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啊, 我的故乡!

老顽童。爱好文学,历史,地理,经济,哲理,时事,回忆,笑话,唱歌,电影,种菜,养鸡,游山,逛水,散步,打牌,胡侃
个人资料
老生常谈12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双枪老太婆赵洪文国 (4)

(2013-12-09 18:37:20) 下一个
双枪老太婆赵洪文国 (4)

“中国游击队之母”:双枪老太婆赵洪文国
             活跃在辽西一带的抗日游击队

“中国游击队之母”:双枪老太婆赵洪文国
                              抗日游击队

shuangqiang
赵老太太之子赵侗(左四)与晋察冀八路军干部合影。


赵侗之死

赵侗(1912─1939),赵洪文国之子。曾用名赵连秀、赵同、赵新生,满族,辽宁省岫岩县哨子河乡三道虎岭人。曾入沈阳第二工科学校,后考入东北大学预科物理系。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19岁的赵侗与苗可秀、赵伟等在北平参与组织“东北学生军”,1932年春,赵侗、赵伟叔侄由北平归故乡──岫岩县哨子河乡三道虎岭,宣传抗日。年近花甲,饱受战争之苦的母亲赵洪文国,为支援抗日,不仅变卖家产充作抗日经费,还带领全家为义勇军服务,将自己的家做为抗日义勇军的掩护所和交通站。不久,苗可秀回家乡本溪安排好亲人后,亦来到岫岩哨子河三道虎岭,与赵侗、赵伟一同参加邓铁梅领导的义勇军。

1933年与苗可秀、赵伟、白君实等成立别动队,翌年2月改组为“少年铁血军”(当地百姓称为学生军),以凤、岫等县中小学生为主。苗可秀任总司令,赵侗任参谋长,赵伟任总务股主任。鼓舞民众,感召伪军,收编流匪,与日寇展开诛死搏斗。

为此,日军烧毁赵家房屋,并将赵洪文国一家六口抓去坐牢。在铁血军的配合下设计出狱后,于1934年7月赵洪文国携儿媳,女儿潜往北平,在继续从事抗日救亡活动,筹集军火,联络抗战义士,支援东北抗日游击队。

未几,苗可秀慷慨就义,赵侗继任总司令,以游击战打击日寇,组织大小战役300余次,予日寇以重创,队伍很快发展到11个方面军11000人。1935年12月,赵侗以铁血军领导人为班底,成立了中国第一民众抗日自救政府──辽南临时政府。公选铁血军总司令赵同兼任政府总裁。下设六大行政区,六方面军,将凤城、岫岩、庄河、本溪、辽阳、海城、临江、辑安、扶松、长白、通化、桓仁、柳河、清源等市县,划归为行政管理范围。抗日名将赵伟、王同轩、王凤阁、白君实、阎生堂、曹国士、梁锡福、王越、孙学文、金熙南(朝鲜)、李崇华等为行政区长官,同时兼任各路军总指挥。并于活动在通化、延边一带金日成将军领导的朝鲜革命军取得联系,组建“中朝抗日联军”。并发布“辽南临时政府通令”、“铁血军告东北民众书”。以及针对西安事变的“告全国人民书”,泣血呼吁全国人民,各党各派团结抗战,共同对敌。

1936年春赵伟、刘壮飞等将领相继阵亡,东北抗日斗争日益严峻,铁血军军用物资极度匮乏,处境艰难。赵侗只身赴北平“东北救国会”,筹集武器、弹药,争取关内各界支援,部队暂交白君实指挥。在此期间,赵侗写出《东北义勇军》一书向国人系统全面的介绍东北义勇军的情况,首次提出游击战理论,影响很大,引起举国关注。

1937年,日寇进犯热河,封锁进入东北水陆交通,赵侗所购买的军火陆海偷运均遭日寇拦劫,故土难归。赵侗决定在北平城郊西山起义,组织武装寻机杀回家乡,与白君实指挥的铁血军会师。在母亲赵洪文国的帮助下,筹集军火,训练人员,组建成立华北国民抗日军(亦称为学生军),以北京大专院校学生和东北流亡青年为主体,打响了华北民众抗日的第一枪。攻破北平第二模范监狱,解救包括着名共产党领导人在内的200余名政治犯。在全国首次击落日机一架,激起国内外震动。

当年12月,八路军彭德怀副总司令亲自书信,邀请赵侗率领的国民抗日军共同合作。八路军晋察冀独立团团长杨成武与之联系,聂荣臻亲自迎接,国民抗日军改编为八路军第五支队,赵侗任支队总司令。并率部与日寇展开龙泉关阻击战、二道河伏击战五月大出击、七七大出击、袭击石景山电厂等战斗,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与此同时,赵洪文国在武汉招募东北热血青年,带领子女亲人去河南太行山开辟抗日根据地,筹建抗救国军,响应者上万之众。而后应武汉团体之邀,多次现身说法宣传抗日。并赴香港、南洋,从事抗日宣传和募捐活动。奔走呼号全民抗战,身体力行收复国土。从此,声名远扬,被尊称为“游击队之母”。

1937年秋,“保卫大武汉”时,赵洪文国在救亡刊物《反攻》上发表《对于目前局势的几点意见》,引起国内外重视。日本友人,反战同盟成员绿川英子,在《抗战文艺》上发表特写《赵老太太会见记》,专门介绍其抗战事迹。国际着名记者史沫特来等多次采访赵洪文国,向国际反法西斯阵营宣传赵老太太。着名作家矛盾、谢冰心共同编着了《赵老太太》一书,书的序言由蒋夫人宋美龄撰写:称赵洪文国为“全国妇女之楷模”“民族的母亲”。“游击队之母”的称谓由此传遍全国。

1939年春,蒋介石电涵邀请赵侗到重庆,一时间重庆市万人空巷,欢迎场面空前热烈。赵侗被誉为“抗日英雄”,委任为“华北国民抗日军司令”,授予少将军衔。赵侗在重庆期间,百忙抽暇,写出《抗战七年的经验和教训》(载于《反攻》),再次阐明抗日的决心,阐述对时局的看法和抗日主张,一时蜚声海内外。同时谢绝美国友人邀请他出国深造的建议,由重庆赴黄河再度北上抗日,率部行进途中,于河北新富、灵寿两县交界处的陈庄,遭伏击壮烈牺牲,年仅28岁。随同200抗日将士仅一人生还。同时牺牲的还有其三妹赵理智年仅20岁,她曾在抗日战场上死里逃生,被誉为少年巾帼英雄。这一惨案的始末至今迷雾重重。

不过,至此,赵侗的经历和形象已经相当清晰。让读者云里雾里的,乃是赵侗究竟遭到了谁的伏击?按照以上描述,不像是遭到了日本鬼子的伏击。因为被日本侵略者打死,再惨烈也没什么谜语可言,更谈不上迷雾重重。

“七.七”事变后,赵侗母子在我地下党的支持下,组织东北流亡学生和民众,在冀东和热河地区发展抗日武装,聂荣臻司令员亲自接见过赵洪文国和赵侗。《聂荣臻回忆录》一书中记载:“赵侗在国民党部队呆过,懂得点军事。”并给赵侗第五支队的番号,赵侗为支队司令,直接归晋察冀军区领导。 …… 赵侗这个人很狂妄,一直想要脱离游击队,他同国民党的关系拉得很紧。聂荣臻多次做过赵侗的工作,但是赵侗总有二心。他本人后来还带了10来个人逃跑,后来跑到重庆,国民党政府好不容易在敌后找到这样一个一心投靠他们的人物,于是大肆吹嘘他,又是给他下“委任状”,又是给他配电台、密码和各种新式武器,派他回华北来,同共产党争地盘,搞摩擦,破坏我党建立的敌后根据地。1940年初,他回来的时候,走到石家庄以北的一个地方,正好碰上从冀中回晋西北的一二0师部队,就在那里打了一仗,战斗中对方把他连同他带的队伍全部消灭了。显然,赵侗不是抗日殉国,而是反共自取灭亡。

赵侗原来死于八路军一二0师的伏击。查一二0师,乃系贺龙部队。贺龙为师长,关向应为政委。从上述网上贴出的内容可见,八路军伏击赵侗的理由乃是,赵侗很狂妄。至于赵侗如何与共产党争地盘,搞摩擦,似乎并没有列出具体的事实细节,因此只能看作是虚置的。

从1937年应彭德怀之邀成为八路军支队司令,到1940年被贺龙的一二0师伏击歼灭,仅仅三年时间。这段时间里,在赵侗和八路军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不愉快,上述文字语焉不详。但从前面引述的赵侗经历中,却可以略见端倪。那就是,赵侗受到了蒋介石的器重和委任。

赵侗并不是逃到重庆去的,而是由蒋介石邀请去的,就像此前被彭德怀邀请到延安一样。赵侗在重庆受到了万人空巷的欢迎。至于赵侗离开重庆,也不是为了与八路军争地盘,而是“谢绝美国友人邀请他出国深造的建议,由重庆赴黄河再度北上抗日”。然后,“率部行进途中,于河北新富、灵寿两县交界处的陈庄,遭伏击壮烈牺牲。”

可见,贺龙一二0师伏击赵侗的理由很难成立。因为赵侗的全部精力和全部热情,通通投注在抗日上,根本无暇它顾。贺龙的一二0师凭什么打他的伏击?贺龙的一二0师理当像林彪的一一五师那样,去打日本侵略者的伏击才是,怎么就打了抗日英雄的伏击呢?这场伏击虽然成功,却并没有获得像林彪部队的平型关大捷那样的荣誉。又由于伏击得很不理直气壮,从而一直不为人知。只是这场伏击的现场,可以想见,相当惨烈。200抗日将士,竟然仅一人生还。

顺便提一下,那位同时牺牲的年仅20岁的三妹赵理智,正是前文引述的被《新华日报》文章热情赞颂的“民族之女”。这位从11岁就投身抗日的民族之女,从日本侵略者的枪林弹雨中杀出重围,却没能逃脱同胞的伏击。

这场伏击发生的第二年,1941年,国民党在皖南伏击了新四军。皖南事变发生之后,周恩来在重庆街头亲自卖报,报上赫然八个大字: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周恩来是否知道,千古奇冤,在西南还另有一叶。

假设周恩来不知道,那么蒋介石应该知道这桩奇冤。可是,有关此冤,蒋介石又说过什么呢?一个来自加拿大的医生死了,在延安的毛泽东亲自为之撰文,于是有了名垂千古的《纪念白求恩》。然而,一个来自民间的岳飞式抗日英雄,倒在同胞的枪口下,身为一国领袖的蒋介石却一声不吭。蒋介石在重庆向赵侗表示出的热情究竟是真是假?

也许正是由于蒋介石的一声不吭,致使赵侗的冤死成了迷雾重重的悬案,仿佛谁也不知道他是被谁杀死的。相比之下,宋朝的岳飞要比二十世纪的赵侗幸运多了,中国民众至少知道岳飞是如何冤死的。

有关赵侗的冤死,周恩来不会不清楚,只是没法说罢了。也正是那样的心知肚明,赵侗母亲双枪老太婆被捕之后,周恩来特意出面,为之说情。只是赵老太太宁死不屈,不肯低头。当年的杨家父子,均为辽兵所杀,佘太君尚且领着媳妇们组成了杨门女将。而今佘太君式的双枪老太婆,眼见得岳飞般的儿子和被誉为民族之女的女儿,双双冤死于同胞之手,岂肯善罢干休?

无党无派。虽然她的丈夫曾经是国民党的将军,但她本人却并没有明确的政治立场。据此可以顺理成章地推测,赵老太与共产党的反目成仇,确实跟儿子女儿的惨死有关

[ZT]


双抢老太婆全文请看:
1.  双枪老太婆赵洪文国 (1)  

2.  双枪老太婆赵洪文国 (2) 
3.  双枪老太婆赵洪文国 (3)
4.  
双枪老太婆赵洪文国 (4) 
5.  双枪老太婆赵洪文国 (5)
6.  双枪老太婆赵洪文国 (6)
7.  双枪老太婆赵洪文国 (7)


其它军事战争博克请看:
1.  20分钟学中国简史  

2.  五代十国时期的全部战争年表 
3.  三元里抗英
4.  
冯婉贞抗击火烧圆明园的英军 
5.  纪实文学 林彪将将
6.  
东北解放战争时期的林彪同志[ZT]
7.  华中军区告状:陈毅不会打仗
8.  
我的中国性格 (读完热血沸腾!!!)
9.  [转] 当年的满洲国竟然会是如此的发达与富裕
10.  我爱祖国的蓝天 阵容空前强大 
11.  详解军队文工团体系
12.  可爱的中国(方志敏)-- 原文及朗诵 
13.  林彪与粟裕
14.  粟裕与王耀武的三次军事对决
15.  悲怆:方志敏与红十军团,粟裕逃过一劫
16.  粟裕对红十军团覆灭的总结
17.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元帅,大将及上将的职务
18.  开国帅将的军衔是怎样评定的及军衔的待遇区别
19.  四野的开国元帅、将领名单
20.  八路军115师代师长陈光将军的悲剧结局
21.  毛泽东任命罗荣桓代理115师师长 为何最终由陈光接任
22.  陈光之子:踏着115师的足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