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啸龙吟

总有哼两嗓子的欲望,不在乎五音不全的现实
正文

莫老板

(2008-06-09 18:49:21) 下一个
莫老板(虚构故事)

此莫老板纯属杜撰,任何人与此相仿,皆系龙少爷抄袭。

莫老板发了,发的异乎寻常,发的无人敢信却又不得不信。为了证明自己的富有,莫老板脖子上的金链子比拴狗链子都粗,手上带的金镏子比沈阳过街天桥上一元钱俩的假金戒指还大,过去骑辆除了铃不响哪儿都响的破自行车,现在牛大发了。每天早上一位妙龄时髦打扮的女郎开辆宝马来接莫老板,莫老板一上车,女郎还当着众人的面搂着莫老板的脖子往脸上就是一啃,看的锻炼身体的老头老太太本来都已经锻炼热乎的身体,又起一层鸡皮疙瘩,浑身上下一哆嗦。

那么莫老板是怎么一夜之间就发了呢?

一、起家

老朱当副总理之前,最时髦的词儿叫三角债。莫老板当时的厂子也被拖得快垮掉了,诺大一个厂子前两年还红火的每天管职工白吃白喝,现在居然连工资也发不出来了。厂长书记的在大会上一通宣布,谁能要回三角债就给谁开饷,并且有提成。当即宣布成立清欠办,除了几个负责人属常设人员,谁都可以去清欠办领任务,采取什么办法厂里不管,但不能违法。

莫老板当时不过是个一般工人,正愁没钱在家憋得慌,只要清回了钱,厂里按照出差报销,还给发工资和提成,哪找这么好的事儿?正好合了莫老板的野性,管它呢,先出去见见世面再说。

敢情这清欠办也是人情办,有点关系的都给派往比较好清欠的单位,像莫老板这样的没什么靠山的,就给分了一份基本清不回来什么钱的“硬骨头”去啃。莫老板也无所谓,反正他也没打算有什么作为,就为出去混混看看。

给他的这家是个南方的个体老板姓吴,凭着对原来的厂长南下时的周到伺候,拿到了在南方的代理销售权,可发了很多批货了,就是不见货款回来,紧催慢催都没用,他就说货没卖出去多少。莫老板会了一个哥们,坐火车两天两夜到了地方。

一路打车找到了债主,债主依然声称货还没卖出去,要看货却又没影儿。哥俩一商量,得了,我们不找他了,晚上再说。

白天他们打听到了吴老板的家,踩好了地形。晚饭后他们俩也喝得差不多了,找到一户人家偷出一条狗,然后把狗牵到吴老板家,把狗拴到了大门上,拿出刀来,将两只狗眼珠子给挖了出来,然后莫老板和他哥们就回旅馆睡下了。

狗疼得在吴老板家的大门上叫唤了半宿,吓得小老板家人一宿不敢合眼。都说东北出土匪,这下算是领教了。

第二天一早刚上班,莫老板和哥们就来到吴老板的公司,吴老板赶紧笑脸相迎,莫老板还一本正经的问候吴老板:昨天晚上休息的可好啊?吴老板赶紧回答:还好,还好。又问:那么想好要还钱没有啊?吴老板赶紧答复:这不正商量么,正准备分期分批地还款呢。莫老板一瞪眼珠子:嗯?分期分批地?吴老板马上回答:依您莫老板的意思办就是了。莫老板第一次被人称呼老板,下巴颏又抬高了半寸:这还差不多,晚上我请客。

就这么着,莫老板拿回了汇票。

二、发迹

汇票是拿回来了,10多万元啊。莫老板一想这么往厂子里一交,自己就能得千八百块钱,于心实在不忍,当下决定去厂子里听听风声再说。

莫老板来到清欠办,各种清欠故事听了一大堆。有女同志坐在男同志办公室不走的,有女同志跟踪男同志不放的,有甜言蜜语请吃饭的,有给对方送礼的,有要回来汽车顶债的,有要回来钢筋水泥煤炭的,有给支到其他单位要账的,反正稀奇古怪,不一而足。总而言之,催要回来一些现金和实物,但额度都没有莫老板的大。当有人问到莫老板的情况时,他支吾着说,吴老板答应还钱,可能还要等几天钱才能到。

想想自己马到成功,莫老板自己颇有成就感。于是就问清欠办主任:谁家欠帐最多?你把那家给我。主任看了看他,不屑一顾的模样:佳木斯这家欠200多万,你想去?莫老板没二话:我就去这家。

回家又找到那位哥们,一起去了佳木斯。

到那儿一打听,人家公司里的人说,我们根本不欠你们的钱,你们王厂长早就派人来把钱拿回去了,不信你就去问你们王厂长。

莫老板将信将疑,怎么可能?既然不欠钱了,那么清欠办是在耍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哥俩一肚子疑问回来了。去问清欠办,主任说我们是根据财务的账目来的,不会错。没办法,他真的就去问王厂长。王厂长所答非所问:你去佳木斯的时候,吴老板给我来电话了。莫老板一听,明白了八九分,怎么办这事?莫老板人还是机灵,只说了句佳木斯的事我以后不问了,扭头就走,王厂长也没拦他。

回到家,莫老板翻肠倒肚地搜摸亲戚朋友圈子里在银行或者干会计的,问问怎么才能把这10几万贪为己有。最终找到一位银行的哥们,答应给对方一万块钱,反正莫老板就这么心安理得地把这钱给昧下来了。他知道王厂长也不会问了,其他人管它呢。

三、洗钱

莫老板一下子得了十几万,乐得都睡不着觉了。那可是90年代初,十几万对从来都没见过超过一万块钱的莫老板来说简直是天大的馅饼。为了让自己心里踏实点,莫老板全部提了现,看着这堆钱莫老板心里乐开了花。

有钱了,可这钱怎么花呢?怎样才能花得不引起怀疑又理直气壮呢?有了好事不敢跟别人说也是一种折磨,现在莫老板突然明白了一个词儿:洗钱。

对,洗钱。怎样才能把这十几万“漂白”一下呢?莫老板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当时深圳上海正闹股市,听说隔壁邻居早些年去南方躲避“严打”的于三儿都发大发了,反正厂子也就那样了,王厂长的心思也在企业改制上,正准备用厂子里的钱自己买厂子呢,我还待着干什么?

莫老板于是会了那个哥们带上一半钱一起去深圳,问了于三儿的地址,就动身了。

四、投资

到了深圳,莫老板跟于三儿接上了头,很快就跟深圳速度接轨了。在于三儿的指导下,莫老板真的开始学起了炒股票,但是他对股票这种东西没有什么感觉,毕竟是工人出身,对这些术语啊、分析啊,看不见摸不着,掌握不到火候,基本上只能听于三儿的。炒股有挣就有赔,一天到晚心里不踏实。

而且炒股到下午三点以后就没什么事情做了,闲着也难受。转来转去,他自己转出来一样生意,什么生意?要不怎么说什么事情都是一分为二,偷盗也能拉动GDP,有了偷盗才有了防盗门防盗窗,得感谢小偷啊。莫老板看到的就是安装防盗窗的生意。

后来据莫老板自己吹牛说,深圳的防盗窗有一半是莫老板给安装的。这话你也就听听就算了,别较真。反正莫老板是去洗钱,他总得说自己干了什么大生意才发财了。就跟某些领导家里开个饭店,眼看着生意也不好,可就是既不外兑也不关门,硬撑着好多年。为什么?也是为了“洗钱”,要不领导家里怎么摆阔?现在倒好,很多领导都说自己老婆炒股挣了多少多少钱,可股市的事儿吧它经不起查对,证交所证券公司铁证如山,唬唬老百姓可以,唬纪委检察院就不行了,弄个饭店什么的幌子,到时候担个偷漏税的罪名总比腐败强啊。

那些年地上地下二级股市加发行原始股也着实让很多人发了财,莫老板逐渐也腰板见粗,安装防盗窗的生意也是越来越火。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莫老板就这么发了。

五、荣归

让莫老板始料不及的是,本来打算去混个一年半载的就回来,可没曾想去了可就回不来了。深圳这地方,进去容易出来难。

一转眼香港都回归了,深圳也发展的跟韩国整容业似的,一天一个样,一转眼的工夫就不敢认了,找不到家了。

这些年忙的,莫老板都没空回家过年,只能把家里人喊到深圳来过年。这些年女朋友处了一个又一个,也黄了一个又一个,后来也想开了,去他么地,也不追求结婚了,能好几天算几天,不好就分手,有钱不怕没有眼皮浅的,前面提到的那位女郎就是其中之一。莫老板找女友就一个条件,得会开车。莫老板比较贪杯,自己从不打算开车,没钱的时候不敢有钱的时候不想。

五六年了,莫老板终于回来了,只是回来看看父母家人,一路上跟新处的这位女友从南到北自己驾车,游遍祖国山水,尝遍山珍海味,终于回来了,莫老板终于货真价实成老板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