李高呀,如果他吆喝,我就吆喝。再者说了,你整天只是动动眼,为什么不能动动口呢?结果,除了店主任老段偶尔过来帮忙吆喝几嗓子之外,蔬菜组永远类似于“静静的顿河”。

    一天上午,无菜可售,我陪小何偷偷地溜到旁边的小王庄百货店去逛店,日用杂货柜台里的一个漂亮的女售货员突然喊了我的名字,我很诧异地问她,你怎么认识我?她说,我是十中,七四届三年三班的,我姓杨,你是不是与张崎是好朋友而且是不是经常在校门口当纠察?说实在的,我连自己班的女生的尚未认全,邻班的就更不认识了。而且,自离开十中之后,同学们各走一方,再也没有联络过。此时,能够在这里遇到同学,心里真是很高兴。知道她也是个影迷之后,我承诺,只要有新电影我会帮她买电影票。那个年月,买蔬菜也是要凭副食本按人口供应的,不过,店里只要来了细菜(当季供应不多的蔬菜),我都会把留给自己的那一份,分一些给她。作为回报,她帮我买了一个那时只有凭结婚证才能买到的带有双喜字的,俗称“慈禧痰桶”的高脚痰桶,有金鱼图案的脸盆,印有漂亮图案的铁皮暖水瓶等等,有了这些摆设,我们的家,开始有了家的味道。不久。百货店里进了一批稀罕的布料:拷纱,小杨帮我买了够做一件衬衣的拷纱。母亲拿到拷纱后特意到慧明表哥那里,让他为自己裁了一件合体的衬衫。

    工作单位变了,但是我要上大学的决心没变。虽然,在单位不能读书,可没说不能背书。我将需要熟记的学习内容做成卡片,交给我的搭档小何师傅,闲暇时,让她帮我看看背的是否完整。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isuiyi 回复 悄悄话 一口气看到这儿,被人性之善感动,也痛恨人性之恶,我在鸿顺里住过2年,没有你那么清晰的记忆,惭愧。

国运、家运、个人运,冥冥之中有天意。

你妈妈生就了你的聪明,也塑造了你的生活观念,愿老太太安好。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